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10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前端的进料口(6)以及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后端的烟道(5),所述锅炉本体由前部大件(1)、中部大件(2)、后部大件(3)和下部大件(4)四部分组成,所述前部大件(1)和所述中部大件(2)组装成炉膛,所述炉膛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下部大件(4)上;所述后部大件(3)叠加于后部钢架(7)上,并且所述后部大件(3)的前端与所述中部大件(2)的右侧面相连,所述后部大件(3)的后端连接所述烟道(5)。解决了现有技术锅炉无法全组装化的问题,实现燃煤锅炉在制造厂内最大程度的组装化,减少了用户现场的安装工作量,避免了现场工作条件较差而影响了锅炉整体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
本技术属于锅炉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因为道路运输高度的限制,基本都采用散装或半组装化出厂,且锅炉受热面基本为光管结构,无法实现全组装化,而散装或半组装锅炉存在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安装工期长的问题,导致制造厂、安装方、用户容易发生责权不明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炉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安装工期长的问题,实现锅炉在制造厂内最大程度的组装化。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包括锅炉本体、 设置于锅炉本体前端的进料口 6以及设置于锅炉本体后端的烟道5,锅炉本体由前部大件I、中部大件2、后部大件3和下部大件4四部分组成,前部大件I和中部大件2组装成炉膛, 炉膛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下部大件4上;后部大件3叠加于后部钢架7上,并且后部大件3 的前端与中部大件2的右侧面相连,后部大件3的后端连接烟道5。优选的,前部大件I、中部大件2和后部大件4的受热面均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优选的,前部大件I和中部大件2之间的接缝,以及中部大件2和后部大件3之间的接缝都采用扁钢条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燃煤锅炉在制造厂内最大程度的组装化,大大减少了用户现场的安装工作量,避免了现场工作条件较差而影响了锅炉整体质量;锅炉受热面采用全膜式水冷壁结构,锅炉热效率增高,更符合节能减排政策。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前部大件,2中部大件,3后部大件,4下部大件,5烟道,6进料口,7后部钢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将燃煤锅炉分为前部大件1,中部大件2,后部大件3和下部大件4四大块,每一大块相对独立,在制作厂内完成所有组装,检验,试验工序后再出厂, 运输时每一大件分开装车;安装时,先把下部大件4就位,然后将前部大件I和中部大件2 积木式叠加于其上,用定位螺栓固定连接,后部大件3叠加于后部钢架7上,并通过定位螺栓与中部大件2固定连接。各大件组装完毕后,在下部大件4的开口一侧安装进料口 6,之后再将烟道5与后部大件3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燃煤锅炉的组装。组装完毕后,再用扁钢条将前部大件I和中部大件2之间的接缝以及中部大件2和后部大件3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密封。其中,前部大件1,中部大件2和后部大件3的受热面均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前端的进料口(6)以及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后端的烟道(5),所述锅炉本体由前部大件(1)、中部大件(2)、后部大件(3)和下部大件(4)四部分组成,所述前部大件(1)和所述中部大件(2)组装成炉膛,所述炉膛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下部大件(4)上;所述后部大件(3)叠加于后部钢架(7)上,并且所述后部大件(3)的前端与所述中部大件(2)的右侧面相连,所述后部大件(3)的后端连接所述烟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壁型全组装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前端的进料口(6)以及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后端的烟道(5),所述锅炉本体由前部大件(I)、中部大件(2)、后部大件(3)和下部大件(4)四部分组成,所述前部大件(I)和所述中部大件(2)组装成炉膛,所述炉膛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下部大件(4)上;所述后部大件(3)叠加于后部钢架(7)上,并且所述后部大件(3)的前端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畅燕梁科张金阳吕连周刘武琴曹红利王彬袁建民姜杰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鼓风机集团西安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特种汽车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