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057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59
一种雾灯,包含:一灯壳、一个安装在该灯壳上并邻近灯壳的一容室的一开口的聚光座,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灯壳的容室内并将光源投射到该聚光座的发光二极管模块。该聚光座具有一个接收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一个与该入光面间隔并可折射光源以符合雾灯光形的光形控制面,该光形控制面具有一个使光线形成横带状的主出光段,以及一个补强该主出光段邻近上方位置的亮度的上增亮段。利用在该聚光座上形成该主出光段及该上增亮段,可以省略安装遮光板的步骤,而以该发光二极管模块作为灯源,则是具有节省能源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雾灯,特别是指一种适合装设在车辆前方以提高行车安全性的雾灯。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在设计上会在前方安装雾灯,以方便在起雾、下雨或视线不清的场合,藉由雾灯产生的集中且高亮度光线来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而已知雾灯I的构造大致如图1、2所示,其主要包含一个具有一容室111的灯壳11、一个安装在该灯壳11上并位于该容室111前方的聚光座12,以及安装在所述容室111内部的一卤素灯13、一遮光板14。该灯壳11还具有一个界定出该容室111的反射面112,而该遮光板14是位于该卤素灯13及该聚光座12之间,并具有一个往后弧凹的遮光主壁141,以及两片分别藉由一螺丝142安装在该灯壳11上的翼板143,该遮光主壁141具有一个大致位于该聚光座12高度的1/2位置的遮光挡缘144,而该聚光座12具有一个往前浮凸的出光面121。已知雾灯I在设计上,是以该灯壳11的反射面112、该聚光座12及该遮光板14的配合,来产生雾灯I所需的亮度及光形。此种结构的配合虽然可以符合预期,但为了产生符合雾灯I光形的目的,需要在该灯壳11的容室111内部装设该遮光板14,故已知雾灯I的必要元件较多、组装较为麻烦,其使用卤素灯13作为光源,也具有耗电量较高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简构件、并可减少组装步骤的雾灯。本技术的雾灯包含一灯壳、一个安装在该灯壳上的聚光座,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灯壳的一容室内的发光二极管模块。该聚光座具有一个接收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一个与该入光面间隔并可折射光源以符合雾灯光形的光形控制面,该光形控制面具有一个使光线形成横带状的主出光段,以及至少一个补强该主出光段邻近上方位置的亮度的上增亮段。有利的是,该聚光座具有一条水平中心线,及一垂直中心线,而该聚光座的主出光段及该上增亮段皆平行于该水平中心线,并对称地位于该垂直中心线的相反侧。有利的是,该聚光座的光形控制面具有两个上下设置的上增亮段,且该光形控制面还具有一个位于该主出光段下方的下增亮段,该下增亮段平行于该水平中心线,并对称地位于该垂直中心线的相反侧。有利的是,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数个沿着该水平中心线设置的发光二极管。有利的是,该灯壳还包括一个散热座,以及一个安装在该散热座前方并与该散热座共同界定出该容室的前罩,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是安装在该散热座上。有利的是,该散热座具有一个基壁、一个由该基壁往该容室内突出并供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安装的安装突台,以及数片由该基壁往后突出于容室外的散热鳍片。有利的是,该灯壳还包括一个压靠在前罩及该聚光座之间的防水垫圈,上述前罩具有一个围绕环壁,以及数个由该围绕环壁往该容室突出并邻近该容室的一开口的卡掣块,而该聚光座包括一个设置该入光面及该光形控制面的聚光部,以及一个嵌卡在该前罩的所述卡掣块及该防水垫圈之间的组装部。有利的是,该前罩的围绕环壁具有两个限位缺口,而该聚光座还包括两个自该组装部突出并分别对应该前罩的限位缺口的限位突块。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直接在该聚光座上形成该主出光段及该上增亮段,可以省略在该灯壳内部安装该遮光板,以简化构件及组装步骤,而以该发光二极管模块作为灯源,亦具有节省能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已知雾灯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是该已知雾灯的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雾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分解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前视图,说明本实施例的雾灯的一聚光座;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及图7是一光形图,说明本较佳实施例所产生的光形。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3、4、5,本技术雾灯的一较佳实施例适合安装在车辆的前方,以方便在起雾、下雨或视线不清的场合时,提供集中且高亮度光线,进而提高车辆在行车时的安全性,所述雾灯亦可如图2所示和数个昼行灯(Daytime Running Light,简称DRL)配合组立成复合式的灯具,但由于本技术的改良与如何与昼行灯配合使用无关,不再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雾灯包含一灯壳2、一个安装在该灯壳2内的发光二极管模块3,以及一个与该灯壳2结合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3前方的聚光座4。该聚光座4具有一条穿过中心的水平中心线48,以及一条穿过中心的垂直中心线49。该灯壳2包括一个位于后方且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座21、一个安装在该散热座21前方并与该散热座21共同界定出一容室22的前罩23,以及一个防水垫圈24。该散热座21具有一个圆形的基壁211、一个由该基壁211往该容室22内突出并位于该容室22中央的安装突台212、数片由该基壁211往后突出的散热鳍片213,以及两块自该基壁211往外突出的安装突块214。而该前罩23是藉由数个螺丝25安装在该散热座21的基壁211前方,并具有一个前窄后宽且为锥形的围绕环壁231,以及数个自该围绕环壁231往该容室22突出的卡掣块232,该围绕环壁23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并由前往后设置的限位缺口 234,所述卡掣块232是等角度地设在该围绕环壁231的内环面上,并邻近该容室22的一开口 221,而该防水垫圈24是安装在该围绕壁231内并邻近该开口 221。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3是安装在该散热座21的安装突台212上,并包括数个可产生光源并且将光源投射到该聚光座4的发光二极管31,这些发光二极管31是沿着该聚光座4的水平中心线48排列,并对称地位在该垂直中心线49的相反侧。而该聚光座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包括一个往前浮凸的聚光部40、一个围绕该聚光部40且为环形结构的组装部41,以及两个自该组装部41突出并分别对应该前罩23的限位缺口 234的限位突块42。该组装部41具有一环可抵靠在该防水垫圈24前方的后环面411,以及一个被这些卡掣块232抵靠的前环面412。而该聚光部40具有一个朝向该灯壳2的容室22的入光面43,以及一个朝前的光形控制面44,该光形控制面44具有一个邻近中央的主出光段441、两个上下排列并位于该主出光段441上方的上增亮段442,以及一个位于该主出光段441下方的下增亮段443,该主出光段441、这些上增光段442及该下增亮段443皆平行于该水平中心线48,并对称地跨越该垂直中心线49。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聚光座4为一透光且凸透镜形式的座体,为了产生符合雾灯光形的目的,该主出光段441为一往前浮凸且为横带状的结构,目的在于将这些发光二极管31产生的光源往前并往两侧导引,以产生横带状的光线,而这些上增亮段442亦为横长条形,其是由上往下并往前浮凸延伸,目的在于将光线往前及往两侧折射,以补强该主出光段441邻近上缘部位的亮度,而所述下增亮段443则是由往下往上逐渐往前浮凸,其亦为横带状,故可将光线往中并往上折射,以补强该主出光段441邻近下方且位于中央部位的光线。参阅图3、5、6、7,本实施例的雾灯在使用时,该发光二极管模块3是安装在该散热座21的安装突台212上,藉由该散热座21的这些散热鳍片213的设计,可以快速地排出该发光二极管模块3的热源。而该聚光座4是藉由该前罩23的卡掣块232安装在该灯壳2的前方,当发光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灯壳,包括一容室;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安装在该灯壳的容室内;及一聚光座,安装在该灯壳上,并具有一个接收该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一个与该入光面间隔并可折射光源以符合雾灯光形的光形控制面,该光形控制面具有一个使光线形成横带状的主出光段,以及至少一个补强该主出光段邻近上方位置的亮度的上增亮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琪
申请(专利权)人:鼎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