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891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一号退火窑底部所设排气管直接连接一号配气管,一号配气管未端设置有分别连通了三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的其中一个阀口并且通过连接导管连通二号配气管的三通阀,一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通过连接导管所设三通阀连通二号退火窑所设排气管后所剩余的阀门接口用于连通二号配气管,二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一端通过连接设置有换气管的三通阀来连接一号配气管,二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另一端连通三号退火窑所设排气管,该装置结构稳固,热能利用与高,热能散失较小,退火窑内气压较高,升温速度快,退火效果好,退火速度快,退火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制品工艺中的退火工艺所用设别退火窑余热回收利用设备领域,尤指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
技术介绍
退火窑作为电缆线厂铜排拉丝后对拉丝后的电缆线芯进行退火处理的设备,广泛运用于电缆线厂,但现有技术的退火窑结构较为简单,就是一个混凝土坑里设置了一些加热电极,然后盖上顶盖就完成了整个退火窑的设置,这一类退火窑存在的缺点为1、退火窑内压力为常压,导致退火窑内升温较慢,空气介质传热也较慢;2、退火窑自带的散热系统是简单的进风散热这一类的散热系统一般是直接进行空去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直接排放,这中工作方式无疑带来了热量的浪费,有的甚至直接打开退火窑顶盖进行自然冷却,或将物料取出进行自然冷却,这一类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该装置结构稳固,热能利用与高,热能散失较小,退火窑内气压较高,升温速度快,退火效果好,退火速度快,退火量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包括单级退火窑、一号配气管、二号配气管、三通阀、换气阀门、连接导管、排气管、换气管,其中单级退火窑总共安装三个,每一个单级退火窑结构都相同,单级退火窑顶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进风管,单级退火窑底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排气管,每一个单级退火窑所设进风管都连接有一个连接了换气管的三通阀,每一个单级退火窑所设排气管上都设置有抽气机,三个单级退火窖分别为一号退火窖、二号退火窖和三号退火窖,一号退火窖底部所设排气管直接连接一号配气管,一号配气管未端设置有分别连通了三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的其中一个阀口并且通过连接导管连通二号配气管的三通阀,一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通过连接导管所设三通阀连通二号退火窑所设排气管后所剩余的阀门接口用于连通二号配气管,二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一端通过连接设置有换气管的三通阀来连接一号配气管,二号退火窑进风管所设三通阀另一端连通三号退火窑所设排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气管所设换气阀门为三通阀,分别连通换气管、压缩空气进气管、废气排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级退火窑顶部都设置有压力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设单级退火窑由顶盖、窑体、加热电极、底板、减振支柱、套接环、调风配温装置组成,其中窑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窑体底部内表面设置有减振支柱,减振支柱上设置有圆环状底板,顶盖设置于窑体顶部,顶盖与窑体接触处设置有圆环状套接环,顶盖为中空结构,在顶盖内部设置有调风配温装置,加热电极安装于顶盖上并延伸至窑体内与底板接触,加热电极配套穿接于调风配温装置安装,加热电极通过导线连接顶盖上表面所设的导线箱,顶盖上表面设置有连通顶盖内部的两组对称设置的散热窗,一组散热窗为排气窗另一组散热窗为进气窗,顶盖上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进风管,窑体底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排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风配温装置由热动力推动装置和调风板组成,所述调风板通过涡杆头与热动力推动装置配接并稳固安装于顶盖上,调风板有多个结构相同的圆弧金属片组成,这些圆弧金属片可以组成一个圆环,调风板与调风板连接处都设置有由两个相邻调风板共同组成的电极安装孔,电极安装孔分为内电极孔和外电极孔,安装于调风板所组成的圆环内的为内电极孔,安装于调风板所组成的圆环外的为外电极孔,调风板以热动力推动装置为圆心环绕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动力推动装置由传动杆、传动齿、气缸、活塞、受热气缸、气腔组成,其中气腔为中空圆柱形,气腔外侧水平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气缸,气缸为一端连通气腔内另一端设置有封头的中空圆柱体,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面向封头的一面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延伸至封头外部,传动杆不与活塞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配套涡杆头设置,气缸连通气腔内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气腔底部设置有延伸出顶盖底表面的受热气缸,受热气缸为一端连通气腔内另一端为半圆封头的中空圆柱体,气腔内设置有加热电极。工作原理:当一号退火窑为加热完成时,二号退火窑为准备预热,三号退火窑为散热状态,工作过程为三号退火窑通过底部所设排气管将三号退火窑换热后的空气通过改变二号退火窑所设的换气管所设三通阀的开通将有余热的气体通过一号退火窑底部的排气管送入一号退火窑,这样可以降低一号退火窑的起始加热温度,或者直接通过二号退火窑所设换气管直接排除三号退火窑散热时的气体,一号退火窑通过换气管所设压缩空气管注入高压空气或接受来自散热退火炉的余热气体后达到一定压力下关闭所有阀门进行退火加热,单一号退火窑完成退火加热后需要排除高压高温气体,这时打开排气管经一号配气管将高压高温气体送至二号退火窑实现对二号退火窑的余热并加注压缩气体后进行加热退火,二号退火窑在注入高压高温气体前经排气管所设抽风机抽气,所抽气体送至散热的退火窑使用,所有阀门的开启都是阶段性的,并不是一直开启,当退火窑开始加热退火时整个退火窑所设的阀门相对于退火窑内部来说都是关闭的,也就是加热完成的退火窑将高压高温炉气送至准备加热的退火窑中作为余热气体和部分传热介质,准备加热的退火窑需要抽一定的真空度形成负压,方便抽取已经加热完成的退火窑送来的高压高温气体,防止过多热量流失,而抽出的冷却气科院送往散热退火窑内进行散热,如果是所有的炉体都是刚刚开始工作,可以将散热退火窑的炉气也送至预热,否则可以直接排放至废气回收设备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结构稳固,热能利用与高,热能散失较小,退火窑内气压较高,升温速度快,退火效果好,退火速度快,退火量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所设单级退火窑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所设热动力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所设调风板安装示意图;图5是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所设调风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号配气管;2_ 二号配气管;3_三通阀;4_换气阀门;5_连接导管;6-排气管;7_单级退火窑;8_换气管;9_散热窗;10_吊耳;11_导线箱;12_顶盖;13_调风配温装置;14_进风管;15_套接环;16_窑体;17_加热电极;18_打开状态的调风板;19_退火物料;20_底板;21_支柱;22_支柱套;23_弹簧;24_减振支柱;25_导线;26_透气孔;27_传动杆;28_涡杆头;29_传动齿;30_气缸;31_活塞;32_限位环;33_受热气缸;34_气腔;35-气腔外壁;36_配接口 ;37_内电极;38_调风板;39_涡杆轴;40_外电极;41_内电极孔;42-外电极孔;43_ —号退火窖;44_ 二号退火窖;45_三号退火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包括单级退火窑、一号配气管1、二号配气管2、三通阀3、换气阀门4、连接导管5、排气管6、换气管8,其中单级退火窑总共安装三个,每一个单级退火窑结构都相同,单级退火窑顶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进风管14,单级退火窑底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排气管6,每一个单级退火窑所设进风管14都连接有一个连接了换气管8的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三级退火窑,包括单级退火窑、一号配气管(1)、二号配气管(2)、三通阀(3)、换气阀门(4)、连接导管(5)、排气管(6)、换气管(8),其特征在于:单级退火窑总共安装三个,每一个单级退火窑结构都相同,单级退火窑顶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进风管(14),单级退火窑底部设置有连通窑体内的排气管(6),每一个单级退火窑所设进风管(14)都连接有一个连接了换气管(8)的三通阀(3),每一个单级退火窑所设排气管(6)上都设置有抽气机,三个单级退火窑分别为一号退火窑(43)、二号退火窑(44)和三号退火窑(45),一号退火窑(44)底部所设排气管(6)直接连接一号配气管(1),一号配气管(1)未端设置有连通了三号退火窑(45)进风管(14)所设三通阀(3)的其中一个阀口并且通过连接导管(5)连通二号配气管(2)的三通阀(3),一号退火窑(43)进风管(14)所设三通阀(3)通过连接导管(5)所设三通阀(3)连通二号退火窑(44)所设排气管(6)后所剩余的阀门接口用于连通二号配气管(2),二号退火窑(44)进风管(14)所设三通阀(3)一端通过连接设置有换气管(14)的三通阀(3)来连接一号配气管(1),二号退火窑(44)进风管(14)所设三通阀(3)另一端连通三号退火窑(45)所设排气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巨力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