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替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86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交替流道模具,其中,包括:下模具,内设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在下模具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交替设有第一插块与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的上顶面设有凹槽。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交替流道模具,有效地采用了双流道并通过交替入料的使用方式以解决模具长时间受到应力集中的冲击力所造成的模具损坏,降低了模具的腐蚀几率,以达到提高模具寿命和节省成本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给人的使用带来了更大的便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模具流道,尤其涉及ー种可交替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压铸模锻エ艺是ー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エ艺,它的基本エ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如图1A-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流道的下模腔I以及产品结构所示,在产品过程中高温高压锌合金料会长时间冲击入料ロ 3相对应的模腔2壁,会在入料ロ处对模具产生应力集中,经过长时间冲击在应力集中部位的材料会疲劳失效,造成材料氧化剥落,产生模具腐蚀,这使得再次使用模具会使生产出来的模具表面不光整变得凹凸不平,同时造成压铸模具频繁的整修造成模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给生产成本增加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ー种可交替流道模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内流道为单流道,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温压锌合金料会长时间冲入料ロ相对应的模腔壁,该冲击カ的应力集中使得模具材料发生疲劳失效,造成材料氧化剥落,产生模具腐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可交替流道模具,其中,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内设有模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浇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交替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内设有模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浇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分别连接所述模腔两端的入料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远离所述模腔的一端均与所述浇口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设有贯穿所述下模具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流道并与所述第一流道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并与所述第二流道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内设有第一插块,在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第二插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交替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内设有模腔、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浇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分别连接所述模腔两端的入料口,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远离所述模腔的一端均与所述浇口连接,所述下模具内设有贯穿所述下模具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流道并与所述第一流道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并与所述第二流道的中部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内设有第一插块,在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第二插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替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块的顶端设有一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替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具内设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边均大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宽度,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铭董渊孙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