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极性电极的微细群坑电解加工方法及其双极性电极技术

技术编号:84985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极性电极的微细群坑电解加工方法及其双极性电极,属电解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制作带有贯穿群孔结构,且依次由辅助阳极(7)、绝缘层(6)和工具阴极(5)组成的双极性电极(1);(b)将双极性电极上的辅助阳极(7)与工件阳极(2)紧密贴合;(c)工件阳极(2)、工具阴极(5)分别与电源(3)正负极连接;(d)向工具阴极(5)表面喷射电解液(4),使电解液通过双极性电极(1)上的贯穿群孔到达工件阳极表面(2);(e)接通电源(3)进行电解加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电解加工的定域性和微细尺度加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极性电极的微细群坑电解加工方法及其双极性电极,属电解加工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据测算,世界产生的能源约有30%~50%消耗在摩擦损失上,例如纺织机械干摩擦所 消耗的功率是其总功率的85%;内燃机在有润滑油的情况下,摩擦损失功率有时也达到 总功率的3(W;近代汽车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占其功率的20%。根据美国、英国、德国等国 家的统计,与摩擦、磨损有关方面的花费大约占国民经济年生产总值的2%~7%。 2003年 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11694亿元,如果摩擦、磨损有关方面的花费按占国民经济年 生产总值的5H十算,就损失584.7亿元。由此可见,摩擦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 大的。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控制和减少磨损,则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可以提高 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我们这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具有战略意义。降低摩擦,减少 磨损是工程界长期致力于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降低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特别是降低活塞/缸体、活塞环/缸体之间的摩擦是研究 者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早在上世纪中期,人们已经认识到气缸的表面加工紋理对活塞/ 气缸摩擦学特性的显著作用,研究人员对金刚石、陶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双极性电极的微细群坑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制作带有贯穿群孔结构,且依次由辅助阳极(7)、绝缘层(6)和工具阴极(5)组成的双极性电极(1); (b)、将双极性电极上的辅助阳极(7)与工件阳极(2)紧密贴合; (c)、工件阳极(2)、工具阴极(5)分别与电源(3)正负极连接 (d)、向工具阴极(5)表面喷射电解液(4),使电解液通过双极性电极(1)上的贯穿群孔到达阳极表面(2); (e)、接通电源(3)进行电解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荻曲宁松钱双庆李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