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洋姜,学名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别名洋勺、鬼子姜,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缩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医药中,以块根茎、叶入药,其食用部分为地下块根(茎)部分,洋姜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成菜,晒制洋姜干,还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用于工业生产。洋姜,性味甘、平、无毒,在医药中有利水去湿和中益胃及具清热解毒的作用。洋姜的可食率为100%,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每100克块茎中含有粗蛋白O.1克,脂肪O.1克,碳水化合物16. 6克,纤维O. 6克,灰分2. 8克,钙49毫克,磷119毫克,铁8. 4毫克,维生素B1O. 13毫克,维生素B2O. 06毫克,尼克酸O. 6毫克,维生素C6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菊糖、多缩戊糖、淀粉等物质,其中所含的菊糖为果糖多聚物质。近年学者们研究发现洋姜中含有一种与人类胰腺里内生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质,有胰岛素的作用,能调节血糖,平衡血糖值,当尿中出现尿糖时,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说明有降低血糖作用。日本人将洋姜广泛用于糖尿病人,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制得:将挑选处理好的洋姜浸没于每公斤含有4?6%(重量比)的乳酸菌、0.85%(重量比)的氯化钠和0.15%(重量比)的异抗坏血酸钠的培养发酵液中,于32?43℃发酵36?50小时后,捞出沥尽菌液,然后置于不锈钢容器内,在温度55?65℃、湿度62?72%下,使洋姜自然发酵18?22天后,即得发酵黑洋姜,然后,再进一步干化处理,使水份控制在48?58%,进行包装制得发酵黑洋姜食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制得将挑选处理好的洋姜浸没于每公斤含有4-6% (重量比)的乳酸菌、O. 85% (重量比)的氯化钠和O. 15% (重量比) 的异抗坏血酸钠的培养发酵液中,于32-43°C发酵36-50小时后,捞出浙尽菌液,然后置于不锈钢容器内,在温度55-65°C、湿度62-72%下,使洋姜自然发酵18-22天后,即得发酵黑洋姜,然后,再进一步干化处理,使水份控制在48-58%,进行包装制得发酵黑洋姜食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其特征在于乳酸菌采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其特征在于乳酸菌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其特征在于乳酸菌采用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发酵黑洋姜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年,张奎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