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包含:印刷形成一导电层于一基材的周边区域;以及蚀刻该导电层以形成复数导电线路。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萤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萤幕及其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采用印刷与激光蚀刻各自的制作优点来制作导电线路,可使导电线路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且可降低成本与提升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触控萤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萤幕及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显示装置结合了触控技术与显示技术,而普遍应用于手机、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数位相机等电子产品中,同时作为输入与显示之用。通常,触控显示装置由一显示装置与一触控萤幕构成。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触控萤幕依据其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等。其中,常见的电容式触控萤幕的结构,是在玻璃基材或是塑胶基材表面,设置彼此垂直交差的复数透明电极,该些透明电极通过周边导电线路而与控制器连接。当使用者以手指接触到触控萤幕的表面,会引起触碰位置电极间的电容值产生变化,并将该些电容变化讯号藉由周边导电线路而传递至控制器进行运算,藉此可确认触碰位置的座标。触控萤幕的表面可区分为「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边框,其大小取决于导电线路的精密度;导电线路愈精密,则边框愈小。目前,触控萤幕的导电线路制作方法,是使用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直接印刷导电油墨在基材上以形成导电线路。丝网印刷的承载物是丝网(screen),使用丝网印刷法所制作的导电线路具有较大的线宽线距,所以导电线路会占用较大面积,使得非可视区域的面积较大,可视区域的面积较小。另外,使用丝网印刷制作导电线路,常会有裂纹、断裂、平坦度低、或因网节的存在使线路形状呈葫芦状等缺陷。另外,也有习知技术使用先沉积一层金属层,再以激光蚀刻该金属层制作导电线路。但如果是在塑胶基材上制 作导电线路,因为塑胶不耐高温,必须使用特殊的物理沉积设备沉积该金属层,其设备成本高,且不易控制沉积金属膜的厚度和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萤幕及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藉由印刷与激光蚀刻各自的制作优点来制作导电线路,藉此导电线路可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且可降低成本与提升品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包含印刷形成一导电层于一基材的周边区域;以及蚀刻该导电层以形成复数导电线路。进一步地,其中该导电层是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印刷一导电胶于该基材的周边区域 。进一步地,其中该导电胶系导电银胶、导电铜胶及导电石墨胶其中之一者。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距为20μπι至7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距为20μπι至4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宽为20μπι至7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宽为20μπι至4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采用激光蚀刻方式蚀刻该导电层以形成复数导电线路。进一步地,其中该激光蚀刻方式的激光光束为532nm或1064nm波长的绿色激光。进一步地,其中该基材为透明有机基材或透明无机基材。进一步地,其中该透明有机基材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之一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萤幕,包含一触控感测层;以及复数个导电线路, 分布于该触控感测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触控感测层;其中,该复数个导电线路是先印刷形成一导电层于一基材的周边区域,再蚀刻该导电层而成。进一步地,其中该导电层是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印刷一导电胶于该基材的周边区域 。进一步地,其中该导电胶为导电银胶、导电铜胶及导电石墨胶其中之一者。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个导电线路的线距为20μπι至7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个导电线路的线距为20μπι至4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个导电线路的线宽为20μπι至70μπι。进一步地,其中该等复数个导电线路的线宽为20μπι至40μπι。进一步的,其中蚀刻该导电层为采用激光蚀刻方式蚀刻该导电层以形成复数导电线路。·进一步的,其中激光蚀刻方式的激光光束为为532nm或1064nm波长的绿色激光。进一步地,其中该基材为一透明有机基材或透明无机基材。进一步地,其中该透明有机基材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之一者。进一步地,其中该触控感测层为一单层单轴结构、一单层双轴结构及一双层双轴结构其中之一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和触控萤幕,藉由印刷与激光蚀刻各自的制作优点来制作导电线路,藉此导电线路可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且可降低成本与提升品质。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制作方法的第一制程的示意图。图2B为图1所示制作方法的第二制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一种触控萤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触控萤幕的单层单轴结构的触控感测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触控萤幕的单层双轴结构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与6B为图3所示触控萤幕的双层双轴结构的触控感测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图2A与图2B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其中图1为该导电线路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A与图2B分别为对应图1所示制作方法的第一制程及第二制程的示意图。参照图1、2A及2B,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1,印刷形成一导电层22于一基材20的周边区域,如图1及图2A所示。印刷形成导电层22的方法,可利用本领域已知的印刷方法,或采用丝网印刷一导电胶于基材20的周边区域形成该导电层22,该导电胶可以是但不限于导电银胶、导电铜胶及导电石墨胶。该基材20为透明无机基材,例如一玻璃基材;或一透明有机基材, 例如一塑胶基材,其材质例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 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 PC)、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E)等。步骤12,蚀刻该导电层22,以形成复数个导电线路24,如图2B所示。蚀刻导电层 22的方法,较佳为激光蚀刻法,但也可以是干蚀刻、湿蚀刻等方法。激光蚀刻法选用一激光光束具有一波长,其条件包含不损害基材20,且被导电层22吸收的吸收率大于被基材20 吸收的吸收率。具体于本实施例中,基材20可选用PET基材,激光光束选用532nm或1064nm 波长的绿色激光,其具有窄线宽、激光热影响区域小和银胶对532nm和1064nm激光吸收强, 而PET基材对532nm和1064nm激光吸收弱的优点。由于激光蚀刻精度上较容易控制,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方法,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距可达到大约20 μ m至70 μ m。进一步地,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距可达到大约20μπι至40μπι。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方法,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宽可达到大约 20 μ m至70 μ m。进一步地,该等复数导电线路的线宽可达到大约20 μ m至40 μ m。举例来讲,采用激光波长532nm,功率10W,激光光束调节频率100KHZ,划线速度 250mm/s,激光脉冲间距O. 002mm,激光脉冲时间15 μ S。按照上述参数可蚀刻出线宽/线距 =30±10μπι的精细导电线路。且线距和透明基材(例如PET)的高度差可控制在4μπι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印刷形成一导电层于一基材的周边区域;以及蚀刻该导电层以形成复数导电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炘,佘灯永,伍哲毅,苏飞,钟斌,陈文春,汪福定,黄培梅,
申请(专利权)人: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