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直烧式隧道窑及其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915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该隧道窑由外窑墙、内窑墙、窑基础砼和窑面共同构成窑体框架;在窑体内部,沿隧道窑纵深方向,依次由预热带、焙烧带、保温带和冷却带构成;在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的窑体内部,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隧道窑,尤其涉及ー种多通道直烧式隧道窑及其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背景目前生产墙体材料(例如烧结页岩承重砖、多孔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砖等)的隧道窑大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焙烧窑和烘窑并列,长度在80米至130米之间的隧道窑,另ー种是长度在120米至150米之间无烘窑的直烧式隧道窑。上述窑型在墙体材料焙烧时使用较为普遍,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窑体比较长,占地面积大,不利于新建项目的选址,运行时所需的运转设备(例如窑车和轨道)的数量多,増加了建厂资金的投入和运行成本;ニ是只能采用高风压低风量的离心式风机作为引风设备,而离心式风机功率普遍较大,増加了运行用电成本;三是原有隧道窑需要単独的烘干窑作为配套设施,才能达到应有的余热利用效果。为了克服现有隧道窑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局限性强、运行成本高、引风设备能耗高、主窑和烘干窑单独配套等技术上的缺点,希望提供ー种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能耗低,无需配备烘干窑的隧道窑。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出了ー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及其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根据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隧道窑由外窑墙1、内窑墙4、窑基础砼7和窑面共同构成窑体框架;在窑体内部,沿隧道窑纵深方向,依次由预热带30、焙烧带31、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构成;在所述窑体内部,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气流动换热层13、抽热烟道14、抽热哈风洞28、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送热主烟道51、送热支烟道20、窑面送热孔48、窑面主烟道23、风机位24和排风机47,其中,位于焙烧带31和保温带32窑面上的空气流动换热层13与抽热烟道14联通,抽热烟道14与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内窑墙4上的抽热哈风洞28联通,焙烧带30、保温带31和冷却带33内的热空气经抽热哈风洞28进入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将热空气从集热烟道50抽入送热主烟道51,经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30,对半成品进行烘干后的空气经窑面主烟道23和位于风机位24的排风机47排出窑外。在本技术中,窑体直接由预热带、焙烧带、保温带和冷却带连接而成,不用单独配备烘窑作为配套设施,节省了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同时为铺设多通道隧道窑奠定基础;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独特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将焙烧、保温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通道,送入预热带,对半成品进行烘干,加快半成品烘干速度,提高窑炉焙烧时的火行速度,节约煤耗,实现热能综合利用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隧道窑还包括位于预热带30的气流和气压控制系统,所述预热带30的气流和气压控制系统包括预热带烟道盖板18、预热烟道21、调节风闸17、风闸调节洞ロ 22、哈风洞密封板16和预热带哈风洞15,其中,通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30的热空气,经由预热带烟道盖板18进入预热烟道21,通过调整风闸调节17和风闸调节洞ロ 22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进入预热哈风洞15热空气的气压和气流的调节。通过预热带气流和气压的控制系统,调节热空气的进入量,有效的控制半成品的烘干效果。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窑面包括普通砼窑面25、高温砼窑面26及由耐火纤维棉窑顶10、空气流动换热层13和窑表面砼板密封层12构成的窑面,其中,预热带30的窑面由普通砼窑面25和高温砼窑面26构成;保温带32和焙烧带31的窑面由耐火纤维棉窑顶10、空气流动换热层13和窑表面砼板密封层12构成;冷却带33的窑面由高温砼窑面26构成。在预热带设置普通砼窑面和高温砼窑面,是因为在预热带的前端,温度不高,使用普通砼窑面可以节约成本,并能满足需要,在预热带的后端,由于温度较高,使用了由高铝、水泥和耐火材料制成的高温砼窑面,保证了窑面在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品质;另外在焙烧和保温帯,由于需要高温、并且需要保温的功效,因此设计了由耐火纤维棉窑顶10、空气流动换热层13和窑表面砼板密封层12构成,其中空气流动换热层13中的热空气能够通过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送入预热带进行回收利用;此外在冷却带的降温阶段,温度依然较高,需要采用高温砼窑面满足高温的需要。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隧道窑是由窑体长度为60-70米的至少I条隧道窑构成。由于本技术由至少I条隧道窑构成,且长度仅有60-70米,首先窑体长度缩短,节省了占地面积,有利于新项目选址,同时减少建厂资金的投入;其次,由于窑体长度的缩短,所需运转设备(如窑车和轨道)的数量減少,也降低了运行成本;同吋,由于窑体长度变短,焙烧时空气在窑内的运行阻カ变小,所选风机牵引设备的电机功率变小,节省了运行时的用电成本。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窑体中的外窑墙I和内窑墙4通过连接墙3连接,形成回填土保温层2。由外窑墙I和内窑墙4通过连接墙3连接,形成回填土保温层2,起到保温的作用,使热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在所述隧道窑内底部设置轨道9,并顺轨道方向设置检查通道8。在窑底内部设置轨道9,使窑车能够顺利通过预热带30、焙烧带31、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在顺轨道方向开设检查通道8,便于运行时的维修和检查窑车设备。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在内窑墙4设置挑砖密封线5,在内窑墙侧面设置封砂槽6,并在窑面上设置了加砂管道27。通过窑面上的加砂管道27向封砂槽6注入砂石,以及在内窑墙设置挑砖密封线,可以隔离窑体底部和窑墙ー侧的热量,防止损坏窑车。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在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包括至少2对抽热哈风洞28 ;在预热带30包括至少6对预热带哈风洞15。根据窑车的长度和形状开设至少2对抽热哈风洞28和至少6对预热带哈风洞15,保证余热回收系统中热空气的流通,使热能充分利用。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在隧道窑窑体上包括至少I个膨胀缝(29),防止热胀冷缩损害窑体。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 ー种用于上述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空气换热层13、抽热烟道14、抽热哈风洞28、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送热主烟道51、送热支烟道2、窑面送热孔48、窑面主烟道23、风机位24和排风机47 ;其中其中,位于焙烧带(31)和保温带(32)窑面上的空气流动换热层(13)与抽热烟道(14)联通,抽热烟道(14)与位于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内窑墙(4)上的抽热哈风洞(28)联通,热空气经抽热哈风洞(28)进入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将热空气从集热烟道(50)抽入送热主烟道(51),并经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经过预热带(30)的热空气经窑面主烟道(23)和位于风机位(24)的排风机(47)排出窑外。在本技术的多通道直烧式隧道窑中,利用此独特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将焙烧、保温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通道,送入预热带,对半成品进行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由外窑墙(1)、内窑墙(4)、窑基础砼(7)和窑面共同构成窑体框架;在窑体内部,沿隧道窑纵深方向,依次由预热带(30)、焙烧带(31)、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连接而成;在所述窑体内部,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空气流动换热层(13)、抽热烟道(14)、抽热哈风洞(28)、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送热主烟道(51)、送热支烟道(20)、窑面送热孔(48)、窑面主烟道(23)、风机位(24)和排风机(47),其中,位于焙烧带(31)和保温带(32)窑面上的空气流动换热层(13)与抽热烟道(14)联通,抽热烟道(14)与位于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内窑墙(4)上的抽热哈风洞(28)联通,热空气经抽热哈风洞(28)进入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将热空气从集热烟道(50)抽入送热主烟道(51),并经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30),经过预热带(30)的热空气经窑面主烟道(23)和位于风机位(24)的排风机(47)排出窑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窑由外窑墙(I)、内窑墙(4)、窑基础砼(7)和窑面共同构成窑体框架; 在窑体内部,沿隧道窑纵深方向,依次由预热带(30)、焙烧带(31)、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连接而成; 在所述窑体内部,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空气流动换热层(13)、抽热烟道(14)、抽热哈风洞(28)、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送热主烟道(51)、送热支烟道(20)、窑面送热孔(48)、窑面主烟道(23)、风机位(24)和排风机(47),其中, 位于焙烧带(31)和保温带(32)窑面上的空气流动换热层(13)与抽热烟道(14)联通,抽热烟道(14)与位于保温带(32)和冷却带(33)内窑墙(4)上的抽热哈风洞(28)联通,热空气经抽热哈风洞(28)进入集热烟道(50),抽热风机(49)将热空气从集热烟道(50)抽入送热主烟道(51),并经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30),经过预热带(30)的热空气经窑面主烟道(23)和位于风机位(24)的排风机(47)排出窑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还包括预热带(30)气流和气压控制系统; 所述预热带(30)气流和气压控制系统包括预热带烟道盖板(18)、预热烟道(21)、调节风闸(17)、风闸调节洞口(22)、哈风洞密封板(16)和预热带哈风洞(15),其中, 通过送热支烟道(20)和窑面送热孔(48)进入预热带(30)的热空气,经由预热带烟道盖板(18)进入预热烟道(21),通过调整风闸调节(17)和风闸调节洞口(22)之间的距离,调节进入预热带哈风洞(15)热空气的气压和气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直烧式烘烧联体隧道窑,所述窑面包括普通砼窑面(25)、高温砼窑面(26)及由耐火纤维棉窑顶(10)、空气流动换热层(13)和窑表面砼板密封层(12)构成的窑面,其中, 预热带(30)的窑面由普通砼窑面(25)和高温砼窑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市吴桥建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