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65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29),包括:具有联接器壳体(32)的联接器(30);安装在联接器壳体(32)处的触点载体结构(34)和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它们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34)处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触点载体结构(34)可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装配而成。在每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触点。那些触点。那些触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包括电气联接器,该电气联接器具有联接器壳体;安装在联接器壳体上的触点载体结构;以及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上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功能。
[0002]电气或光学联接器用于轨道车辆中的信号传输和功率传输。这种联接器常常与自动或半自动的中央缓冲联接器一起供应。后者使得能够实现两个或更多个牵引车的联接成车列或脱开联接,而为此无需附加的操作人员。
[0003]图1示例性地示出电气联接器(电气车钩)10,该电气联接器是当前由申请人自己销售的联接系统的一部分。除了电气联接器10之外,该联接系统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在图1中未示出的手持式插头,它们通过保护软管与联接器10连接。
[0004]电气联接器10具有联接器壳体12,联接器壳体12主要由壳体本体14和活门16构成。活门16在联接时自动地相对于壳体14摆动,以使得活门释放安装在壳体本体14的端面侧处的触点载体结构20。在脱开时,活门16自动关闭并且覆盖触点载体结构20。弹簧结构18用于使得活门16在联接状态下被固定在其打开位置中,而在脱开状态下被固定在其闭合位置中。
[0005]根据图2,其再次单独示出了触点载体结构20,触点载体结构20由一件式的绝缘体21形成,在该绝缘体处安装有多个电气触点22a、22b、24a、24b、26a、26b和28a、28b。通过一件式触点载体结构21所配备的前述电气触点实现了不同的传输功能。因此,以22a、22b表示的触点用于数字数据传输,而电气触点24a、24b用于高频信号传输,触点26a、26b用于低频信号传输,并且电气触点28a、28b用于能量传输、即电流传输。因为电气触点用于不同的传输目的,所以它们在构造上彼此不同。这在图2中对于触点22a、22b和28a、28b可直接看出。然而,这同样也适用于触点24a、24b和26a、26b。例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触点24a、24b实施为镀金触点,而用于低频信号传输的触点26a、26b实施为镀银触点。
[0006]如由根据图2的视图还可看出的那样,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20处的触点关于中间对称轴线X形成几乎镜像对称的触点布置,该对称轴线X将触点载体结构20分成两半。在此,在图2中布置在触点载体结构20的左半部中的触点22a、24a、26a、28a实施成插头式触点,而布置在触点载体结构20的右半部中的触点22b、24b、26b、28b实施成插口式触点。在本文的技术背景下,触点承载结构20的左侧和右侧也被称为锥形侧或漏斗形侧。镜像对称的触点布置考虑到了电气联接器20应允许沿相反的方向联接的情况。
[0007]在图1和2中示出的类型的传统的电气联接器始终是用户特定的结构单元。这意味着,根据当前的客户要求,联接器必须针对项目重新设计和制造。因为每个联接是唯一的,所以产生了较长的交货时间。这特别是由于在机械和电气调整时的大量交互循环以及昂贵的放行过程。对于客户、例如车辆制造商来说,也需要昂贵的规划和昂贵的变化管理。此外,对文件提出了高要求。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其制造的方法,所述联接系统和方法使得能够显著地降低设计耗费和制造耗费。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该任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的
改进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可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其包括具有联接器壳体的联接器、安装在联接器壳体上的触点载体结构、以及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处,并且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功能中的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触点载体结构可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装配而成。在每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触点。
[0011]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联接器实施为电气联接器。相应地,安装在触点载体结构上的触点构造为电气触点。然而,替代的实施形式也是可行能,尤其是在其中联接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光学触点的光学联接器的那些实施形式。在任何情况下,根据由特定应用场合产生的特定技术规定来设计触点。在铁道领域中,这些规定例如涉及插接周期的数量以及由于环境影响、冲击影响和振动影响而在这里遇到的恶劣的使用条件。
[0012]设置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有利于联接系统根据模块设计原理的模块化构造。通过这一模块设计原理尤其提供了标准化的连接(接口)可能性,通过这些连接(接口)可能性显著降低了构思成本和制造成本。也可以简单且快速地实现联接系统的事后的改变,因为仅须更换功能性模块,已经提前检查过该功能性模块的高效能性。当联接器应在考虑技术上的改进方案的情况下加装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在此尽管是有利的构造,但是仍然保持了客户在其特定的应用场合中要实现的传输功能方面所需的灵活性。
[0013]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设计耗费和制造耗费的显著降低,并且同时确保仍然保持客户所需的功能性和灵活性。就此而言,本专利技术基于对优选在本
上传输的信号的范围广泛且精确的分析。特别地,该分析形成了可由本专利技术实现的联接系统的模块化的基础。
[0014]只要在本申请中谈及,优选为电气触点或光学触点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功能,那么所述功能表示信号传输功能,即表征在联接系统之内的电气信号或光学信号的传输的功能。
[0015]优选地,可装配成触点载体结构的联接器的单独的各触点载体插入件由功能对构成,这些功能对分别包括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具有相同的功能。
[0016]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触点载体结构内,为每个触点载体插入件分配有固定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根据安装在该触点载体插入件处的触点所具有的功能预先确定。
[0017]形成相应的功能对的触点载体插入件的安装位置优选地关于对称轴线镜像对称地布置,该对称轴线将触点载体结构分成两半。在这种情况下,其安装位置位于触点载体结构的一半中的那些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触头)实施为针式触点,而其安装位置位于触点载体结构的另一半中的那些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实施为插口式触点。在此,触点载体结构的前述两个半部尤其配属于联接器的漏斗侧或锥形侧。
[0018]优选地,联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所述手持式插头布置在联接器壳体之外;并且所述手持式插头具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电气触点或是光学触点的多个触点插入件,所述电气或光学触点可与触点载体插入件之一的触点相连接。这种手持式插头例如通过保护软管与联接器壳体连接。在保护软管中优选引导电气的或光学导线,这些导线在联接器与手持式插头之间延伸。手持式插头用于将这些导线连接在车辆内。在该实施形式中,触点插入件及其手持式插头的触点和布置在联接壳体处的触点载体插入件以及其
触点可以明显不同地实施。特别可能的是,通常必须非常少地手动插入和拔出的接触点载体插入件和手持式插头的触点与安装在联接器壳体处的触点载体插入件和触点相比不太牢固并且一般以较小的技术耗费来实施。因此,后者位于联接系统的朝向外部空间的端面侧处,并且大致在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系统(29),所述联接系统包括联接器(30),所述联接器具有:联接器壳体(32),安装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处的触点载体结构(34),以及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所述多个触点安装在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处,并且分别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能由多个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装配而成,并且,在每个单独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处仅安装有所述多个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触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30)是电气联接器或光学联接器,并且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是电气触点或光学触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能由其装配出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单独的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由功能对构成,所述功能对包括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所述相应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的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具有相同的功能。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内部,向每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分配有固定的安装位置,所述固定的安装位置根据安装在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的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所具有的功能来预先确定。5.如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形成相应的所述功能对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a、44b、46a、46b、48a、48b、50a、50b)的安装位置关于对称轴线(Y)镜像对称地布置,所述对称轴线将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分成两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一半中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54a、56a、58a、60a)的所述触点(44a、46a、48a、50a)实施为针式触点,并且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34)的另一半中的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44b、46b、48b、50b)的所述触点(54b、56b、58b、60b)实施为插口式触点。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手持式插头(36、38),所述手持式插头布置在所述联接器壳体(32)外部,并且所述手持式插头具有多个触点插入件(72),所述多个触点插入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电气或光学的触点(62),所述电气或光学的触点能与所述触点载体结构(44a、44b、46a、46b、48a、48b、50a、50b)中的一个触点载体结构的所述触点(54a、54b、56a、56b、58a、58b、60a、60b)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系统能由能彼此独立地安装的多个模块(66)装配而成,其中,每个模块包括形成一个所述功能对的至少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和手持式插头(36、38)的至少一个触点插入件(72)以及在两个触点载体插入件(68、70)之间的、优选为电气或光学的第一连接件(74)和在两个所述触点载体插入件(68)中的一个触点载体插入件与所述手持式插头(36、38)的所述触点插入件(72)之间的优选为电气的或光学的第二连接件(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爱乐联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