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以水、甲醇或乙醇及其混合溶液从中提取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千日红粗提物,采用有机溶剂从千日红粗提物中获得萃取部位,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层析、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层析从萃取部位中精制获得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丰富了千日红来源酪氨酸酶抑制组分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节提取分离流程获得相应的酪氨酸酶抑制组分,而且采用不同溶剂提取的千日红粗提物不但具有较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溶液还呈现出不同颜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提取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酪氨酸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催化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限速酶,与生物体的重要生理过程密切关系,其活性的异常过量表达可导致人体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产生。酪氨酸酶抑制剂已作为重要的添加剂添加到美白化妆品。目前,市场上常用主要美白化妆品添加剂有含汞化合物及氢醌、曲酸等,由于含汞化合物有毒性,氢醌有致敏性,而曲酸有潜在的致癌性,所以,这些化合物在商用产品中已愈来愈少被使用和添加。近年来人们对“组分天然化”和“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植物中寻找高效、安全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其生物活性和作用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些具有美白祛斑效果等特殊药理药性的中药已证明是潜在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来源,例如,当归、甘草、芦荟、红景天、银杏、白芷、槐花、青梅花、白附子、血桐、乌饭等。千日红具有调整内分泌紊乱、解郁降火、补血、健脾胃、通经络、消炎、祛斑等功效,特别是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雀斑、肝斑、色斑、暗疮等有明显疗效。而且,千日红是一种具有明显美白祛斑作用的天然植物,作外用时能防止皮肤皲裂,使皮肤变得白嫩、红润。目前,已从千日红中分离香豆素、阿魏酸和一些黄酮类物质等,但是,由于已有研究并不以从千日红研究开发酪氨酸酶为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 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的千日红和提取溶剂按固液比1:2(Tl: 100 (g/mL)混合,在2(T80°C下提取O.5 4h,提取搅拌速度为10(T2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在4(T60°C下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含有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千日红粗提取物。所述的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千日红粗提取物用水混悬至密度为1. Γ1. 2g/cm3,在20-40°C下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所获得的萃取部位在35飞5°C下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含有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千日红粗提取物的萃取部位。所述的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I)柱层析一次分离对千日红粗提取物的萃取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以体积比从9 :1至4 :6进行混合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20-30mL/min,分部收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超过50%的组分;(2)柱层析二次分离将经柱层析一次分离后收集的组分进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采用水、甲醇或甲醇-氯仿进行洗脱,流动相流速为O. 5-1. 5mL/min,分部收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超过50%的组分或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组分;其中甲醇-氯仿中甲醇与氯仿的体积比为1:0. 95^1 1.05;(3)柱层析三次分离将经柱层析二次分离后收集的组分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采用甲醇-水或甲醇-氯仿进行洗脱,流动相流速为O. 5^1. 5mL/min,分部收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超过50%的组分或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组分;其中甲醇-水中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 95^1 :1. 05,甲醇-氯仿中甲醇与氯仿体积比为1:O.95^1 :1. 05 ;(4)柱层析纯化将经柱层析三次分离后收集的非单一化合物组分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甲醇水溶液从甲醇浓度100%(v/v)至10%(v/v)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O. 5^1. 5mL/min,收集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组分。所述提取溶剂为水、45-55%(v/v)的甲醇水溶液、2(Γ80%(ν/ν)的乙醇水溶液、甲醇或乙醇。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或正丁醇。所述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组分为香草酸、麦黄酮、对羟基肉桂酸或对甲氧基肉桂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来源于传统美容祛斑中药千日红,为源自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2、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的千日红粗提物,不但具有较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而且,所获得的粗提物溶液含有天然色素,呈现出不同颜色。3、本专利技术采用提前溶剂提取、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和柱层析分离纯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千日红中的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各个提取分离阶段获得了多种不同纯度的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在丰富了千日红来源酪氨酸酶抑制组分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节提取分离流程获得相应的酪氨酸酶抑制组分。4、本专利技术从千日红中获得了香草酸、麦黄酮、对羟基肉桂酸、对甲氧基肉桂酸单一组分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510、455、16、20μ g/mL ;首次发现了麦黄酮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将5g干燥的千日红加入500mL水混合,在80°C下提取4h,提取搅拌速度为IOO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呈淡红色,在60°C下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千日红粗提物,所得干燥的千日红粗提物加入50% (v/v)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IOOmL,测得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 33%。其中,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得测试以L-酪氨酸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具体测定方法参见以下文献1.鄢贵龙,刘乃森.葛根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96-98.2. Prasad KN, Yang B, Yang S.1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andappraisal of antioxidant and antityrosinase activities from litchi(Litchisinensis Sonn. ) seed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6.实施例2将5g干燥的千日红加入甲醇400mL混合,在20°C下提取0. 5h,提取搅拌速度为2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呈深蓝色,在40°C下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千日红粗提物,所得干燥粗提物加入50%(v/v)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IOOmL,测得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40%。实施例3将5g干燥的千日红加入55%(v/v)甲醇水溶液300mL混合,在30°C下提取3h,提取搅拌速度为1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呈亮红色,在50°C下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千日红粗提物,所得干 燥的千日红粗提物加入50%(v/v)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IOOmL,测得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43%。实施例4将5g干燥的千日红加入45%(v/v)甲醇水溶液300mL混合,在30°C下提取3h,提取搅拌速度为1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呈亮红色,在50°C下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千日红粗提物,所得干燥的千日红粗提物加入50%(v/v)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IOOmL,测得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45%。将上述千日红粗提物用水混悬至密度为1. lg/cm3,在20°C下用石油醚萃取,所得石油醚相在35°C下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千日红粗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所得石油醚萃取部位加入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的千日红和提取溶剂按固液比1:20~1:100(g/mL)混合,在20~80℃下提取0.5~4h,提取搅拌速度为100~2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在40~60℃下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含有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千日红粗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干燥的千日红和提取溶剂按固液比1:2(Tl: 100 (g/mL)混合,在2(T80 °C下提取O.5 4h,提取搅拌速度为10(T250r/min,提取后经过滤分离,滤过液在4(T60°C下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含有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千日红粗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千日红粗提取物用水混悬至密度为1. Γ1. 2g/cm3,在2(T40°C下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所获得的萃取部位在35飞5°C下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含有酪氨酸酶抑制组分千日红粗提取物的萃取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千日红中提取分离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柱层析一次分离对千日红粗提取物的萃取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以体积比从9 :1至4 :6进行混合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20-30mL/min,分部收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超过50%的组分; (2)柱层析二次分离将经柱层析一次分离后收集的组分进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采用水、甲醇或甲醇-氯仿进行洗脱,流动相流速为O. 5-1. 5mL/min,分部收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超过50%的组分或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组分;其中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青,穆燕,张婷婷,李琳,张喜梅,侯轶,刘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