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两辆轨道车辆(12、14)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10)。在每个轨道车辆(12、14)均设置有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其中,在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形成有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此数据传输链路的数据传输是借助一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进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其中,在第一轨道车 辆上配置有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并且在第二轨道车辆上配置有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在数据传 输单元之间形成用于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一种可能性之一是有线传输。为此,通过一个联 接件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形成一机械数据传输链路。这里的问题是,针对这样的数据传输 链路,如轨道车辆尚未提供这种装置,则加装这样的装置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经由无线LAN或蓝牙实现的数 据的无线传输。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只能实现一有限的,相对较小的传输速率并且未经授权 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对这样的数据传输链路中传输的数据进行截取和操纵,从而使这些传输 的方法仅适用于不与安全有关的数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指定一种用于在至少两个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可以以简单 的方式实现对被传输的数据的安全传输的装置。通过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的装置解决了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定 的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发展。借助一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经由数据传输链路对数据进行传输,被保证的是,与 各种无线解决方案不同的是,这些数据不能简单地截获和操纵。因此,经由光学无线电中继 系统可以传输与安全相关的数据。经由借助这样的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建立的数据传输链 路,设备的组件可以被简单地加装在现有的轨道车辆上,从而使得机械连接件是没有必要 的。因此,可保证一种无潜在问题的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大带宽的传输。优选的是,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发射机和至 少两个接收机。通过为每个数据传输单元提供多个接收机,可实现的是,在两辆轨道车辆的 常规运行过程中发生两车之间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沿曲线行驶的情况下(偏航角的 变化),或两辆轨道车辆的攀登梯度变化的情况下(变化的桨距角),仍可保证两辆轨道车辆 的位置之间的安全数据传输。可替换的是,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 元可以各自包括一个接收机和至少两个发射机,该至少两个发射机的每一个均并行的传输 该被传输的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 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两个发射机和至少两个接收机。由此,在轨道车辆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的 情况下,可保证要被传输的数据的安全传输。另外,有利的是,如果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每一个 包括至少一个收发机。通过收发机可将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简单 的、成本有效的数据传输单元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 的每一个包括布置在一矩形上的四个,优选为八个发射机,和一个布置在该矩形的中心的 接收机。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几个发射机和接收机即能实现轨道车辆之间的在不同的相对 位置处的可靠的数据传输。特别的是,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每个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优选的为激光二极管。尤其是,该激光二极管被用作进行数据传输的该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的光源。在此,特别是使用波长在800纳米和900纳米之间的范围内的,优选具有波长为 850纳米的激光二极管。尤其是,该激光二极管具有在I μ W和25 μ W之间的范围内的功率, 从而使该激光二极管符合根据ΕΝ6025-1标准的保护类1Μ。由此,可实现的是无须进一步的安全性措施,因为发射的激光对人是不危险的。另外,二极管可以很容易的并且以成本有效的方式获得。数据传输单元是特别是布置在两辆轨道车辆的彼此相对的端部上。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距离为一尤其在1500毫米和6000毫米的之间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距离为一在2000毫米和400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的值。另外,有利的是,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第二数据传输单元每个照射4500毫米X 1300毫米至5000毫米X 1700毫米的两个数据传输单元彼此的距离之间的范围内的区域。特别有利的是,如果它们中的每一个的照射区域大小为4700毫米Χ 1550毫米。由此, 可实现的是,尽管两辆轨道车辆在正常轨道运行时会发生彼此间的位置变化,即偏航角的变化、俯仰角的变化,以及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侧倾角的变化,在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之间却总是会形成一数据传输链路,从而使要被传 输的数据能够经由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可靠地传输。此外,通过前面提到的区域,可实现的是,除了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传输,照明面积还是有限的,以使得有车辆行驶的轨道的旁边的一条轨道被布置在该照明区域内,从而不会产生向这些轨道车辆上的数据传输单元的潜在的错误传输。优选的是,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每一个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发射的光散射的凹透镜,至少一个将该发射的光散射的玻璃棒,至少一个用于收集入射光的聚光透镜,和/或至少一个用于收集入射光的玻璃棒。由此,通过在每一种情况下的数据传输单元中的发射机,一足够大的区域可被照射,而通过收集入射光,可实现针对接收机的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光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每一个可包括一用于确定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传感器单元。一依赖该经确定的相对运动来设置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发射的该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的光的方向的控制单元。由此,实现两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一种自动跟踪,如此,为了实现从第一数据传输单元至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数据传输,或从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至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的数据传输,两个数据传输单元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就足够了。另外,有利的是,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发射的光的光强度值在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一接收灵敏度值和一过驱动值之间的范围内。该接收灵敏度值即光必须至少落到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接收机的光强度值,使得它可以接收要传输的数据由光。过驱动值指当超过该值时,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接收机被控制,从而一安全的的数据传输不再得到保证的值。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发射的光的强度介于该过驱动值的90%和该过驱动值之间。通过发射接近过驱动值的极限的光,可实现的是,提供了传输储备能力,因此, 即使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例如有雾或下雨,由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的接收机接收的光的光强度仍大于接收灵敏度值。因此,在不利的天气条件的情况下,数据传输仍可以得到保证。该第一轨道车辆和该第二轨道车辆特别是通过机械耦接件彼此连接的,其中,提 供至少一个传感器,借助该至少一个传感器可确定轨道车辆是否经由耦接件连接。另外,还 提供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仅在两辆轨道车辆彼此通过机械耦接件连接并且这一连接已 经由传感器检测到时才建立借助该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的数据传输链路。下面结合所使用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 征和优点可从该说明中得以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两辆轨道车辆和一用于在两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示意图2是其中一个带数据传输单元的轨道车辆的示意图3是彼此偏移高度的两辆轨道车辆的示意图4是根据图1至图3的两辆轨道车辆围绕曲线行驶时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0 DE 102010036521.11.用于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 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轨道车辆(12)处的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以及 布置在所述第二轨道车辆(14)处的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 其中,在该第一轨道车辆(12)的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该第二轨道车辆(14)的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之间形成了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 其特征在于借助光学无线电中继系统来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的每一个均包括一个发射机(30a至30d、36、60、82a 至 82h、94、96)以及至少两个接收机(32、38、62、98、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2)的每一个均包括一个接收机(32、38、62、98、100)和至少两个发射机(30a 至 30d、36、60、82a 至 82h、94、96)。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的每一个均至少两个发射机(30a至30d、36、60、82a 至 82h、94、96)和至少两个接收机(32、38、62、98、10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的每一个均包括至少一个收发机(8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的每一个均包括四个,优选为八个,呈矩形布置的发射机(30a至30d、36、60、82a至82h、94、96),和一个被布置在矩形中心的接收机(32、38、62、98、100)。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和/或该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6至22、80、90、92)的每一个均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40),特别是一个激光二极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罗尔·托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爱乐联接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