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89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管材加工机械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以及一致性差的问题。本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包括压弯机构和打孔机构,压弯机构上设置有模具装置,本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还包括自动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打磨卸料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工作台、传送带、压弯出料机械手、能对放置在传送带上的管材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和打孔进料机械手。它能够自动完成上料、压弯、输送、打孔、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管材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家具产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其各个零配件的专业化生产程度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家具上作为骨架使用的管材,经常需要弯曲呈各种角度或者管材上开设用于安装的孔洞,如果采用手工制作的话,差错率较高,易影响后续的组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人们设计出了自动弯管机和自动打孔机,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070621U)公开了一种气压弯管机,它包括工作台、气缸及气缸组件、弯管压槽、滚槽,所述气缸的气缸活塞通过伸缩轴杆连接弯管压槽,弯管压槽设有与管材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型槽口,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管材两端定位并配合弯管压槽进行弯管的两个滚槽,滚槽设有与管材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型槽口 ;气缸活塞的前进和后退推动伸缩轴杆及弯管压槽向工作台方向前进或退回;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98196. O)公开了一种打孔机,它包括打孔机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电机座平台和工作平台,所述电机座平台下端连接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有开口向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包括压弯机构(2)和打孔机构(4),所述的压弯机构(2)上设置有能将管材压成弯管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本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还包括能将管材逐根送至压弯机构(2)的自动上料机构(1)、能将压弯后的管材从压弯机构(2)上取出并送至打孔机构(4)的输送机构(3)和能把打孔后的管材打磨后再缷料的打磨卸料机构(5),所述的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工作台(3a)、设置在输送工作台(3a)上的传送带(3c)、能将压弯后的管材从压弯机构(2)上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3c)上的压弯出料机械手(3b)、能对放置在传送带(3c)上的管材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和能将传送带(3c)上位置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包括压弯机构(2)和打孔机构(4),所述的压弯机构(2)上设置有能将管材压成弯管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本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还包括能将管材逐根送至压弯机构(2)的自动上料机构(I)、能将压弯后的管材从压弯机构(2) 上取出并送至打孔机构(4)的输送机构(3)和能把打孔后的管材打磨后再卸料的打磨卸料机构(5),所述的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工作台(3a)、设置在输送工作台(3a)上的传送带 (3c)、能将压弯后的管材从压弯机构(2)上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3c)上的压弯出料机械手 (3b)、能对放置在传送带(3c)上的管材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和能将传送带(3c)上位置调整后的管材送至打孔机构(4)的打孔进料机械手(3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3c)上能对管材的两端端部进行夹持并使管材随着传送带(3c)运动的运料件(3f)和沿传送带(3c)的传送方向设置的调整杆(3e),所述的调整杆(3e)包括与传送带(3c)相平行并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直杆部和位于调整杆(3e)靠近压弯出料机械手(3b)的一端并向下弯折成弧状的调整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I)包括上料工作台(la)、能将管材逐根送至压弯机构(2)的压弯送料装置(If)以及能将管材逐根送至压弯送料装置(If)的分料装置(lb),所述的分料装置(Ib)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作台(Ia)上的两块墙板、设置在墙板上的给料槽(lb7)和挡料块(lb4),以及能将管材从挡料块(lb4)上取出并送至给料槽(lb7)的上料装置(Ic),所述的给料槽(lb7)的底部设置有一分料器(ld),所述的压弯送料装置(If)设置在给料槽(lb7)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自动压弯打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装置 (Ic)包括斜向上循环运输的回转式履带(lc3)、能带动履带(lc3)循环转动的工作盘(lc2) 和设置在履带(lc3)上的上料块(lc4),所述的履带(lc3)的下部与挡料块(lb4)相连,上部位于给料槽(lb7)的上方,所述的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贵梁晓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