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油罐,括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和外部换热器;油罐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油罐的出油口通过油泵与外部换热器的进油口管道连接,外部换热器的出油口与油罐的进油口管道连接;油罐出油口通过油泵与加油接头管道连接;油罐的开口上设置有阀门B;油罐上还设置有检测口,油罐与检测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够严格控制油罐内的含氧量及燃油的温度。而通用性好,能够与各种型号的飞机加油车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场地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保温飞机加油车的作用是给飞机加注高温油料的。因给飞机加的燃油对燃油的温度要求特别高,需要对加油车油罐内的燃油温度及罐内含氧量进行严格控制,以使输出的燃油符合要求。现有的飞机加油车无法对罐内燃油的温度及罐内含氧量进行控制的,罐内的燃油都是常温的,无法达到飞机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加油车的加油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油罐内的燃油温度及罐内含氧量进行严格控制,输出的燃油不符合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油罐,该供油系统还包括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和外部换热器;油罐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油罐的出油口通过油泵与外部换热器的进油口管道连接,外部换热器的出油口与油罐的进油口管道连接;油罐出油口通过油泵与加油接头管道连接;油罐的开口上设置有阀门B ;油罐上还设置有检测口,油罐与检测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其中,油罐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A。其中,油罐出油口至外部换热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D、油泵和阀门E,外部换热器出油口至油罐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通过阀门F和自动控制阀。另外,油罐出油口至加油接头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D、油泵、过滤器、阀门 O、观察窗、流量计和绞盘。加油接头为压力加油接头,流量计与压力加油接头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 Q、文氏管、测温计和第二绞盘。第二绞盘与油泵通过管道接通,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S。加油接头为加油枪,流量计与加油枪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P和第一绞盘。第一绞盘与油泵通过管道接通,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R。其特征还在于,该供油系统还包括过滤循环系统,油罐出油口通过管道依次经过阀门D、油泵、压力自动控制阀、过滤器、阀门N、阀门G、阀门H、自动控制阀与油罐进油口连接,构成过滤循环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够严格控制油罐内的含氧量及燃油的温度,而通用性好,能够与各种型号的飞机加油车配套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供油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其中,I.油罐,2.惰性气体保护系统,3.外部换热器,4.油泵,5.过滤器,6.高液位控制装置,7.阀门A,8.阀门B,9.阀门C,10.阀门D,ll.阀门E,12.阀门F,13.阀门G,14.阀门H,15.阀门I,16.阀门J,17.阀门K,18.阀门L,19.阀门M,20.阀门N,21.阀门 0,22.阀门P,23.阀门Q,24.阀门R,25.检测口,26.自动控制阀,27.压力自动控制阀, 28.带球观察窗,29.观察窗,30.流量计,31.文氏管,32.测温计,33-1.第一绞盘,33-2.第二绞盘,34.加油枪,35.压力加油接头,36.阀门S。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位于车体上的油罐I通过管道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连接,油罐I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A7。 油罐I上设有一开口,开口上设有阀门B8。油罐I上还设置有检测口 25,油罐I与检测口 25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9。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罐内含氧量小于 10%,确保使用安全。油罐I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外部换热器3的进油口连接,外部换热器3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油罐I进油口连接。油罐I出油口与外部换热器3的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D10、油泵4和阀门ElI。外部换热器3出油口与油罐I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有阀门F12和自动控制阀26。这样,可以将油罐I内的燃油通过油泵4输送到外部加热器 3中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燃油输回油罐I内,反复进行循环加热,保证油罐内燃油温度符合使用要求。因油罐I内的燃油和在管道里流动的燃油里含有很多水分和杂质,油罐I内燃油的水分和沉淀物杂质可以通过阀门115和阀门J16直接排出;而在管道里流动燃油中的水分和杂质需要过滤循环系统排出。油罐I出油口通过管道依次经过阀门D10、油泵4、压力自动控制阀27、过滤器5、阀门N20、阀门G13、阀门H14、自动控制阀26与油罐I进油口连接, 构成过滤循环系统。这样,从油罐I里输出的油通过过滤器5不断循环进行过滤,去除水分和杂质,经过过滤的燃油再回流到罐体I内,使得油罐里的油品合格。过滤器5内的水分和沉淀物通过阀门L18和阀门M19直接排出。因过滤器5中还会有一部分气体,所以过滤器 5通过带球观察窗28、阀门K17与油罐I管道连接,目的是将过滤器5中的气体排入到油罐 I里。飞机加油车再对受油设备进行输油时,油罐I里的油依次通过出油口、阀门D10、 油泵4、过滤器5、阀门021、观察窗29、流量计30,然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阀门P22、第一绞盘33-1流到加油枪34内,另一路依次通过阀门Q23、文氏管31、测温计32、第二绞盘33_2 流入到压力加油接头35内;可以根据不同的受油设备选择不同的加油接口。观察窗29的作用是可以观察管道里的燃油是否流动畅通。在加油车给飞机加完油后,因第一绞盘33-1和第二绞盘33-2的管道里还存有剩余的燃油,所以要将绞盘管道里剩余的燃油输送到油罐I中。所以在第一绞盘33-1和第二绞盘33-2与油泵4之间各设置一段管道,这两段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R24和阀门S36。 这样,两个绞盘里的剩油就会依次通过阀门R24/阀门S36、油泵4、阀门E11、外部换热器3、 阀门F12、自动控制阀26流入到油罐I内。并且,两个绞盘管道里的剩油是被油泵4抽入到外部换热器3中加热后输送到油罐I内,以达到使用要求。油罐I上还设置有高液位控制装置6,高液位控制装置6与自动控制阀26连接。 高液位控制装置6的作用是感应油罐I内的燃油是否达到规定液位,如果超过规定液位,高液位控制装置6会控制自动控制阀26关闭,防止往罐内输送燃油。本技术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为I.空罐置换先打开阀门A7和阀门B8,通过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给油罐I内加充惰性气体,如氮气,待罐内压力稳定后,通过检测口 25检测罐内含氧量,符合要求后,关闭阀门B8,防止惰性气体排出。2.补充燃油空罐置换符合要求后,给罐内补充燃油到额定容量,待罐内压力稳定后,通过检测口 25检测罐内含氧量。3.燃油加热循环补充燃油符合要求后,打开阀门Ell和阀门F12,油罐I的出油口和进油口分别与外部换热器3进油口和出油口对接,启动主车挂取力,驱动油泵4运转,打开阀门D10,油罐 I内的燃油通过阀门D10、油泵4、阀门Ell进入到外部加热器3中进行加热,加热后通过阀门F12、自动控制阀26进入到油罐I内,反复进行加热循环,待罐内压力稳定后,观察油罐 I上的温度计,燃油温度达到额定要求后,通过检测口 25检测罐内含氧量,若符合要求后, 关闭阀门E11、阀门F12和阀门D10,关闭取力系统,完成燃油加热过程。4.加注燃油加热循环符合要求后,车辆到达指定位置,如果使用的加油接头为压力加油接头,则将压力加油接头与受油设备对接,启动挂取力,驱动油泵运转,打开阀门D10、阀门 021、阀门Q23,油罐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加油车供油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油罐(1),其特征在于:该供油系统还包括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和外部换热器(3);所述油罐(1)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2)通过管道连接;油罐(1)的出油口通过油泵(4)与外部换热器(3)的进油口管道连接,外部换热器(3)的出油口与油罐(1)的进油口管道连接;油罐(1)出油口通过油泵(4)与加油接头管道连接;油罐(1)的开口上设置有阀门B(8);油罐(1)上还设置有检测口(25),油罐(1)与检测口(25)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永杜,徐敏,郝红霞,陈虹,刘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鼓风机集团西安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特种汽车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