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小齿板、凸轮、中心转轴、小齿板转轴、凸轮转轴、固定板、手柄板、回位拉簧和拉线支架;中心转轴、小齿板转轴和拉线支架均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板上;凸轮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小齿板的一端设置有小齿板转轴安装孔且小齿板通过小齿板转轴安装孔安装在小齿板转轴上;小齿板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小齿板梯形啮合齿,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从动凹槽;下安装板通过中心转轴与上安装板相连;且下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小齿板梯形啮合齿相啮合的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优点:采用梯形齿啮合,保证了良好的啮合高度和啮合宽度,制造简单,啮合可靠,解锁顺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特别是一种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主机厂对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的技术要求如承载强度要求等越来越高,国内各大汽车座椅调角器、折叠器厂都在研究开发不同的平台化折叠器。传统型的汽车座椅折叠器必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危险系数高、承载能力大、啮合可靠、解锁顺畅且制造工艺简单的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小齿板、凸轮、中心转轴、小齿板转轴、凸轮转轴、固定板、手柄板、回位拉簧和拉线支架;中心转轴、小齿板转轴和拉线支架均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板上;凸轮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小齿板的一端设置有小齿板转轴安装孔且小齿板通过小齿板转轴安装孔安装在小齿板转轴上;小齿板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小齿板梯形啮合齿,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从动凹槽;下安装板通过中心转轴与上安装板相连;且下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小齿板梯形啮合齿相啮合的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凸轮转轴一端设置有与凸轮相连的凸柱,另一端设置有与手柄板相连的小圆柱;凸轮与凸轮转轴相连;凸轮一端设置有与从动凹槽相契合的切型块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回位拉簧的槽口;手柄板与凸轮转轴上的小圆柱相连;且手柄板上设置有安装拉丝的手柄板拉丝安装孔;固定板同时穿过中心转轴、小齿板转轴和凸轮转轴与上安装板相连,且将下安装板、小齿板和凸轮固定在上安装板上;回位拉簧的一端与槽口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上安装板上的用于支撑罩壳的上板罩壳钢丝支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下安装板上的用于支撑罩壳的下板罩壳支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下安装板和小齿板采用梯形齿啮合, 保证了良好的啮合高度和啮合宽度,从而使折叠机构有较大的强度,适合后排多人座椅使用;梯形齿制造简单,啮合可靠,解锁顺畅,诸多优点保证了折叠结构的解锁、落锁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且此结构简单易行,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是图I的A-A剖视图。3是图2的B向视图。4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5是小齿板的结构不意图。6是上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7是手柄板的结构不意图。8是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9是凸轮的结构示意图。10是凸轮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附图I-附图10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安装板I、下安装板2、小齿板3、凸轮4、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 凸轮转轴7、固定板8、手柄板9、回位拉簧11、拉线支架12、上板罩壳钢丝支架14和下板罩壳支架13。上安装板I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上安装板长腰孔1-1和一个上安装板圆孔1-2以作为安装定位之用;上安装板长腰孔1-1和上安装板圆孔1-2可以根据不同的座椅需求对安装面进行螺栓连接。上安装板I的另一端设置有上安装板中心转轴安装圆孔1-3、上安装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圆孔1-4和上安装板凸轮转轴安装圆孔1-5。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和凸轮转轴7分别对应安装于上安装板中心转轴安装圆孔1-3、上安装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圆孔1-4和上安装板凸轮转轴安装圆孔1-5内;且中心转轴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圆孔1-4内,小齿板转轴6通过铆接的方式安装在上安装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圆孔1-4内,凸轮转轴7转动安装在上安装板凸轮转轴安装圆孔1-5内。拉线支架12和上板罩壳钢丝支架14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上安装板I上,拉线支架12用来固定安装拉丝,上板罩壳钢丝支架14用于支撑罩壳。小齿板3通过设置在小齿板3 —端上的小齿板转轴安装孔3-1安装在小齿板转轴 6上;小齿板3另一端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动凹槽3-3。下安装板2的一端设置有下安装板圆孔2-3和下安装板长腰孔2-4以作为安装定位之用;下安装板圆孔2-3和下安装板长腰孔2-4可以根据不同的座椅需求对安装面进行螺栓连接。下安装板2的另一端设置有下安装板中心转轴贯穿孔2-1 ;下安装板2通过中心转轴5贯穿过下安装板中心转轴贯穿孔2-1,使得下安装板2与上安装板I相贴合。下安装板2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相啮合的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2-2,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2-2与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用于限位与锁止之用。下安装板 2和小齿板3采用梯形齿啮合,保证了良好的啮合高度和啮合宽度,使折叠机构有较大的强度,适合后排多人座椅使用;且梯形齿齿形简单适合冷冲压制造,加上啮合可靠、解锁顺畅等诸多优点从而保证了折叠机构的解锁、落锁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凸轮转轴7转动安装在上安装板I上的上安装板凸轮转轴安装圆孔1-5内;凸轮转轴7的一端设置有与凸轮相连的凸柱7-1,另一端设置有与手柄板9相连的小圆柱7-2。凸轮4上设置有与凸轮转轴7上的凸柱7-1形状相契合的凸轮异型孔4-1 ;凸轮4 通过凸轮异型孔4-1与凸轮转轴7上的凸柱7-1相连;凸轮4的一端设置有与小齿板3上的从动凹槽3-3相契合的切型块4-2,所述的切型块4-2用于驱动小齿板3转动。凸轮4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回位弹簧11的槽口 4-3。手柄板9上一端设置有手柄板凸轮转轴安装孔9-1,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拉丝的手柄板拉丝安装孔9-2。手柄板9通过手柄板凸轮转轴安装孔9-1安装在凸轮转轴7上的小圆柱7-2内。固定板8上设置有与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和凸轮转轴7相对应配合的固定板中心转轴安装孔8-1、固定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孔8-3和固定板凸轮转轴安装孔8-2 ;且固定板8上还设置有安装回位拉簧11的圆孔8-4。固定板8通过固定板中心转轴安装孔8-1、 固定板小齿板转轴安装孔8-3和固定板凸轮转轴安装孔8-2同时穿过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和凸轮转轴7与上安装板I相连,且将下安装板2、小齿板3和凸轮4固定在上安装板 I上。回位拉簧11的一端与槽口 4-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8上的圆孔8-4相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上安装板I通过上安装板长腰孔1-1和上安装板圆孔1-2安装在汽车的靠背上,下安装板2通过下安装板圆孔2-3和下安装板长腰孔2-4固定安装在汽车的骨架上;转动手柄板9,手柄板9转动带动凸轮转轴7转动,凸轮转轴7转动带动凸轮4转动, 凸轮4转动通过凸轮4上设置的切型块4-2驱动小齿板3转动,小齿板3转动使得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与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2-2脱离,实现解锁的功能。松开手柄板9,通过设置在手柄板9与上安装板I的拉丝和设置在凸轮4与固定板的回位拉簧11将小齿板3拉回原位,实现锁齿的功能。拉丝和回位拉簧11实现双联动梯形齿锁齿,保证了良好的啮合高度和啮合宽度,从而使折叠机构有较大的强度,适合后排多人座椅使用;梯形齿制造简单, 啮合可靠,解锁顺畅,诸多优点保证了折叠结构的解锁、落锁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且此结构简单易行,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联动梯形齿平台化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2)、小齿板(3)、凸轮(4)、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凸轮转轴(7)、固定板(8)、手柄板(9)、回位拉簧(11)和拉线支架(12);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和拉线支架(12)均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板(1)上;凸轮转轴(7)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上;小齿板(3)的一端设置有小齿板转轴安装孔(3?1)且小齿板(3)通过小齿板转轴安装孔(3?1)安装在小齿板转轴(6)上;小齿板(3)的另一端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从动凹槽(3?3);下安装板(2)通过中心转轴(5)与上安装板(1)相连;且下安装板(2)的一端设置有与小齿板梯形啮合齿(3?2)相啮合的下安装板梯形啮合齿(2?2);凸轮转轴(7)一端设置有与凸轮相连的凸柱(7?1),另一端设置有与手柄板(9)相连的小圆柱(7?2);凸轮(4)与凸轮转轴(7)相连;凸轮一端设置有与从动凹槽(3?3)相契合的切型块(4?2)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回位拉簧(11)的槽口(4?3);手柄板(9)与凸轮转轴(7)上的小圆柱(7?2)相连;且手柄板(9)上设置有安装拉丝的手柄板拉丝安装孔(9?2);固定板(8)同时穿过中心转轴(5)、小齿板转轴(6)和凸轮转轴(7)与上安装板(1)相连,且将下安装板(2)、小齿板(3)和凸轮(4)固定在上安装板(1)上;回位拉簧(11)的一端与槽口(4?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