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接头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夹在钢轨两侧的鱼尾板;将所述鱼尾板向钢轨夹紧的夹头;以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地向所述夹头施力以使其夹紧的施力单元。该钢轨接头夹紧装置便于安装、可靠性高且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钢轨轨底与道床之间空间受限制的场合,如铁路线路中无碴道床的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铁路钢轨接头的应急安装及钢轨中部有伤损维护时采用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本领域中,把在轨道上实现相邻的两根钢轨的连接的装置称为钢轨接头。国内外常规铁路钢轨的连接以鱼尾 板连接的方式为主,钢轨接头的构造包括设置在钢轨两侧的鱼尾板,鱼尾板通过螺栓和弹簧垫圈等与钢轨进行固定,并且特地在钢轨之间留有间隙以满足钢轨热胀冷缩的要求。该连接方式也常常应用于常规轨道的断裂等应急情况下,使得在断裂轨道来不及维修之前也能够临时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在钢轨上钻孔,在现场进行时费时费力,影响了作业效率。为了避免在钢轨上钻孔,一种用于钢轨接头夹紧装置被提出,如图1所示,其包括夹在钢轨101两侧上的鱼尾板102、用于夹紧鱼尾板102的夹头103、从钢轨101下方穿过的螺栓104以及与螺栓104结合、用于收紧所述夹头103的螺母105。然而,由于在夹紧装置夹紧时会在螺栓104的两端产生向下的力矩,因此,长期使用后会使螺栓104发生弯曲形变,无法再利用。另外,对于铁路线路的无碴道床,由于钢轨和道床之间的间距受限制,有的最小间距只有25mm,如果要使螺栓从钢轨下方穿过,则螺栓的直径必须小于25mm,否则两端的螺母无法拧紧。但这样的螺栓无法满足强度上的要求,即由于上述力矩,导致螺栓变形或断^lPC O另外,在鱼尾板上按规定间距设有孔106。然而,由于轨道状况或者障碍物的影响,这些孔106的设置密度,往往不足以满足安装的要求,但鱼尾板是由铁路局统一设计制造的,无法对其结构进行修改,因此造成了安装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钢轨接头夹紧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钢轨和道床之间的间距导致的安装问题以及鱼尾板的安装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包括夹在钢轨两侧的鱼尾板;将所述鱼尾板向钢轨夹紧的夹头;以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地向所述夹头施力以使其夹紧的施力单元。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钢轨接头夹紧装置包括夹在钢轨两侧的鱼尾板、将所述鱼尾板向钢轨夹紧的夹头、以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地向所述夹头施力以使其夹紧的施力单元,因此在施力单元的两端产生的向下的力矩被施加力的分力的力矩抵消,使得施力单元仅受拉力,避免了弯曲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所述施力单元包括作为施力部件的第一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螺栓的匹配部件;以及从钢轨下方穿过并连接所述匹配部件的一对过梁,所述过梁的中段呈圆柱体,两端向上凸起,所述过梁的整体宽度一致,与所述中段呈圆柱体的直径相同,所述过梁两端的凸起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施力单元的所述匹配部件匹配连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施力单元包括作为施力部件的第一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螺栓的匹配部件;以及从钢轨下方穿过并连接所述匹配部件的一对过梁,因此在过梁的两端产生的向下的力矩被施力单元施加力的分力的力矩抵消,使得过梁仅受拉力,避免了过梁的弯曲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过梁的中段呈圆柱体,两端向上凸起,所述过梁的整体宽度一致,与所述中段呈圆柱体的直径相同,因此,在安装过梁时,只需使其绕轴向转动而躺倒,以其宽度距离穿过钢轨下方后,再转动使其竖起,由此,即使过梁的两端的凸起高于钢轨与道床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安装。而且,由于第一螺母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因此便于安装。另外,所述过梁的中段圆柱体的直径小于25mm。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过梁的中段圆柱体的直径为25mm,因此可以轻松穿过钢轨与道床之间。另外,所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钢轨的底部基座的钢轨基座夹持部以及用于匹配所述第一螺栓并承受其施力的第一匹配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钢轨的底部基座的钢轨基座夹持部以及用于匹配所述第一螺栓并承受其施力的第一匹配部,因此,所述第一螺栓可穿过所述匹配部件向所述夹头的第一匹配部施力,进而使夹头夹紧。另外,所述第一匹配部与所述第一螺栓之间设有垫块,该垫块形成为中心具有螺纹的圆环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一匹配部与所述第一螺栓之间设有垫块,因此可采用刚性较强的材料制成所述垫块,保证夹头在强大的受力下不发生形变。而且,由于该垫块形成为中心具有螺纹的圆环状,因此,在取出时可通过螺纹副容易地取出。另外,所述施力单元也可以包括从钢轨下方穿过、两端向上翘起的折弯螺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折弯螺杆的第一螺母。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施力单元包括从钢轨下方穿过、两端向上翘起的折弯螺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折弯螺杆的第一螺母,因此在折弯螺杆的两端产生的向下的力矩被施力单元施加力的分力的力矩抵消,使得折弯螺杆仅受拉力,避免了折弯螺杆的弯曲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所述鱼尾板与所述夹头之间设有衬板,在所述衬板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有受力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鱼尾板与所述夹头之间设有衬板,在所述衬板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有受力部,因此即使鱼尾板上的孔的设置位置不满足加紧装置的安装要求,也可通过衬板的受力部进行安装。另外,所述夹头还包括供第二螺栓通过的第二匹配部,所述第二螺栓向所述鱼尾板施力而使其夹紧。另外,所述受力部呈大致四边形,其中设有的滑片,该滑片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且在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匹配的安装孔。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受力部呈大致四边形,其中设有的滑片,该滑片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且在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匹配的安装孔,因此可通过滑片的滑动来调整第二螺栓的安装位置,以实现最佳的夹紧位置。而且,由于滑片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匹配的安装孔,因此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螺栓应力对其的破坏。另外,所述鱼尾板和所述衬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固定,所述第三螺栓的头部位于钢轨和鱼尾板之间的间隙内。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鱼尾板和所述衬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可在安装鱼尾板前,事先将所述鱼尾板和所述衬板连接固定,再一同安装至钢轨,操作简单。而且,由于螺栓的头部位于钢轨和鱼尾板之间的间隙内,可以节省设置空间。另外,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通过弯板连接为一体,因此可使夹头整体结构更稳定。另外,所述第二螺栓上设有保险销,防止所述弯板脱落,因此不管是振动的原因还是人为的原因,都无法轻易地取下弯板,从而进一步保证夹头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左边是主视图,右边是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过梁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过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夹头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夹头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第一螺栓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第二螺栓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垫块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I的钢轨接头夹紧装置的垫块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轨接头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在钢轨两侧的鱼尾板;将所述鱼尾板向钢轨夹紧的夹头;以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地向所述夹头施力以使其夹紧的施力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忠,顾学安,叶新涵,李第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