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标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402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公开了一种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所述支撑部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上方的透明胶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部实现其结构强度,在支撑部内设置彩色反光标识层,具备反光标识的功能,可提高行车安全性;在彩色反光标识层上设置透明胶注层,将支撑部和彩色反光标识层合成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车身标识内部进水问题,并且车身标识层次感明显,能提升车身标识的档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标识
技术介绍
图1-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身标识,不考虑车身标识的形状,仅从结构来看,现有车身标识结构包括两部分,镀铬件制成的支撑部I和位于支撑部I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2,支撑部I仅包括支撑外壳,其形状与车身标识的形状一致,内部为凹槽,彩色反光标识层2的形状与支撑部I凹槽的形状一致,支撑部I和彩色反光标识层2通过过盈配合扣在一起。彩色反光标识层2通过注塑制成,注塑件存在收缩不均匀、制造精度差等因素,导致支撑部I和彩色反光标识层2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导致整车在进行淋雨试验或下雨时,水可通过间隙进入车身标识内,且进去的水不容易从车身标识下侧漏出,使车身标识从外面看发暗,影响整车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淋水对车身标识的显示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所述支撑部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上方的透明胶注层。其中,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和透明胶注层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其中,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和透明胶注层的形状均与所述车身标识的形状相同。其中,所述透明胶注层为水晶胶。其中,所述支撑部由镀铬材料制成。(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身标识,通过支撑部实现其结构强度,在支撑部内设置彩色反光标识层,具备反光标识的功能,可提高行车安全性;在彩色反光标识层上设置透明胶注层,将支撑部和彩色反光标识层合成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车身标识内部进水问题,并且车身标识层次感明显,能提升车身标识的档次和整车美观。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车身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A向视图;图3是图I中车身标识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车身标识中与图I对应位置的A-A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车身标识的爆炸示意图。其中,I :支撑部;2 :彩色反光标识层;3 :透明胶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车身标识的剖面示意图和整体结构爆炸图,本实施例车身标识的整体外观图与图I中所示的车身标识的结构相似,所以在说明书附图中没有给出本实施例车身标识的整体外观图,仅以图I中为例来进行介绍,图4中直接示出了以图I中所表示的位置的A-A向视图。参照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I和位于所述支撑部I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2,具体地,所述支撑部I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支撑外壳的边缘形状与车身标识的形状一致,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同且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上方的透明胶注层3,通过透明胶注层3将支撑部I和彩色反光标识层2浇注固化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的车身标识,消除支撑部I和彩色反光标识层2之间的间隙,避免车身标识在淋水时标识效果受到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和透明胶注层3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即通过彩色反光标识层2和透明胶注层3将支撑部I的凹槽填平,保证车身标识的整体美观。透明胶注层3浇注在彩色反光标识层2上方之后,所形成的固化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的形状也相同,并且透明胶注层3分别与彩色反光标识层2和凹槽的侧壁密切粘接。优选所述透明胶注层3为水晶胶,其滴塑方便,凝结快,无色透明,不影响彩色反光标识发挥作用。其中,所述支撑部I通常由镀铬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彩色反光标识层2通常为红色或其它颜色鲜艳的膜层,以突出车身标识的标识效果。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支撑部实现其结构强度,在支撑部内设置彩色反光标识层,具备反光标识的功能,可提高行车安全性;在彩色反光标识层上设置透明胶注层,将支撑部和彩色反光标识层合成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车身标识内部进水问题,并且车身标识层次感明显,能提升车身标识的档次和整车美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I)和位于所述支撑部(I)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2),所述支撑部(I)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上方的透明胶注层(3)。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和透明胶注层(3)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和透明胶注层(3)的形状均与所述车身标识的形状相同。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注层(3)为水晶胶。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I)由镀铬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公开了一种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所述支撑部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上方的透明胶注层。本技术通过支撑部实现其结构强度,在支撑部内设置彩色反光标识层,具备反光标识的功能,可提高行车安全性;在彩色反光标识层上设置透明胶注层,将支撑部和彩色反光标识层合成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车身标识内部进水问题,并且车身标识层次感明显,能提升车身标识的档次。文档编号B60R13/04GK202806618SQ20122047835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鞠孝江, 王村林, 江淑红, 陈志刚, 胡希春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标识,包括形状与所述车身标识相同的支撑部(1)和位于所述支撑部(1)内部的彩色反光标识层(2),所述支撑部(1)包括由支撑外壳形成的凹槽,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贴合所述凹槽底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彩色反光标识层(2)上方的透明胶注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孝江王村林江淑红陈志刚胡希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