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数控环面蜗杆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35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加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专用机床。它采用整体底座,T型分体床身,前端为安装主轴箱的前床身,中部为安装工作台的中床身,后端为安装尾座的后床身,蜗轮副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减小了机床整体尺寸,提高了加工工艺性,又保证了机床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二包环面蜗杆发展的一大障碍。(*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机床,特别是加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专用机床。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由我国首钢机械厂子1971年集体专利技术的,它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它的专利技术是蜗杆传动的一次革命,它的发展必将取代普通蜗杆传动。现已大量应用于冶金设备。但由于缺乏高效专用加工设备,各生产二包传动的企业都是用车床或滚齿机改装,或自己开发的普通专用设备上加工,生产效率低,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工艺方法对蜗杆的精度影响很大,而该传动的传动性能对精度又特别敏感,使大多数企业知难而退了,从而限制了该传动的发展与使用。普通环面蜗杆加工机床(车床改装、滚齿机改装、其它专用机)存在问题1、控制方式人工控制。加工过程的调整进刀计算均由操作工人完成。精度靠试切法保证。生产率低,加工精度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2、加工原理机床主轴与刀架之间的内联系传动链(螺旋面成形运动)为齿轮传动链,传动链长,传动误差大。加工不同的工件靠配换挂轮调整传动链两端运动关系,费时费事,难以精确。加工精度低,生产率低。3、机床调整靠人工对中环面蜗杆喉平面位置及中心距。三把刀轮换加工,对刀调整费时费事,很难精确。母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数控环面蜗杆机床,其特征在于:机床底座(4)整体上呈T型,且底座(4)前端为前床身(2),中部为中床身(22),后端为后床身(25),主轴(32)通过主轴箱(13)安装在前床身(2)上并可在主轴箱移动电机(3)驱动下在前床身(2)上左右移动;工作台(21)上装有蜗杆(19)、蜗轮(20)并用工作台丝杠(18)安装在中床身(22)上可沿工作台丝杠(18)移动;回转工作台电机(14)位于工作台一侧;尾座(24)装于后床身(2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广维胡万良武彦卿贺致锁吴金徽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广环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