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传动器及转向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59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传动器及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啮合机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其中:输入轴的轴线与第一输出轴的轴线相垂直,输入轴通过啮合机构与第一输出轴转动连接;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中;其还包括第二输出轴,与输入轴刚性连接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支承在第一外壳中,且输入轴的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轴的输出端均伸出壳体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连接机械动力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操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角传动器及设置该角传动器的转向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大型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维护以及大型石化、电厂建设的需求,汽车起重机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车辆在短距离场地转移或者低速转弯时对机动灵活性、弯道通过能力的要求,目前生产的带伸缩式吊臂或者桁架式吊臂的汽车起重机一般具有三个甚至更多的车轴,其中大部分至少有一个后轴是可以主动转向或者随动转向的。为了便于说明,给出一种三轴全地面起重机、六轴汽车起重机的外形示意图。图1为一种采用油气悬挂的全地面起重机外形,图2为采用板簧悬架的汽车起重机外形。如图1、图2所示,无论对于全地面起重机还是对于汽车起重机而言,不仅可以在建筑工地上行驶,而且也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因此,在满足车辆机动灵活性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因单独的后轴转向系统造成的故障,所有主动转向的后轴必须都是可以控制的。对于类似图1和图2的起重机,可以通过机械转向拉杆系或者电子液压转向装置实现后轴的转向。例如,图3是图1所示全地面起重机的转向操纵机构的一种实现示例,图4是图2所示汽车起重机的转向操纵机构的一种实现示例。转向操纵机构是将方向盘的动力经转向传动轴传递给转向器。图3中,取消了后轴与前轴的机械拉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1示出的全地面起重机采用图3所示的转向操纵机构,正常道路行驶时,后轴由其上的转向锁死装置保持在中间位置,确保后轴直线行驶。只有在小场地转移时短时间内启动后轴转向。也就是说,图3所示的转向操纵机构,后轴并不能主动转向。图2所示的汽车起重机采用图4所示的转向操纵机构时,后轴受转向杠杆约束,只能跟随前轴反向转向。力的转移和转向转移通过多个四连杆机构从一轴传递到六轴,进而实现六轴的转向。该转向操纵机构的缺点是转向四连杆机构过多;力的传递、转向运动的转移,需要视具体的转向系统刚度来定,转向系统刚度越大,力的传递越快,后轴转向也快;使用一段时间后,转向拉杆总成两端的球头销会出现磨损,间隙增大,加大后轴转向的滞后量,从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轮胎的异常磨损。因此,为了满足多轴汽车起重机对机动灵活性、弯道通过能力、操纵稳定性的需求,解决单一后轴主动转向问题,有必要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成本低廉的后轴转向技术。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转向操纵机构,如图5中示出的申请号为200620075908. X、名称为《整体卧式转向器》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转向器,其集成了角传动器I’和转向器2’,角传动器I’和机械动力转向器2’通过连接盘3’刚性连接,角传动器I’的传动轴与转向器2’的转轴通过连接套4’连接。其中的角传动器I’仅具有一个输出端,只能跟一个机械动力转向器2’相连接。还有,如图6中示出了申请号为200820191401. X、名称为《多级转向操纵机构》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多级转向操纵机构,其包括转向盘1”,转向轴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5”、7”,角传动器6”和转向器8”。其中:转向盘I”与转向轴2”的一端相连,转向轴2”的另一端与转向器8”之间设有多根转向转动轴(转向传动轴4”、5”、7”)、多个角传动器以及多个转向万向节3”。该操纵机构适用于转向盘与转向器不在同轴线上且距离较远的底盘,借助多个转向传动轴和多个角传动器,确保转向操纵运动协调性。但是,其中所使用的角传动器仅具有一个输出端,只能跟一个机械动力转向器相连接。如果将现有的以上的转向操纵机构应用到图1和图2中示出的多轴汽车起重机中,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的机械动力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的位置和数目,布置多个角传动器,这种布置方式难度较大,而且成本也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同时连接机械动力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并且成本较低的角传动器及转向操纵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种角传动器,包括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哨合机构、第一外壳(4)和第二外壳(5),其中所述输入轴(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输入轴(2)通过所述啮合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连接;所述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支承在第一外壳(4)、第二外壳(5)中;其还包括第二输出轴(7),与所述输入轴(2)刚性连接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输出轴(7)通过第二轴承(8)支承在第一外壳(4)中,且所述输入轴(2)的输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输出端(31)和第二输出轴(7 )的输出端(71)均伸出所述壳体之外。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的机构,该机构包括衬套(9)和螺母(10),其中所述衬套(9)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相连接的部位并通过所述螺母(10)顶紧固定在所述输入轴(2)侧壁伸出的台阶上。进一步地,所述螺母(10)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的侧壁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固定连接的、并且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11)。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2)的输入端(21)为花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输出轴(31)为花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7)的输出轴(71)为花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7)位于第一外壳(4)端口的部分与第一外壳(4)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并用第一卡环(14)紧固。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盖(15)和侧盖(16),其中所述输入轴(2)穿过所述上盖(15),所述输入轴(2)与所述上盖(15)的端口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并用第二卡环(18)紧固;所述第一输出轴(3)穿过所述侧盖(16),所述第一输出轴(3)与所述侧盖(16)的端口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9)并用第三卡环(20)紧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向操纵机构,其包括角传动器;其中所述角传动器中输入轴(2)的输入端(21)依次通过第一转向传动轴(F1)、第一转向万向节(E1)、转向管柱(D)与方向盘(A)连接;所述角传动器中第一输出轴(3)的输出端(31)依次通过第二转向万向节(E2)、第二转向传动轴(F2)与机械动力转向器(B)连接;所述角传动器中第二输出轴(7)的输出端(71)与全液压转向器(C)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角传动器在原有的第一输出轴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第二输出轴,借助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本专利技术的转向操纵机构能够同时连接机械动力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从而克服了多轴汽车起重机中需要布置多个角传动器而布置方式难度较大的困难,满足了多轴汽车起重机对机动灵活性、弯道通过能力、操纵稳定性的需求,解决单一后轴主动转向控制的问题,与已公开的电液比例或伺服转向操纵系统相比,成本更低。与现有的角传动器只有一个输出轴相比,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优点1、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第二输出轴和输入轴相连接的部位套设了衬套,因此可以起到提高第二输出轴的刚度的作用。2、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母与第二输出轴螺纹连接的方式,因此可以使得装配合调节变得更加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 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传动器,包括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啮合机构、第一外壳(4)和第二外壳(5),其中:所述输入轴(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输入轴(2)通过所述啮合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连接;所述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支承在第一外壳(4)、第二外壳(5)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出轴(7),与所述输入轴(2)刚性连接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输出轴(7)通过第二轴承(8)支承在第一外壳(4)中,且所述输入轴(2)的输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输出端(31)和第二输出轴(7)的输出端(71)均伸出所述壳体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传动器,包括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哨合机构、第一外壳(4)和第二外壳(5),其中所述输入轴(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输入轴(2)通过所述啮合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连接;所述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支承在第一外壳(4)、第二外壳(5)中;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输出轴(7),与所述输入轴(2)刚性连接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输出轴(7 )通过第二轴承(8 )支承在第一外壳(4 )中,且所述输入轴(2 )的输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输出端(31)和第二输出轴(7)的输出端(71)均伸出所述壳体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传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的机构,该机构包括衬套(9)和螺母(10),其中所述衬套(9)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相连接的部位并通过所述螺母(10)顶紧固定在所述输入轴(2)侧壁伸出的台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传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10)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的侧壁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传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和所述输入轴(2)固定连接的、并且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传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芳曹培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