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48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A与齿轮B啮合,与齿轮B同轴固定有齿轮C,齿轮C与齿轮D啮合,齿轮E与齿轮F啮合,齿轮A、B、C、D、E、F固定在机座上并且轴线相互平行,飞刀随齿轮F一起旋转,定子放在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的定子具有加工结构简单、精度高、易于实现的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子的加工装置,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用于机械中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的加工装置。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Toroidal Drive)的结构主要由蜗杆、行星轮、定子、行星架和滚动体组成。滚动体可以有多种形状,如球形滚珠、圆柱滚子或圆锥滚子等。该机构工作时,运动由蜗杆输入带动行星轮旋转,当定子固定不动时,行星轮作环状的螺旋运动,并通过行星架实现运动的输出。蜗杆与行星轮、定子与行星轮的啮合是通过滚动体实现的。由于在蜗杆或定子的圆环方向布置多个行星轮,使传动的啮合齿数增多,接触负载改善;同时又是同轴输出,所以结构紧凑,可实现大的传动比。然而,这种传动没有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定子的加工制造难度较大,精度难于保证。本技术目的就是利用飞刀加工定子齿形的包络原理和方法,设计一种加工制造容易用于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的加工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齿轮A安装在滚齿机的滚刀轴上与齿轮B啮合,与齿轮B同轴固定有齿轮C,齿轮C与齿轮D啮合,齿轮E与齿轮D同轴并与齿轮F啮合,齿轮A、齿轮B、齿轮C、齿轮D、齿轮E和齿轮F固定在机座上并且轴线相互平行,飞刀安装固定在齿轮的轴上,并与齿轮F一起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A(1)安装在滚齿机的滚刀轴上与齿轮B(2)啮合,与齿轮B(2)同轴固定有齿轮C(3),齿轮C(3)与齿轮D(4)啮合,齿轮E(5)与齿轮D(4)同轴并与齿轮F(6)啮合,齿轮A(1)、齿轮B(2)、齿轮C(3)、齿轮D(4)、齿轮E(5)和齿轮F(6)固定在机座上并且轴线相互平行,飞刀(7)安装固定在齿轮F(6)的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立纲李尚信李华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