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固定支架、上橡胶支撑块、下橡胶支撑块和压板;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方形孔,多个方形孔呈L型排列;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L型止口;所述压板下依次为上橡胶支撑块、底座、下橡胶支撑块和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螺母和垫圈连接为一个整体。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驾驶室底座置于两个橡胶支撑块之间,这就使得其在上下移动时均有减震效果的发生,而且橡胶总体厚度非常大,垂直方向减震效果明显。同时,橡胶垫的设计使得螺栓与底座间并未发生直接接触,阻止了刚性撞击的产生,在水平方向依旧减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型止口与底座侧面直接接触时,能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减少螺栓所受的剪力,提高螺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特别是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大型露天煤矿、铁矿、铜矿开采运行及产量的上升、水利工程大型化建设逐年 增加,大吨位矿用自卸车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型露天矿山运输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而大吨 位矿用自卸车的巨型发动机产生的震动也愈加显著,加之运输时道路多为临时铺设的碎石 路,道路条件十分恶劣,必须保证驾驶员的舒适工作和身心健康,同时也应尽可能防止驾驶 室固定螺栓过早损坏进而影响减震效果,这就要求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具有良好的 减震性能、舒适性和对固定螺栓的保护作用。目前,一些大吨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依然按如下方式固定于车架之上底座为带 有多个把合孔的平板,车架上焊接有支撑座,仅在二者之间加入了一层橡胶衬垫,然后通过 螺栓连接实现底座与车架的固定。这样的结构,减震效果十分轻微,舒适性差,不利于驾驶 员的身心健康和驾驶室内部元件的正常使用,而螺栓长期承受剪切力,也容易过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设计一种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舒适 性和对固定螺栓的保护作用的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包 括底座、固定支架、上橡胶支撑块、下橡胶支撑块、压板、螺栓、螺母和垫圈;所述底座焊接于驾驶室底部,开设有多个方形孔,多个方形孔呈L型排列;所述固定支架焊接于车架之上,其上设置L型止口 ;所述上橡胶支撑块的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的上部均带有多个凸台,凸台的数量和 排列方式与底座上的方形孔数量和排列方式相对应;所述压板下依次为上橡胶支撑块、底座、下橡胶支撑块和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螺 母和垫圈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上橡胶支撑块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上部的凸台均对应插入 底座上的方形孔中,上橡胶支撑块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上部的凸台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座上方形孔的数量为奇数,数量为3-11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专利技术将驾驶室底座置于两个橡胶支撑块之间,这就使得其在上下移动时 均有减震效果的发生,而且橡胶总体厚度非常大,垂直方向减震效果明显。同时,橡胶垫的 设计使得螺栓与底座间并未发生直接接触,阻止了刚性撞击的产生,在水平方向依旧减震。 总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全方位具备了良好的减震性能,乘坐舒适性有明显提升。2、本专利技术当驾驶室发生水平方向较大位移时,L型止口与底座侧面直接接触,起到 辅助限位的作用,减少螺栓所受的剪力,提高螺栓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在矿用自卸车运行过程中,能够十分有效的减少源自于发动机及路面的震动,保护驾驶员的身 心健康和驾驶室内部元件的正常使用。4、本专利技术整体性能优异,适合矿用自卸车运行工况,制造简单,节约成本,对于提 高车辆舒适性有明显作用,符合未来发展趋势。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有附图4张,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驾驶室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底座的方孔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支架,3.上橡胶支撑块,4.下橡胶支撑块5.压板,6.螺栓, 7.螺母,8.垫圈,9.凸台,10.驾驶室,11.止口,12.方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矿 用自卸车,特别是大型矿山重载矿用自卸车。在矿用自卸车运行过程中,源自于发动机及路 面的震动非常大;在加速、转弯等工况下,固定螺栓受到较大剪切力。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 方式,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支架2、上橡胶支撑块3、下橡胶支 撑块4、压板5、螺栓6、螺母7和垫圈8 ;所述底座I焊接于驾驶室10底部,开设有多个方形 孔12,多个方形孔12呈L型排列;所述固定支架2焊接于车架之上,其上设置L型止口 11 ; 所述上橡胶支撑块3的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的上部均带有多个凸台9,凸台9的数量和 排列方式与底座I上的方形孔12数量和排列方式相对应;所述压板5下依次为上橡胶支撑 块3、底座1、下橡胶支撑块4和固定支架2,通过螺栓6、螺母7和垫圈8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上橡胶支撑块3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上部的凸台9均对应插入底座I上的方形孔12 中,上橡胶支撑块3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上部的凸台9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的底座 I上方形孔12的数量为奇数,数量为5个。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如下驾驶室固定结构的作用是将驾驶室与车架连接起来,形 成稳固的一体,但同时也要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减震性。如图1所示,底座I焊接在驾驶室 10底部,固定支架2焊接于车架之上。底座I上方为上橡胶支撑块3和压板5,下方为下橡 胶支撑块4和固定支架2。实际安装时,如图2、3所示,将上橡胶支撑块3、下橡胶支撑块4 的圆孔中心与底座I的方形孔12中心一一对准,然后使凸台插入其中。使用吊车通过吊装 工具将驾驶室10吊起,保证底座I的安装孔与固定支架2安装孔中心同轴,缓慢落下于固 定支架2之上,将压板5置于上橡胶支撑块3之上正确位置。最后,通过螺栓6、螺母7和垫 圈8将底座1、固定支架2、上橡胶支撑块3和下橡胶支撑块4连接到一起,通过这样四处连 接将驾驶室10固定到车架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如对底座采用不同的开孔形式与数量、橡胶支撑块形式以及连接方式等都应涵盖在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支架(2)、上橡胶支撑块(3)、下橡胶支撑块(4)、压板(5)、螺栓(6)、螺母(7)和垫圈(8);所述底座(1)焊接于驾驶室(10)底部,开设有多个方形孔(12),多个方形孔(12)呈L型排列;所述固定支架(2)焊接于车架之上,其上设置L型止口(11);所述上橡胶支撑块(3)的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的上部均带有多个凸台(9),凸台(9)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底座(1)上的方形孔(12)数量和排列方式相对应;所述压板(5)下依次为上橡胶支撑块(3)、底座(1)、下橡胶支撑块(4)和固定支架(2),通过螺栓(6)、螺母(7)和垫圈(8)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上橡胶支撑块(3)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上部的凸台(9)均对应插入底座(1)上的方形孔(12)中,上橡胶支撑块(3)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上部的凸台(9)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固定支架(2)、上橡胶支撑块(3)、下橡胶支撑块(4)、压板(5)、螺栓(6)、螺母(7)和垫圈(8); 所述底座(I)焊接于驾驶室(10)底部,开设有多个方形孔(12),多个方形孔(12)呈L型排列; 所述固定支架(2)焊接于车架之上,其上设置L型止口(11); 所述上橡胶支撑块(3)的下部和下橡胶支撑块(4)的上部均带有多个凸台(9),凸台(9)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底座(I)上的方形孔(12)数量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谢谦,
申请(专利权)人: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