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59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在覆盖转向管柱(18)的转向管柱罩(9)的车宽方向一侧设置有借助对踩踏面的踩踏操作而朝着车辆前方移动或者朝着车辆前方前倾的油门踏板(4),在转向管柱罩(9)的下表面的比转向轴轴向(L1)的下面后端部(91a)更靠前的前方且在油门踏板(4)一侧的侧部,设置有朝着从下面后端部(91a)延伸到转向轴轴向(L1)的延长线(L2)下方突出且朝着前方延伸的导向面(92)。因此,达到了提供既能够确保乘坐人员的乘降性,又能够抑制在车辆前面碰撞时脚从踏板上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盖汽车的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罩构造。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踏板装置中,与一时用较大的力进行踩踏操作的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不同,油门踏板是通过一直保持着踏板(踩踏面)的角度地操作来实现所希望的车速,所以与其它踏板相比,其踩踏力必然小。因此,现有技术中,当车辆前面碰撞时存在下述问题。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当汽车V以斜向碰撞或者偏位碰撞(offsetcrash)等碰撞状态与障碍物α发生前面碰撞时,车身会像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以障碍物α为中心旋转着移动,另一方面,车室内驾驶室内的乘坐人员M会由于惯性而朝着车辆行驶时(前面碰撞以前)的行驶方向移动。此时,因为乘坐人员M是相对于车身斜着相对移动,所以如上所述正用较小的踩踏力踩着油门踏板104的脚Mf就有可能在前面碰撞时的碰撞加速度的作用下从油门踏板104的踩踏面上滑下来,沿着车宽方向相对移动。这样一来,如果脚Mf自油门踏板104发生了移动,例如脚Mf就会移动到碰撞吸收功能比油门踏板104低的部位而不能进行最佳的碰撞吸收,脚Mf的姿势不自然而导致负荷加在脚Mf上等,因此而发生预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是不理想的。已知现有技术下,汽车的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覆盖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罩的车宽方向一侧,设置有通过对踩踏面的踩踏操作朝着车辆前方移动或者朝着车辆前方前倾的踏板,在所述转向管柱罩的下表面的比转向轴轴向的下面后端部的前方且所述踏板一侧的侧部,设置有朝着从所述下面后端部朝着所述转向轴轴向延伸的延长线的下方突出且朝着前方延伸的导向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1 JP 2011-223624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覆盖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罩的车宽方向一侧,设置有通过对踩踏面的踩踏操作朝着车辆前方移动或者朝着车辆前方前倾的踏板,在所述转向管柱罩的下表面的比转向轴轴向的下面后端部的前方且所述踏板一侧的侧部,设置有朝着从所述下面后端部朝着所述转向轴轴向延伸的延长线的下方突出且朝着前方延伸的导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是用以操作车辆的驱动力的油门踏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在所述转向管柱罩的所述转向轴轴向上的后端部的前方、从比所述下面后端部靠前的前方位置朝着车宽方向的所述踏板一侧且上方延伸设置到所述转向管柱罩的在所述踏板一侧的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比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踏板一侧相反一侧的所述转向管柱罩侧面更靠近所述转向管柱罩的内侧。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智范栉田浩竹村征树光成朋史田中松广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