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555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1:57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12月中旬开始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每年3月初,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雌雄配比为1.5-2∶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抱卵后,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温度在24-25℃;育苗海水盐度在18‰;投喂轮虫、卤幼和淡水枝角类生物饵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华绒螯蟹繁育,尤其是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
技术介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 inensis)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主要养殖的特种经济水产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蟹养殖迅猛发展,依赖捕捞天然蟹苗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只有通过人工育苗来填补蟹苗的缺口 ;但是,由于繁育技术因素制约和市场利益驱使,当前河蟹育苗场大多采用小规格河蟹亲体(80-100克)育苗,年复一年用小规格河蟹亲体繁殖,导致养成商品蟹规格小,表观性状差,品味差,容易造成遗传漂变,引起河蟹种质退化;而选用大规格(雌150克,雄200克以上)河蟹亲体育苗,河蟹怀卵量大,养成商品蟹规格大,表观性状好,品味佳,遗传基因稳定性高,有助于河蟹良种选育,提高和保护河蟹种质资源,稳定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大规格河蟹亲体越冬成活率相对较低,交配后抱卵困难,孵化过程中耗能大,抱卵蟹死亡率高,育苗产量低,导致育苗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大规格中华绒螯蟹亲体越冬成活率低,交配后抱卵困难,抱卵蟹死亡率高,育苗产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室内越冬、交配及抱卵蟹孵化的繁育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用水配成浓度为5-10mg/l溶液,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入消毒池浸泡20-30分钟,药浴时应避光,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越冬池池底铺设黄沙15-20cm,搭建瓦片隐蔽物和网片攀护物,越冬池气头密度为O. 5-1个/m2,溶解氧5-8mg/l,水深55_65cm,光照度500_10001χ,雌雄分开放养,雌、雄蟹放养密度分别为5-10只/m2和4-8只/m2,淡水水源为天然河道水,抽入蓄水池沉淀三天后使用,每三天换水一次,投喂小虾、螺蛳和鱼肉,辅以玉米、南瓜、豆柏,搭配河蟹全价颗粒饲料、Ve微量元素,暂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中华绒螯蟹亲体体重的3-8% ;12月中旬开始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室内最低水温不低于5°C ;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亲体体重的1-5% ;每年3月初,当水温达到9°C以上,安排促产配对,交配用海水纳入土池池塘内沉淀,盐度稳定在18%。,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1,雌雄配比为1.5-2 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持续交配时间为7-15天,及时捉出雄蟹,以防止对抱卵蟹的干扰;抱卵后,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调整气头密度为1-1. 5个/m2,保证抱卵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溶氧5-8mg/l需求,每三至五天换水一次,换水时温度偏差小于土 l°c,盐度偏差小于±0. 5%o,以防因温度和盐度变化太大而引起抱卵蟹流产;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温度在24-25°C ;育苗海水盐度在18%。;投喂轮虫、卤幼和淡水枝角类生物饵料。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创造了中华绒螯蟹蟹大规格亲体室内越冬育肥强化培育,促产交配,抱卵蟹孵化配套繁育技术,使大规格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成活率达87. 4-94. 8 %,抱卵率90. 3-94. 2 %,孵化率86. 7-89. 3 %,每个亲体生产大眼幼体重量750-1180g/只;实现规模化育苗,达到保护种质资源,稳定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操作简便、方法实用,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选择生长在水草茂盛,水质清新,无病害环境中的体格健壮,肥满度好,成熟系数高,两鳌八步足齐全,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头胸甲洁净,具光泽,体黄绿色、古铜色或墨绿色,额齿4枚,尖锐,居中两额齿间缺刻最深,其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的直角或锐角,第二步足弯曲紧靠头胸甲时,其长节和腕节弯曲处长度超过或与额齿持平的中华绒螯蟹亲体。中华绒螯蟹亲体的暂养培育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按照中华绒螯蟹亲体选择条件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使运输来的中华绒鳌蟹有一个缓冲作用,起到温度调节和生理补偿;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高锰酸钾用水配成浓度为5-10mg/l溶液,然后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入消毒池浸泡20-30分钟,杀灭外表的微生物、原虫;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浴时应避光;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越冬池面积为IOm2 ;池底铺设黄沙15-20cm,搭建瓦片隐蔽物和网片攀护物;越冬池水体连续充气,气头密度O. 5-1个/m2,保证中华绒螯蟹亲体强化培育的溶解氧5-8mg/l需求;水深55-65cm,光照度在500-10001χ ;雌雄分开放养,雌、雄蟹放养密度分别为5-10只/m2和4-8只/m2 ;淡水水源为天然河道水,从池塘抽入蓄水池沉淀三天后使用;暂养期间室内水温较高,中华绒螯蟹亲体活动能力强,新陈代谢旺盛,饵料摄食量大,饵料主要投喂小虾、螺蛳和鱼 肉,辅以玉米、南瓜、豆柏,搭配河蟹全价颗粒饲料,适量补充Ve微量元素,做到定时定量,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等湿料日投喂量为河蟹亲体体重的3-8% ;每天检查河蟹的摄食情况,同时依据水温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饵料的投喂量,避免剩饵太多;每三天换水一次;定期测量水质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和C0D,观察水色,测量水温,及时捞出死蟹和残饵,避免污染水质,达到育肥和强化培育的作用。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12月中旬开始,水温相对较低,中华绒螯蟹亲体进入越冬阶段,室内最低水温不低于5°C ;中华绒螯蟹亲体活动能力差,新陈代谢低,但为满足越冬所需能量,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等湿料日投喂量为亲体体重的1-5% ;每天检查河蟹的摄食情况,依据水温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饵料的投喂量;每周换水一次,避免水温的突变;定期测量水质,每天巡查中华绒螯蟹的活动,观察水色,测量水温,及时捞出死蟹和残饵,避免污染水质。每年3月初,水温达到9°C以上,安排促产配对;交配用海水纳入土池池塘内沉淀,盐度稳定在18%。;为了保证亲体交配活动能力,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C ;亲体雌雄配比为1. 5-2 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每天观察亲体活动情况,持续交配时间为7-15天,及时捉出雄蟹,以防止对抱卵蟹的干扰;检查抱卵蟹数量和质量,注入新鲜海水。抱卵蟹的孵化培育抱卵后,受精卵附在母体腹肢上,母蟹会煽动腹肢促使胚胎周围形成一定的水流,从而保证了胚胎周围水体的不断更新,提供充足的氧气,完成胚胎发育,所以要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调整气头密度为1-1. 5个/m2,保证抱卵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溶氧5-8mg/l需求;受精卵胚胎发育需更多的能量,对饵料营养要求更高;投喂的饵料质量要好,新鲜度要高,注意营养的均衡,适量补充Ve微量元素;饵料充足,以防抱卵蟹取卵充饥;加强水质的监控,每三至五天换水一次,换水时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用水配成浓度为5?10mg/l溶液,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入消毒池浸泡20?30分钟,药浴时应避光,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越冬池池底铺设黄沙15?20cm,搭建瓦片隐蔽物和网片攀护物,越冬池气头密度为0.5?1个/m2,溶解氧5?8mg/l,水深55?65cm,光照度500?1000lx,雌雄分开放养,雌、雄蟹放养密度分别为5?10只/m2和4?8只/m2,淡水水源为天然河道水,抽入蓄水池沉淀三天后使用,每三天换水一次,投喂小虾、螺蛳和鱼肉,辅以玉米、南瓜、豆粕,搭配河蟹全价颗粒饲料、VE微量元素,暂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中华绒螯蟹亲体体重的3?8%;12月中旬开始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室内最低水温不低于5℃;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亲体体重的1?5%;每年3月初,当水温达到9℃以上,安排促产配对,交配用海水纳入土池池塘内沉淀,盐度稳定在18‰,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雌雄配比为1.5?2∶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持续交配时间为7?15天,及时捉出雄蟹,以防止对抱卵蟹的干扰;抱卵后,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调整气头密度为1?1.5个/m2,保证抱卵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溶氧5?8mg/l需求,每三至五天换水一次,换水时温度偏差小于±1℃,盐度偏差小于±0.5‰,以防因温度和盐度变化太大而引起抱卵蟹流产;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温度在24?25℃;育苗海水盐度在18‰;投喂轮虫、卤幼和淡水枝角类生物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用水配成浓度为5-10mg/l溶液,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入消毒池浸泡20-30分钟,药浴时应避光,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越冬池池底铺设黄沙15-20cm,搭建瓦片隐蔽物和网片攀护物,越冬池气头密度为0. 5-1个/m2,溶解氧5-8mg/l,水深55-65cm,光照度500-10001X,雌雄分开放养,雌、雄蟹放养密度分别为5-10只/m2和4_8只/m2,淡水水源为天然河道水,抽入蓄水池沉淀三天后使用,每三天换水一次,投喂小奸、螺蛳和鱼肉,辅以玉米、南瓜、豆柏,搭配河蟹全价颗粒饲料、VE微量元素,暂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银龙施永海张根玉徐嘉波朱雅珠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