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40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8:43
一种防撞护栏,属于建筑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飞鹰式”双轮杠杆及移动式悬挑支模的方法整体受力构筑平衡体系的防撞护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在护栏钢筋两侧分别有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上面通过调换钢筋、置于U型槽内的螺栓和杠杆筋连接,杠杆筋与内侧模板间有支点筋;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的外侧分别有外环状钢筋和内环状钢筋;内侧模板底端通过定位短钢筋与护栏钢筋连接,定位钢筋固定在地面,并且与内侧模板间插有木楔;在内侧模板上有内侧模板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功的解决了高速公路上智能型防撞护栏施工中存在的模板固定难、安全隐患高、线形难控制、外模支设费时、费工、拆模及模板周转困难、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易出现蜂窝、麻面及气泡等质量缺陷、施工质量、工期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护栏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原防撞护栏采用5mm厚的钢板加工制作而成,其长度根据桥梁线形及具体施工条件而定,雾凇高架桥位于半径为5000m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通过计算取每段钢模长1. 5m ;为方便模板安装及与梁板接缝密实,其外模略高于设计标高,外模为悬挂式模板,本桥防撞护栏高度为86cm,模板加工时取89cm,模板背部设两道纵向加劲肋,每50cm设置一道横向加劲肋,加劲肋采用8号槽钢,底部设置拉杆孔,采用Φ 16拉筋锁紧。安装模板时利用吊车将外模连接加固,再由槽钢将内外模锁死。施工时较为费时、吊车安装不仅耗费资金且安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飞鹰式”双轮杠杆及移动式悬挑支模的方法整体受力构筑平衡体系的防撞护栏。本技术在在护栏钢筋两侧分别有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上面通过调换钢筋、置于U型槽内的螺栓和杠杆筋连接,杠杆筋与内侧模板间有支点筋;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的外侧分别有外环状钢筋和内环状钢筋;内侧模板底端通过定位短钢筋与护栏钢筋连接,定位钢筋固定在地面,并且与内侧模板间插有木楔;支杆的一端顶在支杆地锚筋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杆调节螺栓上,支杆调节螺栓的另一端顶在内侧模板上;套环拉筋的一端套在套环拉筋地锚筋上,另一端连接在套环拉筋调节螺栓上,套环拉筋调节螺栓的另一端是钩状,钩在内侧模板上;u型拉环一端连接在内侧模板中部,另一端与U型拉环调节螺栓连接,U型拉环调节螺栓的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筋上;在内侧模板上有内侧模板楞。本技术利用“飞鹰式”双轮杠杆及移动式悬挑支模的方法整体受力构筑平衡体系新工艺,成功的解决了高速公路上智能型防撞护栏施工中存在的模板固定难、安全隐患高、线形难控制、外模支设费时、费工、拆模及模板周转困难、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易出现蜂窝、麻面及气泡等质量缺陷、施工质量、工期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部分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部分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护栏钢筋3两侧分别有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上面通过调换钢筋5、置于U型槽20内的螺栓19和杠杆筋6连接,杠杆筋6与内侧模板15间有支点筋21 ;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的外侧分别有外环状钢筋2和内环状钢筋4 ;内侧模板15底端通过定位短钢筋16与护栏钢筋3连接,定位钢筋14固定在地面, 并且与内侧模板15间插有木楔17 ;支杆11的一端顶在支杆地锚筋12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杆调节螺栓9上,支杆调节螺栓9的另一端顶在内侧模板15上;套环拉筋10的一端套在套环拉筋地锚筋13上,另一端连接在套环拉筋调节螺栓7上,套环拉筋调节螺栓7的另一端是钩状,钩在内侧模板15上;U型拉环18 —端连接在内侧模板15中部,另一端与U型拉环调节螺栓8连接,U型拉环调节螺栓8的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筋6上;在内侧模板15上有内侧模板楞22。本技术取消了原钢模设置的纵向加劲肋及横向加劲肋,仅保留拉杆孔,操作较为简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内外模加固体系,节省了大型机械的投入;采用移动式悬挑支外模的方法,并利用“飞鹰式”双轮杠杆(具体见施工流程)进行具体操作,省去了对吊车的使用。60m护栏模板安装仅需4个小时,90m定型钢模平均每天烧筑量可达45m,大幅度增加模板周转利用率,节省工期,减少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力学平衡体系控制模板稳定,浇筑时设置钢筋卡扣(具体见施工流程),保证浇筑时的线形及连续性。防撞护栏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离地IOcm处焊接定位短钢筋、利用木方及桥面预埋筋共同定位内侧模板,再通过钢管加调节托和花篮式调节螺栓,一推一拉,整体受力平衡将模板紧固。外侧模板利用内侧模板顶部设置支点,使外侧模板自身重力产生的负弯矩与焊接在内侧模板上的调节螺栓产生的正弯矩相互平衡而固定,由此两种平衡体系将内外模版连接为整体。施工流程1、短钢筋焊接防撞护栏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测量放样平面位置在内侧主筋距离桥面IOcm位置焊接一根Φ 16钢筋,长15cm,利用水平尺保持靠桥梁中心线面与放样线垂直,每块钢模两个固定点。其主要作用为确保内侧模板根部安装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预埋筋及木方定位内模靠上后,在其外侧,距模板IOcm处用冲击钻打眼预埋 Φ 16钢筋,用木楔打紧形成内撑外顶固定内侧模板根部,同时与模板内侧短钢筋配合,使内侧模板底部达到受力平衡。·3、推力构成利用钢管加调节托顶紧采用钢管与调节托相连接的方式,钢管长lm,调节托外露部分20cm,可调范围为 30cm。令调节托顶部直接顶在模板下檐,钢管调节托底部固定在桥面钢筋上,形成斜拉。调节调节托长度,对模板产生横向推力,使其在竖向保持铅直。、拉力构成利用花篮调节螺栓与自制套环钢筋,通过地锚筋斜拉在模板顶部距边缘5cm处钻眼,采用花篮式调节螺栓与自制套环钢筋相连接,形成整体拉环。顶部花篮式调节螺栓(弯钩部分)套在钻眼处,底部自制套环钢筋套在桥面地锚钢筋上,使其产生对模板的拉力,同时调节花篮式调节螺栓的螺栓长度和上步骤中钢管调节托的长度,使产生的拉力和推力相互平衡从而使模板稳定。5、外模的安装首先要解决模板的吊具,利用吊车不仅费用大且不便操作.结合现场实际,利用力学原理,我们自制了“飞鹰式”双轮杠杆,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其次还要解决外模安装的操作平台,一般的搭设钢管架或用三角托架,既费料、费工,且受施工现场限制,结合现场实际,利用力学原理,我们设计了可移动挂篮,对于模板安装、拆除、工后修饰极为方便。因外模是悬挂式模板,第三当然要考虑外模自重的承力系统及可调性与稳定性, 结合现场实际,利用力学原理,利用Φ25钢筋作杠杆,把内模顶作为支点,用花篮螺栓作为调节平衡的一端,螺栓拉紧后,模板自身重力产生的弯矩与螺栓产生弯矩平衡,外模加固完成。6、外模安装及加固外侧模板安装与内侧模板相配合,为使内外模板连接成整体,在内侧模板中部背楞(即截面尺寸改变位置)焊接环状钢筋,其上部略高于内侧模板,同时在外侧模板同样位置焊接同样环钢筋,高度略高于外侧模板,此两环作为外挑模板的固定点。准备Φ25钢筋一根,长约lm,作为外挑模板的杠杆,另外,在内侧模板底部变截面处焊接U型拉环,作为花篮式调节螺栓后吊点。模板安装利用“飞鹰式”双轮杠杆及移动式悬挑支模的方法。①“飞鹰式”双轮杠杆利用的是杠杆原理,中间部分采用双钢管与车轮中心相连接,整体形成三角架形式,保证结构稳定。两侧分别采用人工式下压拉杆设计及上调式挂模设计,下压部分设置人工手推结构以备移动模板使用。②在1. 5m外侧模板中心部位焊接U型钢筋,将模板挂在“飞鹰式”双轮杠杆上,利用人工下压及手推双轮杠杆的方式将模板移动到梁体外侧。③利用3m及6m钢管通过转向扣件连接,在护栏以里形成立方体式工作平台,立方体四角用滚轮连接制成可移动形式,上部利用双排6m钢管焊接延长至护栏外侧制成悬挑挂篮,并挂上钢板供施工人员站立挂模。④挂外模时,“飞鹰式”双轮杠杆与移动挂篮配合安置外模,用Φ25钢筋作杠杆,利用花篮式调节螺栓将外模挑起。7、外模锁死底部通过Φ 18螺栓,外套PVC管锁死。模板顶部先用标准宽度定位钢筋卡上,后用Φ18螺栓锁死。以内模顶焊接Φ25短钢筋为支点,利用Im长Φ25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护栏钢筋(3)两侧分别有外侧模板(1)和内侧模板(15),外侧模板(1)和内侧模板(15)上面通过调换钢筋(5)、置于U型槽(20)内的螺栓(19)和杠杆筋(6)连接,杠杆筋(6)与内侧模板(15)间有支点筋(21);外侧模板(1)和内侧模板(15)的外侧分别有外环状钢筋(2)和内环状钢筋(4);内侧模板(15)底端通过定位短钢筋(16)与护栏钢筋(3)连接,定位钢筋(14)固定在地面,并且与内侧模板(15)间插有木楔(17);支杆(11)的一端顶在支杆地锚筋(12)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杆调节螺栓(9)上,支杆调节螺栓(9)的另一端顶在内侧模板(15)上;套环拉筋(10)的一端套在套环拉筋地锚筋(13)上,另一端连接在套环拉筋调节螺栓(7)上,套环拉筋调节螺栓(7)的另一端是钩状,钩在内侧模板(15)上;U型拉环(18)一端连接在内侧模板(15)中部,另一端与U型拉环调节螺栓(8)连接,U型拉环调节螺栓(8)的另一端连接在杠杆筋(6)上;在内侧模板(15)上有内侧模板楞(22)。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护栏钢筋(3)两侧分别有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上面通过调换钢筋(5)、置于U型槽(20)内的螺栓(19)和杠杆筋(6)连接,杠杆筋(6)与内侧模板(15)间有支点筋(21);外侧模板(I)和内侧模板(15)的外侧分别有外环状钢筋(2)和内环状钢筋(4);内侧模板(15)底端通过定位短钢筋(16)与护栏钢筋(3)连接,定位钢筋(14)固定在地面,并且与内侧模板(15)间插有木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