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弧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68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两块板厚均不大于14mm的板件进行埋弧焊的工艺,待焊接部位形成坡口后,检查二者的装配间隙使其满足要求,并在对接处背面固定衬垫,然后埋弧变速焊小车沿焊缝做匀速运动,小车上的焊丝在随小车一起做匀速运动的同时,控制焊丝相对于小车沿焊缝方向做向后匀速往复摆动,并控制焊丝摆动的幅度,使焊丝的摆弧始终处于熔池范围内;并调整焊丝高度,保证焊丝位于摆弧前点时,电弧能够直接作用于坡口根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所需要的焊接电流降低,线能量随之降低,焊缝的膨胀应力减小,焊缝终端不易产生裂纹,而且电弧能持续对坡口侧壁两边加热,提高了熔敷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电量和焊材的消耗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厚不大于14mm的板件的对接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船舶建造过程中,对板厚在14mm以下的板件进行对接焊时,一般船厂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采用半自动C02保护焊,该方法分四道焊接完成,四道均用半自动C02保护焊或者前两道用半自动C02保护焊,后两道用埋弧焊,优点是焊缝终端很少产生裂纹,缺点是焊接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且因电弧不能始终在坡口侧壁两边加热,电弧能量不足,导致熔敷率低;其二、采用FCB高效焊接方法(即双弧双熔池埋弧焊),该方法焊接过程中无弧光、少烟尘、生产效率高,但其必须用双电源供电,且电流比较大,电流的增大和焊剂的保温作用导致线能量增大(线能量=电流*电压/焊接速度),进而使焊缝的膨胀应力增大,最终导致焊缝终端易产生裂纹,而且对于板厚14_的板件,因为电弧的长度一般为3mm,无法一次到达焊缝的整个深度(14mm),所以该方法采用四层焊,分四层对焊缝进行焊接以达到焊接效果,另外电能消耗的大幅增加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这对船厂来说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埋弧焊工艺,以达到提闻生广效率、提闻溶敷率、降低成本且焊缝终端不易产生裂纹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弧焊工艺,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A、将左、右两板件需焊接部位进行加工,形成坡口;B、将左、右两板件对接,检查左、右两板件的装配间隙,使左、右两板件的装配间隙符合精度要求;C、在左、右两板件对接处背面设置衬垫,并将衬垫固定;D、使用埋弧自动焊小车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该小车沿焊缝做匀速运动,小车上的焊丝在随小车一起做匀速运动的同时,控制焊丝相对于小车沿焊缝方向做向后匀速往复摆动,并控制焊丝摆动的幅度,使焊丝的摆弧始终处于熔池范围内;并调整焊丝高度,保证焊丝位于摆弧前点时,电弧能够直接作用于坡口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弧焊工艺,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 A、将左、右两板件需焊接部位进行加工,形成坡口; B、将左、右两板件对接,检查左、右两板件的装配间隙,使左、右两板件的装配间隙符合精度要求; C、在左、右两板件对接处背面设置衬垫,并将衬垫固定; D、使用埋弧自动焊小车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该小车沿焊缝做匀速运动,小车上的焊丝在随小车一起做匀速运动的同时,控制焊丝相对于小车沿焊缝方向做向后匀速往复摆动,并控制焊丝摆动的幅度,使焊丝的摆弧始终处于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麻孟锴李文健邹国威潘正军周天武孙百万江泽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