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模具,特别是涉及印刷电路板无引线高精密集成电路封装模块。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的封装指的是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外壳。这个外壳不仅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和增强电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芯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制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建立连接。因此,封装对于集成电路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封装模块存在着两大缺陷,其一是合模过程中的合模接触面大,易发生溢料现象,其二是产品封装后的检测辨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半导体集成块的溢料问题和在产品检测时的辨识批次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无引线闻精密集成电路封装|吴块。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印刷电路板无弓丨线高精密集成电路封装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2组型腔、64组流道,每I组流道两侧排布16个型腔。每组型腔下方设置三个刻字顶针孔,模块上表面型腔四周排布避空面,每一避空面与型腔上的排气槽相连接贯通,模块本体上设置有刻字顶针孔。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封装精度闻,生广效率闻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模块结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技术模块上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印刷电路板无引线高精密集成电路封装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两大组型腔2、64组流道3,每I组流道3两侧排布16个型腔2。每大组型腔2下方设置三个刻字顶针孔4,模块上表面型腔四周排布避空面5,每一避空面5与型腔2上的排气槽6相连接贯通。模块本体底面设置10处螺丝孔7。
【技术保护点】
印刷电路板无引线高精密集成电路封装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大组型腔(2)、64组流道(3),每1组流道(3)两侧排布(16)个型腔(2),每大组型腔(2)下方设置三个刻字顶针孔(4),模块上表面型腔四周排布避空面(5),每一避空面(5)与型腔(2)上的排气槽(6)相连接贯通,模块本体底面设置10处螺丝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电路板无引线高精密集成电路封装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大组型腔(2 )、64组流道(3 ),每1组流道(3 )两侧排布(16 )个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尧,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泰一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