双面粘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961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面粘合带。某一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粘合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粘合带。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组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构件的固定中使用的双面粘合带。
技术介绍
手机、PHS、数码相机、电子记事本、便携机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在以设置在图像显示模块表面的显示面板与壳体的接合或触控面板构件的接合、LCD构件的接合为代表的各种构件或模块的接合固定中使用双面粘合带。手机、PHS、智能电话在通话时由于与耳朵周围、头发的接触而附着皮脂、化妆品、整发剂等油性成分,通过长时间使用有时会从面板与壳体的接合部分缓慢地侵入而直达双面粘合带。另外,近年来在图像显示部分中赋予触控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增加,手指上附着的皮脂侵入构件内部,构件固定用的双面粘合带受到皮脂的影响而粘合特性下降从而产生剥离,或者受到皮脂的影响而产生粘合带的溶胀的不良状况成为问题。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薄型化,构件固定用的双面粘合带也要求使用薄的带、要求触控面板构件等厚度方向的变化少。特别是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ITO薄膜/ITO玻璃的固定中,无厚度方向的变化是重要性能。一般而言,双面粘合带中使用的丙烯酸型粘合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具有吸收皮脂的性质。吸油量多时,由于溶胀造成厚度增厚,产生接合构件的厚度变化,从固定的厚度膨涨到图像显示区域的粘合剂凸出,或者在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固定用途等中在厚度方向的变化产生不均匀时产生牛顿环,从而在图像显示中产生故障。鉴于此,优选厚度方向的变化少,但是,带的厚度厚时,油引起的膨胀量大,从而厚度方向的变化增大。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于皮脂造成的粘合剂在宽度方向凸出问题的对策,但是对于厚度方向的变化没有述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5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由于皮脂等油分的侵入而引起的双面粘合带的膨胀少,厚度方向的变化少,因此在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由于人的皮脂等油成分的侵入而引起的带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由于厚度方向的变化而引起的牛顿环等图像显示缺陷的双面粘合带。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为双面粘合带。该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其特征在于,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上述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中,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400000以上且700000以下。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未浸渍到人工皮脂中的状态下,在23℃、50%RH的条件下经过72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A,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人工皮脂中在55℃下浸渍72小时,然后拭去人工皮脂,在23℃、50%RH的条件下经过1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B,此时,B/A可以为0.4以上。另外,可以用于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另外,将上述各要素适当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包含在通过本专利申请要求专利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该实施方式无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仅仅是例示本专利技术。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言及的事项以外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必要的事项,作为基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基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的技术常识实施。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该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本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以下有时称为吸油量)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吸油量越少越好,但是丙烯酸类粘合剂与油的亲合性高,难以防止吸油。吸油量低于10质量%时,不能吸收的油渗出到胶粘界面,从而作为双面粘合带的接粘性显著下降。特别地,吸油量低于0重量%时,胶粘剂溶出从而胶粘力下降,或者溶出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另外,溶出成分溶出到电子电路时,产生电阻值增大等不利影响。吸油量超过150质量%时,将双面粘合带组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时不能控制为允许厚度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或者由于厚度不均匀而产生牛顿环。另外,吸油超过150质量%时,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剂显著被增塑,由于粘合力或凝聚力的下降而产生剥离。双面粘合带的厚度变化,优选为20μm以下。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结构上在厚度方向设置了少量余量,近年来进行薄型化,厚度方向的余量也变少,厚度变化超过20μm时,不能控制为组装的厚度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或者由于厚度的不均匀而产生牛顿环。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超过150μm时,即使浸渍到皮脂中时吸油量少厚度的变化量也会超过20μm,由于厚度方向的变化而产生牛顿环、胶糊凸出。鉴于此,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100μm以下。吸油量基于将双面粘合带浸渍到皮脂中前后的重量变化由以下的程序求出。[吸油量计算方法]将双面粘合带切割为宽50mm、长100mm,测定除双面的剥离纸以外的试样重量(质量:Wa),将其在人工皮脂中以试样的两面全部浸渍的方式在55℃的气氛下浸渍3天。浸渍3天后,使用取油薄膜(例如,カネポゥ化妆品公司制造;プチガ一デンォィルクリアフィルムN)充分地拭去双面粘合带的表面上附着的油直到取油薄膜不再变化。测定这样拭去表面的油后的试样重量(质量:Wb)。使用这些值,由下式计算实际吸油量。实际吸油量(质量%)=[(Wb-Wa)/Wa]×100在此所说的人工皮脂,作为皮脂的代用品使用,因此只要具有与皮脂类似的物理特性,则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榈酸酯等甘油三酸酯、角鲨烯、十八酸肉豆蔻酯等酯、油酸等脂肪酸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优选为:甘油三酸酯5~50质量%、角鲨烯5~20质量%、酯5~50质量%、脂肪酸5~35质量%的混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以下组成的人工皮脂。人工皮脂:甘油三油酸酯33.3质量%、油酸20.0质量%、角鲨烯13.3质量%、十八酸肉豆蔻酯33.4质量%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本说明书中,“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是指通过溶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可以通过溶液聚合的公知聚合方法进行共聚而得到。另外,通过溶液聚合以外的聚合法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例如,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情况下,在浸渍到人工皮脂中时粘合剂层溶出。鉴于此,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是合适的。另外,使用例如合成橡胶类或天然橡胶类粘合剂组合物代替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时,在浸渍到人工皮脂中时,粘合剂层溶出。鉴于此,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粘合剂组合物是合适的。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单体,优选以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6℃~20℃的方式进行选择。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其特征在于,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4 JP 2011-227443;2012.10.10 JP 2012-22531.一种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其特征在于,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所述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含有丙烯酸正丁酯和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10质量%以下,所述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含有80质量%~95质量%所述丙烯酸正丁酯,所述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中添加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溶剂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俊英副田义和吉田升水鸟乔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