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82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板体,主板体上设有过线孔和装配孔,过线孔的最小孔截面的直径小于线束直径,在主体板上位于装配孔的内侧设有卡扣,卡扣包括至少两个瓣体,相邻瓣体之间有与装配孔相通的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保证线束穿过,又能可靠地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并有效防水,防漏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装配便捷等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加工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线束安装板,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驾驶室线束与驾驶室外部灯具连接时,线束需要从驾驶室本体上预留的过线孔穿出后与灯具对接,为了防止水通过过线孔流入驾驶室内部,必须开发一种防水件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漏水效果好的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主板体,主板体上设有过线孔和装配孔,过线孔的最小孔截面的直径小于线束直径,在主体板上位于装配孔的内侧设有卡扣,卡扣包括至少两个瓣体,相邻瓣体之间有与装配孔相通的槽。为了便于从主板体过线孔伸出的线束转向,便于向灯具引线,所述的过线孔的内侧孔段为圆孔外侧孔段为扁孔,扁孔最窄处宽度大于或等于圆孔直径,扁孔最宽处的两侧伸出圆孔的两侧之外。为了使主体板采用尽可能少的装配孔即能牢固的连接到驾驶室主体上,所述的装配孔有两个,分别处在过线孔的两侧,在主体板上位于每个装配孔的内侧均设有卡扣。为了使主板体与驾驶室本体能紧密贴合,所述主板体的板面为与驾驶室主体上过线孔处外表面相应的弧形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既能够保证线束穿过,又能可靠地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并有效防水,防漏水效果好。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装配便捷等优点。由于本技术体积小,加工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缩小图;图中1、主板体,2、卡扣,3、过线孔,4、驾驶室主体装配孔,5、驾驶室主体过线孔,6、驾驶室主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主板体1,主板体I上设有过线孔3和两个装配孔,两个装配孔分别位于过线孔3的两侧。过线孔3的内侧孔段为圆孔外侧孔段为扁孔,扁孔最窄处宽度大于或等于圆孔直径,扁孔最宽处的两侧伸出圆孔的两侧之外,圆孔的直径稍小于线束直径。在主体板I上位于每个装配孔的内侧均设有一个卡扣2,卡扣2包括至少两个瓣体,相邻瓣体之间有与装配孔相通的槽,本具体实施例中,只有两个瓣体,两个瓣体中间有一个一字形的槽,该槽与主体板I上相应的装配孔相通。主板体I的板面为弧形面,在驾驶室主体6上设有驾驶室主体过线孔5和两个驾驶室主体装配孔4,两个驾驶室主体装配孔4位于驾驶室主体过线孔5的两侧,并且三个孔相贯通形成一体结构。在驾驶室主体过线孔5周围的外侧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与主板体I上弧形面相应,能很好的贴合。使用方法将主板体I贴合在驾驶室主体6中,并使两个卡扣2分别位于两个驾驶室主体装配孔4中,主体板I上的装配孔与驾驶室主体装配孔4相对。从每个主板体I的装配孔的外侧装入一个螺栓,螺栓旋入后将卡扣2涨开,使卡扣2将驾驶室主体装配孔4涨紧。实现主体板I在驾驶室主体6上的固定。然后将线束从过线孔3中穿出,线束在过线孔3中挤紧。从而使得线束与驾驶室主体6的结合处不会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体,主板体上设有过线孔和装配孔,过线孔的最小孔截面的直径小于线束直径,在主体板上位于装配孔的内侧设有卡扣,卡扣包括至少两个瓣体,相邻瓣体之间有与装配孔相通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体,主板体上设有过线孔和装配孔,过线孔的最小孔截面的直径小于线束直径,在主体板上位于装配孔的内侧设有卡扣,卡扣包括至少两个瓣体,相邻瓣体之间有与装配孔相通的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过线防水橡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孔的内侧孔段为圆孔外侧孔段为扁孔,扁孔最窄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研威张荣华王婷萍卢江丽张岚张洪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