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节以及具有该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562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包括主弦杆(2)和焊接于主弦杆(2)端部处的连接套(1),且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贯穿连接套(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1)的外端面位于相应的主弦杆(2)的外端面的内侧,在标准节连接后,相连接的连接套(1)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可靠的保证主弦杆(2)端部的焊缝处只承受拉力的作用,而不再承受交变载荷,而交变载荷是导致焊缝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标准节可以有效的延迟焊缝的疲劳失效,提高标准节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塔身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常用于高空作业,其塔身主要是由标准节相互连接而成的,继而在塔身上设置转台、起重臂等,起重机作业时,在自身重力和负载的作用下,塔身所承受的载荷较大,且由于起重机作业工况的复杂性,塔身受到的载荷一般为交变载荷,如果塔身的强度达不到要求,塔身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正常的作业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塔身的稳定性对整个塔式起重机的工作性能及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标准节的接头采用连接套形式,并通过高强度的螺栓进行连接,如图I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标准节一般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主弦杆2,在每个主弦杆2的两个端部均焊接有两个连接套1,为了增加标准节的强度和刚度,在相邻的两个主弦杆2之间还焊接有多个直腹杆3,一般直腹杆3大体焊接在主弦杆2的中间以及两个端部处,同时,在相邻的两个主弦杆2之间还焊接有多个斜腹杆4,该斜腹杆4的一端大体焊接与主弦杆2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大体焊接于相邻主弦杆2的端部,因此,主弦杆2、直腹杆3以及斜腹杆4构成直角三角形,这种结构能够大大的增加标准节的强度和刚度。参考图3,连接套I与主弦杆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标准节的加工中,首先将连接套I焊接在主弦杆2的端部,然后对主弦杆2的端面进行加工,使连接套I的外端面与主弦杆2的外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最后装焊直腹杆3和斜腹杆4,这样标准节便加工完成。由于直腹杆3和斜腹杆4装焊结束后,在主弦杆2的端部处的焊缝会发生一定的收缩,且加工过程中没有对主弦杆2的外端面进行二次加工,使得主弦杆2的外端面与连接套I的外端面不再平整,连接套I的外端面会稍突兀在主弦杆2的外侧;在采用高强度螺栓将多个标准节连接后,相连接的连接套I的外端面都是相互接触的,且接触面为受力面;在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主弦杆2上的受力较为复杂,包括压力和拉力,无论主弦杆2承受压力或是拉力,都是通过连接套I在各个标准节之间传递,也就是说主弦杆2与连接套I之间的焊缝时时承受相对较大的交变载荷的作用,使得在焊缝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降低标准节的使用寿命和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焊缝失效引起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避免连接套承受交变载荷,提高标准节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节,该标准节的连接套能够有效的提高标准节的使用寿命和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塔式机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主弦杆和焊接于所述主弦杆的两个端部处的连接套,且连接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外端面位于相应的所述主弦杆的外端面的内侧;所述主弦杆的端部均焊接有两个所述连接套;所述主弦杆为方管。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为圆钢管。优选地,具有四个所述主弦杆。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所述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标准节连接而成。本技术所提供的标准节的连接套的外端面都位于相应主弦杆的外端面的内侦牝也就说所述连接套的外端面与所述主弦杆的外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且该距离的大小可以保证在相邻的标准节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后,相连接的连接套之间互不接触,具有一定的间隙;在塔身承受压力时,由于相连接的两个连接套之间具有间隙,使两个标准节之间主要通过主弦杆传递作用力,而主弦杆与连接套之间的焊缝不承受压力;在塔身承受拉力时,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和连接套传递作用力,也就是说主弦杆与连接套之间的焊缝要承受拉力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塔式起重机作业时,连接套与主弦杆的焊缝处只承受拉力的作用,不承受压力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交变载荷对焊缝的疲劳破坏,从而有助于提高标准节的可靠度和寿命,进而提高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节包括四个主弦杆,并在所述主弦杆上的端部处均焊接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标准节连接时,每个主弦杆的端部处均需要两个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因此在塔身受到拉力时,两个主弦杆端部处的焊缝都会承受拉力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每个焊缝受到的平均拉力,从而提高标准节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连接套与主弦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标准节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套与主弦杆的位置关系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该标准节只承受单向载荷,可以有效的提高标准节的使用寿命和可靠度及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标准节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套与主弦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标准节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主弦杆2,为了增加标准节的强度和刚度,在相邻的主弦杆2上焊接有多个直腹杆和斜腹杆,同时在主弦杆2的两个端部处均焊接有至少一个连接套I。相邻的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穿过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套I固定连接,高强度螺栓与连接套I相互配合。连接套I的外端面位于与其焊接的主弦杆2的外端面的内侧,这样,连接套I的外端面与主弦杆2的外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的大小能够保证在相邻标准节连接后,相连接的两个连接套I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同时,两端面之间的距离不能太长,否则连接标准节的螺栓的长度太大,不利于安装。在主弦杆2的下端部,所述的内侧是指连接套I的下端面位于主弦杆2的下端面的上面;在主弦杆2的上端部,所述的内侧是指连接套I的上端面位于主弦杆2的上端面的下面。需要指出的是,不必将相连接的两个连接套I的外端面与相应的主弦杆2的外端面之间均设有一定的距离,只要相连接的连接套I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套I的外端面与相应的主弦杆2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即可,这样也能可靠的保证在两节标准节连接后,连接套I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方便快捷的依次连接标准节,最好将标准节上所有的连接套I的外端面都焊接在相应的主弦杆2的外端面的内侧,在标准节连接后,能有效的保证所有相连接的连接套I之间均存在间隙,这样,在连接前不必再事先确定如何连接标准节才可以保证连接套I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有助于简化标准节的安装。在两节标准节连接结束后,螺栓拧紧的程度应该能够保证两个主弦杆2相互接触,而连接套I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在塔式起重机进行高空作业时,由于工况都较为复杂,塔身会承受相对较大的交变载荷,其中包括压力和拉力;在塔机吊起重物时,塔身主要会承受较大的压力,此时标准节的主弦杆2上受到沿轴向的压力,由于相邻标准节之间主弦杆2相互接触,而通过高强度螺栓相互连接的连接套I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以标准节之间主要通过主弦杆2传递压力的作用,而主弦杆2与连接套I之间的焊缝不承受压力的作用;在塔机向下传输重物时,塔身主要会承受较大的拉力,此时相互接触的主弦杆2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标准节之间主要通过高强度螺栓和连接套I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包括主弦杆(2)和焊接于所述主弦杆(2)的两个端部处的连接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的外端面位于相应的所述主弦杆(2)的外端面的内侧;所述主弦杆(2)的端部均焊接有两个所述连接套(1);所述主弦杆(2)为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增海米成宏陈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