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2709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退火加工系统,包括升料机构、载物台,推料机构以及退火炉,升料机构用以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上,推料机构将物料推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炉体依次包括预热段、加热段、以及保温段,炉体内设置有炉胆,炉胆贯通所述预热段、加热段以及保温段,且炉体内于炉胆的末端设有一落料道,所述升料机构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上,推料机构将载物台上的物料推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对物料进行退火加工,物料依次经过预热段、加热段、保温段并从落料道落出。本退火加工系统减轻了人工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火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退火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工艺,为了达到某种特性,如降低工件的硬度而提高其塑性,工件需要经过加热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降温以获得该种性能。退火炉是退火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现有的退火炉自动化程度不高,通常是先将退火炉内的炉胆从退火炉的炉膛取出,装入工件至炉胆内,然后将炉胆置入炉膛内,加热,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炉胆从退火炉的炉膛退出,再将工件从炉胆内取出,如中国专利第200520132586. 3所采用的就是上述技术方案 。此种退火炉不能连续进料且进料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工件的加工效率。现有的退火加工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通常是靠人工一个接一个地将堆叠在地面的物料夹持送至退火炉的炉膛口,如此,人工劳动量大,且影响退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轻人工劳动量,提高效率的退火加工系统。一种退火加工系统,包括升料机构、载物台,推料机构以及退火炉,所述升料机构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上,所述推料机构将载物台上的物料推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包括炉体、加热件、保温件以及导热结构,所述炉体依次包括预热段、加热段以及保温段,炉体内开设有炉膛以及位于炉膛末端的落料道,炉膛内设置有一炉胆,炉胆贯通所述预热段、加热段以及保温段且与炉膛内壁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预热段、加热段以及保温段两两相邻段之间形成有间隔壁将所述间隙分隔,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炉胆的位于加热段两侧的间隙内;所述保温件设置在所述炉胆的位于保温段两侧的间隙内;所述导热结构加热段两侧的间隙与预热段的两侧的间隙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升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上料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上料板贴邻所述固定板设置且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板上升或下降,上料板具有倾斜的顶面,使得物料置于该顶面后与物料在自重下与固定板贴邻并在抬升至固定板顶面时滑/滚至固定板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升料机构包括固定架、上料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板,所述上料板包括第一上料板与第二上料板,所述第一上料板可上下滑动地贴合在所述固定板的后表面,所述第二上料板可滑动地可上下滑动地贴合在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上料板以及所述第二上料板均具有倾斜的顶面,使得承载在第二上料板顶面的物料在自重下紧贴固定板前表面,承载在固定板顶面的物料在自重下紧贴第一上料板前表面,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上料板与第二上料板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升料机构还包括上料框,上料框具有倾斜底壁,使得在第二上料板下降后,上料框内的物料沿倾斜底壁对应地滑/滚入所述第二上料板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的顶面包括导入面,载物台的顶面开设有导槽,该导入面为倾斜表面,将升料机构抬升至载物台顶面的物料导入导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件为电藕加热或燃气设备。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结构包括导热管,所述加热段上邻近保温段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热孔,第一导热孔连接所述加热段内的间隙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所述预热段邻近入料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导热孔,第二导热孔连接所述预热段内的间隙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预热段上邻近所述加热段的一端开设有排气孔。进一步地,退火加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料 机构、推料机构以及加热件的动作。进一步地,所述保温件为填充在保温段两侧的间隙内的保温气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退火加工系统通过设置升料机构抬升物料,所述推料机构将抬升后的物料推入退火炉、加热件对物料加热,保温件对物料保温、以及导热结构充分利用余热,可实现物料连续地进料与出料,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劳动量,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退火加工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退火加工系统中部分构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退火加工系统中部分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退火加工系统中退火炉的从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退火加工系统中退火炉的从另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退火加工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退火加工系统,包括升料机构10、载物台20,推料机构30以及退火炉40。所述升料机构10用以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20上,推料机构30用以将载物台20上的物料推入退火炉40,所述退火炉40对物料进行退火加工。所述升料机构10包括上料框11、固定架12、上料板13以及驱动装置14。上料框11可直接在地面砌成,包括两外围壁111及设置在两外围壁111间的一倾斜底壁112。通过设置倾斜底壁112,使得物料可滑/滚至倾斜底壁112的底端。固定架12设置在上料框11与载物台20之间,固定架12的底端与上料框11的两外围壁111连接。固定架12包括两侧壁121以及连接在两侧壁121之间的一固定板123。固定板123的前表面与倾斜底壁112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隙(图未标),固定板123的后表面与载物台20之间形成有第二空隙(图未标)。固定板123的顶面为倾斜面,具体为顶面的前侧较后侧高,使得物料可滑/滚至顶面底部。所述上料板13包括第一上料板131以及第二上料板132。第一上料板13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空隙内,可贴邻所述固定板123的前表面滑动;所述第二上料板13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空隙内,可贴邻载物台20前表面滑动。所述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的顶面均为倾斜面,使得物料可在自重下沿所在的顶面滑/滚贴至对应的相邻板上。所述驱动装置14用于驱动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升降。该驱动装置14设置在固定架12下方,连接所述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可驱动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同时上升或下降。该驱动装置14可为气缸。升料机构10将物料抬升至载物台20的过程如下,将物料置入上料框11内,物料将沿倾斜底壁112滚落至第二上料板132上,且紧贴固定板123 ;然后启动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同时上升,上升至第二上料板132顶面与固定板123顶面对齐时,停止驱动,物料将沿第二上料板132的顶面滑入至固定板123的顶面内且紧贴第一上料板131。此时,第一上料板131的顶面 的低端与所述载物台20的顶面对齐。然后驱动装置14动作,使得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同时回落至原位。第一上料板131的顶面与固定板123的顶面对齐,在固定板123顶面上的物料将滚入第一上料板131的顶面上且与载物台20的前表面紧贴。同时,上料框11内的物料滚入至第二上料板132上。然后,驱动装置14重新驱动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上升,至第一上料板131与载物台20的顶面对齐,对应地第二上料板132与固定板123的顶面对齐,如此,第一上料板131上的物料将滚入所述载物台20的顶面上;同时,第二上料板132上的物料滚入固定板123的顶面内。如此,通过驱动装置14不停地驱动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来回升降运动,并且通过所述固定板123承载传递过渡,上料框11内的物料可不停地滚入到第二上料板132顶面,然后至固定板123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火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料机构(10)、载物台(20),推料机构(30)以及退火炉(40),所述升料机构(10)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20)上,所述推料机构(30)将载物台(20)上的物料推入退火炉(40),所述退火炉(40)包括炉体(41)、加热件(42)、保温件(43)以及导热结构(44),所述炉体(41)依次包括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炉体(41)内开设有炉膛(414)以及位于炉膛(414)末端的落料道(415),炉膛(414)内设置有一炉胆(45),炉胆(45)贯通所述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且与炉膛(414)内壁间形成有间隙(46),所述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两两相邻段之间形成有间隔壁(47)将所述间隙(46)分隔,所述加热件(42)设置在所述炉胆(45)的位于加热段(412)两侧的间隙(46)内;所述保温件(43)设置在所述炉胆(45)的位于保温段(413)两侧的间隙(46)内;所述导热结构(44)将加热段(412)两侧的间隙(46)与预热段(411)的两侧的间隙(4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料机构(10)、载物台(20),推料机构(30)以及退火炉(40 ),所述升料机构(10 )将物料从低处抬升至载物台(20 )上,所述推料机构(30 )将载物台(20 )上的物料推入退火炉(40 ),所述退火炉(40 )包括炉体(41)、加热件(42 )、保温件(43)以及导热结构(44),所述炉体(41)依次包括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炉体(41)内开设有炉膛(414)以及位于炉膛(414)末端的落料道(415),炉膛(414)内设置有一炉胆(45),炉胆(45)贯通所述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且与炉膛(414)内壁间形成有间隙(46),所述预热段(411)、加热段(412)以及保温段(413)两两相邻段之间形成有间隔壁(47)将所述间隙(46)分隔,所述加热件(42)设置在所述炉胆(45)的位于加热段(412)两侧的间隙(46)内;所述保温件(43)设置在所述炉胆(45)的位于保温段(413)两侧的间隙(46)内;所述导热结构(44)将加热段(412)两侧的间隙(46 )与预热段(411)的两侧的间隙(46 )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料机构(10)包括固定板(123)、上料板(132)以及驱动装置(14),所述上料板(132)贴邻所述固定板(123)设置且在驱动装置(14)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板(123)上升或下降,上料板(132)具有倾斜的顶面,使得物料置于该顶面后与物料在自重下与固定板(123)贴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料机构(10)包括固定架(12)、上料板(13)以及驱动装置(14),所述固定架(12)包括固定板(123),所述上料板(13)包括第一上料板(131)与第二上料板(132),所述第一上料板(131)可上下滑动地贴邻在所述固定板(123)的后表面,所述第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然戴泽辉周广发卢威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