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焊机头用的旋转圈,它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外部或相应的机台上,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一种对管子内、外部焊接的自动焊接装置,通过支承圈设置的,与管子的焊缝根部平行的旋转圈上,至少装配了一个焊机头,随着旋转圈作适当的旋转驱动,焊机头沿管子的焊缝根部转动而进行焊接,等距离装配的若干个外部夹钳装置夹住焊缝根部后用内部焊接装置进行内部焊接,然后松开夹钳,使焊机头沿管子焊缝根部转动,进行外部焊接。(*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焊机头等用的旋转圈。该旋转圈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主要是钢管)的外部或管内适当的机台上,使得该旋转圈可自由地被驱动旋转。该旋转圈在管子的外部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使得该旋转圈可旋转自如;在从管子的内部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通过支承圈固定安装在设置于管内的适当的机台上,使得该旋转圈可自由地被驱动旋转;而在从管子的内、外部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则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和机台上,使其可自由地被驱动旋转。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以上述旋转圈为中心结构体,在其上装配焊机头及其附带机器后,构成了管子的外部自动焊接装置、内部自动焊接装置和内、外部自动焊接装置。特别是,在管子的焊缝根部平行地安装了2个旋转圈,在各个旋转圈上装配了1个以上的焊机头等,只要使各旋转圈相互向反方向转动约180°/N(N为各旋转圈上安装的焊机头数),即可进行管子的全周焊接,从而构成高速自动焊接装置(内、外部焊接皆可)。另外,在通过支承圈设置的,与管子焊缝根部平行的旋转圈上,至少装配1个焊机头,同时等距离地装配若干个外部夹钳装置,用外部夹钳装置夹住焊缝根部后,可用内部焊接装置进行内部焊接,松开夹钳后,使焊机头沿焊缝根部转动可进行外部焊接,从而构成管子的内、外部自动焊接装置。本专利技术进而可能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旋转圈上可以同时安装焊机头及其附带机器,也可以分别地装配上预热燃烧器、砂轮机和其它机器,可随意选择,从而构成在进行焊接的同时进行其它加工,或分别地进行焊接和其它加工的装置。还特别具有这样的特征,通过安装若干个加压气焊用的燃烧器喷嘴,对管子进行加热,可构成管子的加压气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除上述固定管子的焊接装置外,与其相反,还可将旋转圈进行适当地固定,通过支承圈使管子可以被驱动旋转,从而构成旋转管子的焊接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焊接装置,特征是上述高速自动焊接装置及上述内、外部自动焊接装置,最适宜作管道铺设工程等的现场焊接作业用装置。其特征是,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将焊接时间缩短二分之一至数分之一以上,效果显著。以往的外部自动焊接装置是在管子的外部盘绕固定金属带或链条,载有一个焊机头及其附带机器的一台台车由该金属带等支持着沿焊缝根部在管子的外圆周上移行而进行焊接。管子外部的焊接,要进行初层(第一焊道)、第二层至数层的焊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因为以前仅是一台焊机头,依据焊层数,它要进行数次反复,例如,从外部的顶点向右转动约180°进行焊接,然后回到原起点,再向左转动180°进行焊接,最后回到原起点才完成第一层的全周焊接,所以其缺点是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效率不高。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这点来说,首先是不使用金属带或链条等,而是使用能自由旋转驱动地安装旋转圈的支承圈,使该旋转圈可自由地被驱动旋转,其次,不是在台车上装配焊机头等使其在金属带上面移行,而是通过支承圈安装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的旋转圈,并在该旋转圈上装配焊机头等。特别是在焊缝根部平行地设置了2个旋转圈,在各旋转圈上装配了一个以上的焊机头,因而只要各旋转圈相互向反方向作180°/N的转动,就可进行管子的全周焊接,从而开发出了这种可以将焊接时间缩短到以往数分之一的高速自动焊接装置,解决了上述以往的缺点。上述以往的自动焊接装置,是在管子的外面装上金属带等,使焊机头等的台车在其上面移动,所以不论管子大小,它都不得不依靠外部(片面)焊接。这就有必要形成完全的根部。为此,不得不设定适当的焊缝根部间隙,且根部焊缝须应用小电流低速度的焊接条件。这有明显的焊接速度慢(特别是第1层一根部形成时)的缺点。关于这点,本专利技术除小口径管子外,由于构成内、外部焊接装置,所以可从内、外部同时焊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根部形成的必要,不用设定焊缝根部间隙,所以,它可以高速度地进行极高精度的焊接,从而可以消除上述的缺点。在以往所谓的管子自动焊接装置中,有从管子的外部进行焊接的外部焊接装置和从内部进行焊接的内部焊接装置,它们是结构完全不同的东西。因此,以外部焊接装置进行内部焊接,或反之以内部焊接装置进行外部焊接都是不可能的。关于此点,本专利技术中的自动焊接装置,外部用的和内部用的,其构造完全相同。即,在管子的外面,通过支承圈安装上旋转圈并装配焊机头等,便成了外部自动焊接装置;在设置于管子内的机台上,通过支承圈安装上旋转圈,并装配焊机头等,便成为内部自动焊接装置,而如同时设置两种装置,则构成内、外部自动焊接装置,从而解决了以往进行内、外部焊接需要2种装置的难题。在现场管道焊接方面,用以往的管子自动焊接装置,进行内部初层焊接,继而再进行外部焊接时,需按如下工序进行(ⅰ)、用专用的外部夹钳装置进行外部夹持;(ⅱ)、用内部焊接装置进行内部初层焊接;(ⅲ)、松开外部夹钳装置;(ⅳ)、安装专用的外部焊接装置并用它进行外部焊接。专用夹钳装置的安装、拆除;专用外部焊接装置的设置,使用、都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和进行复杂的操作,从而造成了焊接作业效率低。对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外自动焊接装置,因为在旋转圈上安装了焊机头和外部夹钳装置,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简单连续地进行外部夹持、内部焊接(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内部自动焊接)、外部夹钳的松开及外部焊接等操作,从而解决了上述以往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安装焊接机头的旋转圈,它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或相应的机台上,使其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安装焊机头等用的旋转圈A,它通过支承圈B,以适当的手段安装在管子P(主要是钢管)的外部1上,或安装在设置于管子P内的相应的机台2上,使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旋转圈A在管子P的外部1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是通过支承圈B安装在管子P的外部1上,使其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在管子P的内部3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旋转圈A通过支承圈B安装在设置于管子P内的机台2(该机台有安装支承圈B的机架和马达M,根据需要可用车轮4使其移动)上,使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如果从管子P的内、外部进行焊接及其它加工时,旋转圈A则通过支承圈B安装在管子的外部1上和机台2上,使其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下面结合第1图至第4图说明在管子P的外部1上或设置于管子P内的机台2上安装支承圈B及旋转圈A的实施例。首先设置环形的支承圈B,通过等距设置在该圈B上的调节螺栓5等适当的调节机构,使管子P的中心与支承圈B的中心调节到一致。然后在等距离地用轴安装在该支承圈B外圆周上的能自由转动的各支承轮6上,安装内圆周形成齿轮7的环形旋转圈A,使该旋转圈可自由旋转,使马达M(该马达安装在固定于支承圈B上的托架9上,或机台2上)的原动齿轮8与该内圆周齿轮7相啮合,使得该旋转圈A能被调速驱动旋转。另外,两个圈A、B在管子P的外部1上的安装是这样,例如将支承圈B和旋转圈A同时分割成两部分,作成以顶点为支点可以左右开闭的结构,在吊放到管子P上时,调节固定装置,使其与管子的中心基本一致,并在管子P上用调节螺栓将焊机头C的焊接吹管调整到焊缝根部线上。在往机台2上安装时是这样安装,例如,首先将轮状的旋转圈A与支承圈B装配组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该支承圈B相应地固定设置在机台2的机架等上。本专利技术中,除焊机头C以外,还可将焊接所需的附带机器,或根据需要,将焊接预热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焊机头用的旋转圈,它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或相应的机台上,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7-30 179404/861.一种安装焊机头用的旋转圈,它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或相应的机台上,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焊机头等用的旋转圈,该旋转圈在从管子的外部进行焊接或其它加工时,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使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该旋转圈从管子的内部进行焊接或其它加工时,通过支承圈安装在设置于管子内的机台上,使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而旋转圈从管子的内、外部进行焊接或其它加工时,则通过支承圈安装在管子的外部和机台上,使该旋转圈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焊机头等用的旋转圈,其特征是,在管子的外部或机台上,设置环形的支承圈,通过等距离地配置在支承圈上的调节螺栓等适宜的调节机构,可将支承圈中心与管子中心调到一致;在等距离地用轴安装于支承圈外圆周上的而又可自由空转的各支承轮上,设置内圆周呈齿状的环形旋转圈,使其能自由地被驱动旋转,马达的原动齿轮与该内圆周齿轮相啮合,使得该旋转圈能被调速旋转驱动。4.一种进行管子焊接的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通过支承圈设置的,与管子的焊缝根部平行的旋转圈上,至少装配了一个焊机头,随着旋转圈被适当地驱动旋转,焊机头便沿管子的焊缝根部转动,从而进行焊接。5.一种管子高速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通过支承圈设置的,与管子的焊缝根部平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诚,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