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3557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1:16
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的方法,涉及中华绒螯蟹幼蟹捕捞技术,包括割除水花生、分散堆积水花生、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第一次捕捞幼蟹、注新水、第二次捕捞幼蟹、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水花生草堆中多次放水捕捉幼蟹的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中华绒螯蟹蟹苗下塘成活率显著提高,解决了纯淡水地区蟹苗下塘成活率低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涉及中华绒螯蟹幼蟹捕捞技术,包括割除水花生、分散堆积水花生、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第一次捕捞幼蟹、注新水、第二次捕捞幼蟹、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水花生草堆中多次放水捕捉幼蟹的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中华绒螯蟹蟹苗下塘成活率显著提高,解决了纯淡水地区蟹苗下塘成活率低瓶颈问题。【专利说明】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华绒螯蟹幼蟹捕捞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 捕捞的方法。
技术介绍
: 目前,大多数幼蟹养殖户均采取传统的人工挖掘方法捕捞幼蟹,此种捕捞方法一 般有5%?10%的幼蟹受到一定的机械损伤,并且劳动力投入较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 断上升,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幼蟹机械损失,更顺利销售幼蟹,不少幼蟹培育户采取全池泼 洒低浓度药物,将幼蟹逼出草堆和洞穴,然后捕捞。采用药物捕捞上来的幼蟹和采取传统人 工挖掘方法捕捞的幼蟹,从外形上看不出来,而且没有机械损伤,不知情的成蟹养殖户更喜 欢选购采用药物方法捕捞的幼蟹。跟踪调查显示:用药物起捕幼蟹下塘7天后死亡率高达 30%以上。为提高幼蟹下塘成活率,在怀远、无为和宣州区幼蟹重点养殖区,创造了一种中 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的方法,使幼蟹下塘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更科学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割除水花生:进入11月份后幼蟹基本停止生长,此时割取幼蟹培育池四周水 花生,连根拔起池塘之间的水花生。 (2)分散堆积水花生:将割取的四周水花生和中间拔起的水花生,平均分散堆积 到幼蟹培育池内,每个草堆大小水花生鲜重控制在15?20千克左右。 (3)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在幼蟹出售前一天开始排水,池塘水排干后,90%以上 的幼蟹都集中在堆放的水花生草堆中。 (4)第一次捕捞幼蟹:池塘水排干后,翻开草堆,将幼蟹和水花生一起放入表面光 滑的大塑料盆内,分开水花生,抖落隐蔽在草中的幼蟹,即可捕出幼蟹。 (5)注新水:第一次翻开草堆全池捕捞幼蟹结束后,将抖散的水花生再次平均分 散堆积,然后注入新水,为捕捞上来的幼蟹,在新水的刺激下纷纷进入草堆中。 (6)第二次捕捞幼蟹:操作同第一次捕捞幼蟹。经过两次捕捞90%的幼蟹可以捕 捞上来。 (7)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水花生堆积捕捞幼蟹下塘7天后死亡率小于 1. 2%,用药物起捕幼蟹的对照组下塘7天后死亡率高达30%以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方法简单。 2、操作方便。 3、中华绒螯蟹蟹苗下塘成活率显著提高。 4、解决了纯淡水地区蟹苗下塘成活率低瓶颈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割除水花生:进入11月份后幼蟹基本停止生长,此时割取幼蟹培育池四周水 花生,连根拔起池塘之间的水花生。 (2)分散堆积水花生:将割取的四周水花生和中间拔起的水花生,平均分散堆积 到幼蟹培育池内,每个草堆大小水花生鲜重控制在15?20千克左右。 (3)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在幼蟹出售前一天开始排水,池塘水排干后,90%以上 的幼蟹都集中在堆放的水花生草堆中。 (4)第一次捕捞幼蟹:池塘水排干后,翻开草堆,将幼蟹和水花生一起放入表面光 滑的大塑料盆内,分开水花生,抖落隐蔽在草中的幼蟹,即可捕出幼蟹。 (5)注新水:第一次翻开草堆全池捕捞幼蟹结束后,将抖散的水花生再次平均分 散堆积,然后注入新水,为捕捞上来的幼蟹,在新水的刺激下纷纷进入草堆中。 (6)第二次捕捞幼蟹:操作同第一次捕捞幼蟹。经过两次捕捞90%的幼蟹可以捕 捞上来。 (7)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水花生堆积捕捞幼蟹下塘7天后死亡率小于 1. 2%,用药物起捕幼蟹的对照组下塘7天后死亡率高达30%以上。【权利要求】1. 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割除水花生:进入11月份后幼蟹基本停止生长,此时割取幼蟹培育池四周水花生, 连根拔起池塘之间的水花生。 (2) 分散堆积水花生:将割取的四周水花生和中间拔起的水花生,平均分散堆积到幼 蟹培育池内。 (3) 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在幼蟹出售前一天开始排水,池塘水排干后,90%以上的幼 蟹都集中在堆放的水花生草堆中。 (4) 第一次捕捞幼蟹:池塘水排干后,翻开草堆,将幼蟹和水花生一起放入表面光滑的 大塑料盆内,分开水花生,抖落隐蔽在草中的幼蟹,即可捕出幼蟹。 (5) 注新水:第一次翻开草堆全池捕捞幼蟹结束后,将抖散的水花生再次平均分散堆 积,然后注入新水,为捕捞上来的幼蟹,在新水的刺激下纷纷进入草堆中。 (6) 第二次捕捞幼蟹:操作同第一次捕捞幼蟹,经过两次捕捞90 %的幼蟹可以捕捞上 来。 (7) 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水花生堆积捕捞幼蟹下塘7天后死亡率小于1. 2%,用 药物起捕幼蟹的对照组下塘7天后死亡率高达30%以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草 堆大小水花生鲜重控制在15?20千克左右。【文档编号】A01K79/00GK104137814SQ201410347633【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专利技术者】赵林斌, 奚业文, 钱玉玲 申请人:安徽绿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割除水花生:进入11月份后幼蟹基本停止生长,此时割取幼蟹培育池四周水花生,连根拔起池塘之间的水花生。(2)分散堆积水花生:将割取的四周水花生和中间拔起的水花生,平均分散堆积到幼蟹培育池内。(3)排水诱幼蟹进入草堆:在幼蟹出售前一天开始排水,池塘水排干后,90%以上的幼蟹都集中在堆放的水花生草堆中。(4)第一次捕捞幼蟹:池塘水排干后,翻开草堆,将幼蟹和水花生一起放入表面光滑的大塑料盆内,分开水花生,抖落隐蔽在草中的幼蟹,即可捕出幼蟹。(5)注新水:第一次翻开草堆全池捕捞幼蟹结束后,将抖散的水花生再次平均分散堆积,然后注入新水,为捕捞上来的幼蟹,在新水的刺激下纷纷进入草堆中。(6)第二次捕捞幼蟹:操作同第一次捕捞幼蟹,经过两次捕捞90%的幼蟹可以捕捞上来。(7)跟踪调查幼蟹下塘成活率:水花生堆积捕捞幼蟹下塘7天后死亡率小于1.2%,用药物起捕幼蟹的对照组下塘7天后死亡率高达3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斌奚业文钱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