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416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7:18
作为抑制价格昂贵的Co的用量、廉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提供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材料分别含有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三种粉末状材料。合金材料A包含含有Co、Sn和Fe的Co?Sn2结构的合金,Sn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为70.1质量%以上且小于82.0质量%。合金材料B含有Co3Sn2、与合金材料A相比放电容量低,合金材料B的质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的质量与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计的比率RB为超过5.9%且小于27.1%。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的总计为7质量%~20质量%。该负极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得到的放热起始温度低于37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作为期望比石墨材料更高容量的负极材料,进行了应用Co-Sn 系化合物的尝试。具体而言,作为Co-Sn系化合物,有CoSn、CoSn2等应用例。其中,已经指出将Co-Sn系化合物用于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进行充电和放电,Co-Sn系化合物反复膨胀和收缩,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降低。专利文献I中,作为与石墨材料相比表现出高容量、且不会引起过度的膨胀、收缩而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合金的一例,公开了 Co3Srv专利文献2中,作为可以用于负极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例,公开了 Co3Srv专利文献3中,作为用于负极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对CoSn2进行了说明,公开了作为其副产物的Co3Sn2通过热处理而消失。专利文献4 中,作为用于负极材料的目的Co-Sn系化合物,对CoSn2进行了说明,公开了作为其副产物的目的以外的Co-Sn系化合物的Co3Sn2通过热处理而消失。专利文献5中,负极材料公开了 Co-Sn-Fe系化合物,作为减少价格昂贵的Co的方法,对使用与Co相比廉价且具有同等电池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3 JP 2010-099982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该负极材料至少具有三种粉末状材料, 该三种粉末状材料分别为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 所述合金材料A包含含有Co、Sn和Fe的CoSn2结构的合金,其Sn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为70.1质量%以上且小于82. O质量%, 所述合金材料B含有Co3Sn2、且与合金材料A相比为低容量, 所述合金材料B的质量相对于所述合金材料A的质量与所述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计的比率Rb为超过5. 9%且小于27. 1%, 所述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合金材料A、所述合金材料B和所述导电材料的总计为7质量% 20质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得到的所述负极材料的放热起始温度低于375. 4°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含石墨。3.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第一合金材料形成工序,具有形成包含含有Co、Sn和Fe的Co Sn2结构的合金且其中Sn的含量为70.1质量%以上且小于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祢宜教之永田辰夫山本祐义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