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61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强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减小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连接处对机舱内人员的损害等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中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是采用螺栓连接,而且是将机舱纵梁的一端端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相连。这种连接方式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而且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人员造成伤害。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36795U,于2011年2月9日公告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框架定位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前横梁总成、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在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的安装面之间设有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该专利中的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是通过螺栓将散热器框架和纵梁总成固定,而且散热器框架预固定板是安装在纵梁总成的端面处,这种连接方式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而且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机舱纵梁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连接处断裂,对机舱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端面连接、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受到撞击时容易对机舱的人员造成伤害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强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强度、减小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连接处对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纵梁的一端的侧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垂直且固定连接,机舱纵梁的上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机舱纵梁的下表面与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板,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上表面均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机舱散热器框立柱和机舱纵梁的下表面均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与机舱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呈“L”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散热器框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鑫范学斌金爱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