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档换挡器,包括通过球形关节安装在换挡器底座(3)上的变速杆(2),其中,该六档换挡器还包括倒档锁,该倒档锁包括滑动止挡装置和设置在换挡器底座顶部左侧或右侧的限位挡凸(10),所述滑动止挡装置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变速杆上且不能绕该变速杆旋转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上设有与限位挡凸对应的止挡部分。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六档换挡器的变速器操纵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六档换挡器通过在现有五档换挡器的基础上增加倒档锁来实现六速换挡,其不但能够安全有效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来实现六档变换,而且原有的五档换挡器的模具、生产设备还可以继续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换挡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六档换挡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操纵机构分为直接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和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也叫间接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直接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主要用于变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位附近的情形,多应用在轿车上,其中变速器自带有变速杆,变速杆从驾驶区域的地板上伸出,驾驶员通过该变速杆可以直接操作变速器内的叉形拨杆,并通过该叉形拨杆驱动各档拨叉,从而直接操纵变速器进行换挡。但是,由于车型以及汽车底盘布置的限制,大量车型的汽车其变速器并不能布置在驾驶员座位附近,例如客车、重型卡车、部分轿车等,此时变速器距离驾驶区存在一段距离(例如发动机后置,或发动机虽然前置但变速器处于不适合采用直接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情形)。在此情形下,为了实现换挡目的,需要采用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简单而言,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就是在变速器与变速杆之间增加了一套相对复杂的中间传动机构,以实现选挡换挡的目的。一般而言,上述类型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换挡器、中间传动机构、以及变速器上的选换挡机构等,目前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已经颇为成熟,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基本分为两类,即软轴传动机构和传动杆传动机构。例如,就采用软轴传动机构的变速器操纵机构而言,驾驶员的操作通过换挡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称作“变速杆总成”或“操纵杆总成”),经由软轴传动机构(一般包括选挡软轴和换挡软轴),传动到变速器上设置的摇臂(典型地包括选挡摇臂以及换挡摇臂),进而带动拨杆并经由拨叉实现选挡换挡。另外,就采用传动杆传动机构的变速器操纵机构而言,其操作原理也是如此。在上述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中,换挡器的主体结构是公知地,例如技术专利CN201841956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换挡器。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等原因,现存甚至正在生产的换挡器大多适用于五档变速器,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变速器的档位数也在随着人们对整车动力性的要求而不断增力口,为此换挡器进行相应的升级已经成为必然。众所周知地,五档换挡器所针对的五档变速器通常为三轴变速器,而就换挡操纵机构而言,五档与倒档一般共用一根换挡轴,在变速器采用六档变速器后,需要另外单独设置一根换挡轴供倒档拨叉使用,而五档和六档则共用一根换挡轴。在此情形下,原来针对五档变速器生产的五档换挡器,根本无法安全适用于六档变速器,这是由于倒档操作位置改变后,现有的五档换挡器根本没有针对新倒档操作位置的倒档锁。如果强行使用现有的五档换挡器匹配六档变速器,则驾驶人员在日常驾驶操作中,往往很容易误挂倒档,极易造成安全事故,这显然是为国家法律所不容许的。当然,针对六档变速器设计专用的六档换挡器并非不可行,实际中一些设计人员确实也设计了专用的六档换挡器。但是,具体到汽车生产厂家而言,原有的五档换挡器的各种模具、生产设备已经形成规模,如果再生产专用的六档换挡器,无疑会投入大量的资金重新开发模具、改造生产线,这势必需要巨大的投资,原有的五档换挡器相关的模具、生产设备等则会闲置废弃,这显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由于这些原因,现有的汽车生产厂家、尤其是国内汽车厂家对六档换挡器的生产并不积极,这导致六档变速性能的汽车也迟迟不能获得广泛的普及,这在一些中低档车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既能安全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又能将现有的五档换挡器的模具、生产设备利用起来的六档换挡器,或者甚至更进一步地设计出一种不仅安全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而且通过选择性装配还能兼容性地适用于原有五档变速器的六档换挡器,则这种新型的六档换挡器显然是一个具有重大经济技术价值的产品,甚至可以认为,其是一个重大技术突破,对当前国情下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技术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六档换挡器,该六档换挡器不仅能够安全有效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的换挡,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五档换挡器的模具、生产设备等进行生产,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不仅能够安全有效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而且其结构简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五档换挡器的模具、生产设备等进行生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六档换挡器,包括通过球形关节安装在换挡器底座上的变速杆,其中,该六档换挡器还包括倒档锁,该倒档锁包括滑动止挡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挡器底座顶部左侧或右侧的限位挡凸,所述滑动止挡装置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变速杆上且不能绕该变速杆旋转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挡凸对应的止挡部分。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为穿套在所述变速杆上的滑块,所述止挡部分为挡臂,所述滑块的穿套孔的截面与所述变速杆的截面相互配合为使得该滑块能够在该变速杆上滑动而不能绕该变速杆旋转。优选地,所述滑动止挡装置还包括倒档锁提升机构,该倒档锁提升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止挡件连接或与该止挡件形成为一体,上端邻近于所述变速杆的上端。优选地,所述变速杆上形成有弯折段,该弯折段上方的杆段为提升机构安装段,该弯折段下方的杆段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止挡件的滑动导向段,并且该变速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球,该手柄球的顶面上设有档位操作标识。更优选地,所述倒档锁提升机构整体穿套在所述变速杆的提升机构安装段上,该倒档所提升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止挡件活动连接,上段区域形成有便于人手握持的凸缘,并且顶面上设有穿套在所述变速杆上的复位弹簧。具体地,所述倒档锁提升机构的下端形成有滑槽孔,所述止挡件的上部设有销轴,该倒档锁提升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止挡件通过该销轴与滑槽孔的配合形成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凸为两个,该两个限位挡凸分别设置在所述换挡器底座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或者分别设置在该换挡器底座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止挡件设有与该两个限位挡凸分别对应的两个止挡部分。更具体地,该六档换挡器还包括选挡摆臂,该选挡摆臂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到所述变速杆的形成所述球形关节的球头上。可供选择地,所述止挡件为穿套在所述变速杆上的套管,所述变速杆上形成有滑槽,所述套管的管壁上穿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动销,所述止挡部分为该滑动销的端部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其中,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具有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六档换挡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六档换挡器通过在现有五档换挡器的基础上增加倒档锁来实现六速换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与五档换挡器零部件通用性强的特点,其不但能够安全有效地适用于六档变速器实现六档变换,而且原有的五档换挡器的构件可以基本不加变化,仅是在原有构件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止挡件或止挡结构,这使得原有的五档换挡器的大量模具、生产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可带来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使用的方便性,通过优选结构的倒档锁提升机构、滑块、符合人机工程要求的弯折变速杆等,并相应地提出了针对性的配合结构,极大地改善了本专利技术六档换挡器的使用舒适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了本专利技术六档换挡器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六档换挡器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普遍地适用于现有五档换挡器的改进,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列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档换挡器,包括通过球形关节安装在换挡器底座(3)上的变速杆(2),其中,该六档换挡器还包括倒档锁,该倒档锁包括滑动止挡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挡器底座(3)顶部左侧或右侧的限位挡凸(10),所述滑动止挡装置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变速杆(2)上且不能绕该变速杆旋转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挡凸(10)对应的止挡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黄国昌,李金玲,张玉文,赵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