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包括:太阳能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1正极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蓄电池E1充电;发电机整流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用于对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以及对蓄电池E1进行充电;调节器,其输出端与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1连接,用于控制流过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1的励磁电流;控制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调节器的通断,从而实现仅太阳能模块对蓄电池E1充电和太阳能模块与发电机整流模块混合对蓄电池E1充电的转换;点火开关,其输入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通断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燃油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通常采用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流经整流、调节后流向蓄电池,从而完成对蓄电池的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当车上用电设备使用较多时,发电机会工作在满负荷(又特别是蓄电池也存在亏电时)甚至超负荷状态,这时既可能引起发电机部分出现故障,又会使车辆行驶需要的动力出现小幅下降;二,使用成本较高,首先由于油转电的效率低,其次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上调,使得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三,汽车在油转电的过程中产生会有尾气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而太阳的能量是无穷的,是用不完的绿色自然资源。目前,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发电站使用已十分成熟。但由于欧美的反倾销使该行业陷入困境,产品销售价格从几年前的每瓦上百元下降到目前的每瓦几元,为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局部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装置,采用太阳能对燃油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降低燃油耗费量,从而降低成本,并且相应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采用太阳能对燃油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降低燃油耗费量,从而降低成本,并且相应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包括太阳能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l正极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蓄电池El充电;发电机整流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l的正极连接,用于对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以及对蓄电池El进行充电;调节器,其输出端与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I连接,用于控制流过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I的励磁电流;控制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调节器的通断,实现仅太阳能模块对蓄电池El充电和太阳能模块与发电机整流模块混合对蓄电池El充电的转换;点火开关,其输入端与蓄电池El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通断的控制;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供电模块,其输入端与点火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供电;识别控制模块,其第一输入端A与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Al与点火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蓄电池El的电压进行识别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通断模块,其第一输入端B与所述识别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BI与所述点火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识别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调节器供电电路的通断;进一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和稳压器Ul ;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作为供电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稳压器Ul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l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稳压器Ul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稳压器Ul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l为极性电容,所述第一电容Cl正极与所述稳压器Ul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Cl负极接地;进一步,所述识别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和单片机U2 ;所述单片机U2包括端子VCC、端子A\D、端子01和端子GND,所述端子VCC作为所述识别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A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端子A\D为单片机U2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输入端,所述端子01为识别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端子GND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作为识别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Al与所述点火开关的输出连接,另一端与端子A\D连接,所述端子A\D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为极性电容,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端子A\D连接,负极接地;进一步,所述通断模块包括三极管Q1、固态继电器U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作为通断模块的第一输入端B与所述识别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固态继电器U3包括四个引脚,所述固态继电器U3的I脚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3的2脚和3脚连接作为通断模块的第二输入端BI与所述点火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3的4脚作为通断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模块包括由太阳能电池片串联而成的太阳能接收组件T、充电器和二极管Dl ;所述太阳能接收组件T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充电器的输入正极和负极对应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输出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l的负极与蓄电池El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器的输出负极接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阳光时,蓄电池El的电量由太阳能模块全天候充电,车辆电气设备使用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提供,大大降低了燃油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车辆的耗油成本,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尾气排放,利于环境保护;2.当太阳能提供的电能不满足使用时,可以不改变原有的使用习惯,车辆仍可以正常发动及行驶,本专利技术此时将蓄电池电量控制在额定电量的20%-30%之间通断循环,蓄电池未满的电量始终由太阳能来充满,这样能够节省动力,降低耗油量,间接实现微混,减少尾气排放,利于环境保护;3.点火开关关闭后,不消耗蓄电池El的任何电量;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模块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模块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包括太阳能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l正极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蓄电池El充电;发电机整流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l的正极连接,用于对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以及对蓄电池El进行充电;调节器,其输出端与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I连接,用于控制流过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I的励磁电流;控制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调节器的通断,从而实现仅太阳能模块对蓄电池El充电和太阳能模块与发电机整流模块混合对蓄电池El充电的转换;点火开关,其输入端与蓄电池El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通断的控制;所述发电机整流模块及调节器属于现有技术,其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再赘述;所述点火开关在打开后,本专利技术按照逻辑设置工作,当点火开关关闭后,控制单元各个模块均不能工作用电,因此,发电机整流模块以及调节器不能工作,但是太阳能模块依旧能够工作,不受点火开关的影响;所述点火开关为燃油汽车上钥匙开关的点火档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在有阳光时,控制蓄电池El的电量由太阳能模块全天候充电,车辆电气设备使用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提供,大大降低了燃油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车辆的耗油成本,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尾气排放,利于环境保护;当太阳能提供的电能不满足使用时,可以不改变原有的使用习惯,车辆仍可以正常发动及行驶,本专利技术此时将蓄电池电量控制在额定电量的20%-30%之间通断循环,蓄电池未满的电量始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汽车太阳能微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太阳能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1正极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蓄电池E1充电;发电机整流模块,其输出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用于对汽车的电气设备供电以及对蓄电池E1进行充电;调节器,其输出端与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1连接,用于控制流过发电机整流模块的励磁线圈L1的励磁电流;控制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调节器的通断,实现仅太阳能模块对蓄电池E1充电和太阳能模块与发电机整流模块混合对蓄电池E1充电的转换;点火开关,其输入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单元通断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熊代荣,李珩,刘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