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阵列深孔电解加工方法及装置,属于电解加工
技术背景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频繁应用到众多带有微小孔的零件,这些小孔,如空心冷却涡轮 叶片和发动机燃烧室壁上的气模冷却孔等,不仅孔径小、深径比大,而且要求孔表面没有再 铸层。这些特点给孔的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这些小孔的加工方法目前主要包括① 激光加工可加工高硬度金属,效率较髙,但存在表面再铸层问题,且成本较高;②电火花 加工可加工高硬度金属,但同样存在表面再铸层问题;③机械冲、钻对于航天零f^常用 的硬质合金,生产率极低,且工具报废率髙;④电解打孔(Electrochemical drilling,简称 ECD),生产效率高,不存在表面再铸层问题。电解打孔是一种以金属型管作为阴极对工件阳极进行电化学蚀除,并最终将其加工成型 孔的工艺。该工艺具有不受工件材料硬度限制,加工质量好,且工具无损耗等特点,在航空、 兵器、模具制造等行业有重要的应用。采用阵列金属电极进行电解孔加工则可大幅提高生产 率,且保证了良好的表面质量。因此,阵列金属电极电解加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采用 阵列金属电极夹具进行群 ...
【技术保护点】
种阵列深孔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电极夹持模块夹持系列电极,夹持模块安装于模块框架(4)上; (b)、利用工件表面对电极进行整体修正与对刀; (c)、利用固紧装置调节电极夹持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荻,王维,曲宁松,严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