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地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4539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酱菜,更具体的讲是一种酱地环,包括下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地环100份,酱油20份,甜酱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及方法制作的酱地环,色泽铮亮、口味香甜,咸度适宜,口感清脆,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食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仅适合家庭自己制作和适合工业生产,而且增加了地环的利用渠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酱菜,更具体的讲是一种酱地环
技术介绍
地环也称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 蜜饯、酱溃、腌溃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 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 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 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 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 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 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我国各 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目前地环的制作一般为腌制,而 酱制工艺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酱地环以及酱地环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酱地环,包括下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地环100份,酱油20份,甜酱50份。上述的一种酱地环的制备方法为将地环去根,用清水洗去泥土,放入水锅内煮至 100°C,地环发亮是立即捞出,此时地环已经煮熟并且清脆,降温至20°C,加入地环重量份数 的10%的细盐,搅拌均匀后装到袋子中,后向袋子中加入地环重量份数的20%的酱油,扎 口,然后放入装有50份甜酱的缸内,再将地环袋子翻至口向下,每隔3—5天翻袋一次,30天 后取出即可。上述袋子为麻布袋,麻布袋可以使甜酱的味道进入麻布袋中的地环中。上述酱油为老抽。上述的一种酱地环制备的具体方法为取100份去跟并洗净的地环,放入水锅内 煮至100°C,降温至20°C,加入10份细盐,搅拌均匀后装到麻布袋中,后向麻布袋中加入20 份酱油,扎口,然后放入装有50份甜酱的缸内,再将地环袋子翻至口向下,每隔3天翻袋一 次,30天后取出即可。上述甜酱的制备工艺为把面粉和水混合后通过机器转动蒸成碎状熟料,冷却到 36°C接入黄霉曲菌种,通过室内制曲36小时成熟,将成曲加入盐水搅匀后放入室外大缸, 接受天然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50天后成熟,期间要不断地上下搅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及方法制作的酱地环,色泽铮亮、口味香 甜,咸度适宜,口感清脆,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食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仅适合家 庭自己制作和适合工业生产,而且增加了地环的利用渠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取100份去跟并洗净的地环,放入水锅内煮至100°C,降温至20°C,加入10份细盐,搅拌均匀后装到麻布袋中,后向麻布袋中加入20份酱油,扎口,然后放入装有50份甜酱的缸内,再将地环袋子翻至口向下,每隔3天翻袋一次,30天后取出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酱地环,包括下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地环100份,酱油20份,甜酱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地环,包括下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地环100份,酱油20份,甜酱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地环的制备方法为将地环去根,用清水洗去泥土, 放入水锅内煮至开锅,降温至20°C,加入地环重量份数的10%的细盐,搅拌均匀后装到袋子中,后向袋子中加入地环重量份数的20%的酱油,扎口,然后放入装有50份甜酱的缸内,再将地环袋子翻至口向下,每隔3— 5天翻袋一次,30天后取出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地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子为麻布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地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油为老抽。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全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武定府酿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