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的焊接技术,特别是一种减少金属热裂纹的方法。几十年来,焊接热裂纹理论一直是焊接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焊接热裂纹预防新措施则是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在努力探索的新课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指导,而后者又反过来检验前者是否正确。焊接热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晶间变形超过该处晶间变形能力所致。由于产生晶间破坏时往往伴随晶粒变形发生,因此宏观上测量的金属热塑性实际上包括晶界变形和晶粒变形两部分。金属的热塑性除主要决定于金属的成分、组织和温度外,变形速度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变形速度的提高将强化晶界和引起变形向晶内转移,它与降低温度的作用是等效的。普罗霍罗夫认为,随变形速度增加,晶间变形来不及充分进行,引起金属热塑性降低。其示意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从图1可知,在金属的热脆温度区(过去一般称脆性温度区,由于存在两种类型的脆性温度,即高温脆性和低温脆性,为区别起见,特把高温脆性温度区称为热脆温度区)内,随变形速度增加,金属的热塑性降低,由热塑性和热脆温度区大小决定的允许变形速率降低,焊接热裂纹敏感性增加。普罗霍罗夫认为,预热和缓冷可以降低焊缝金属的冷却速度和变形速度,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金属热裂纹的焊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金属焊接的同时,对熔池后部的热脆温度区的金属进行急速冷却,如在该区域使用热管导热,或向该区域吹液氮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者昌,崔岩,于尔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