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子果实保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634 阅读:10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李子果实保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下将李子果实先用0.1g/100ml-3.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2)将1)中浸泡后的李子果实进行冷藏;3)在进入货架期时,将所述冷藏的果实置于含有0.5-5.0ul/L的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密闭装置中,室温放置12-24小时;所述密闭装置中,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含量优选为1.0ul/L-2.0ul/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具有极高的食品卫生安全性,且具有施用简便、易于推广、投资少见效快、价格低廉、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李子果实保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李子果实是我国传统水果之一,其色泽艳丽,风味鲜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李子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每年约25%~30%果实因极易软化腐烂而损失,严重影响了李果实的贮藏保鲜、运输销售和消费。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果蔬保鲜技术是气调贮藏,由于气调贮藏耗能高,投资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果农都消费不起,当然也无法普及。冷藏法在我国有着普遍的应用,但是对于冷藏后即货架期出售过程中的果实品质的保鲜却未受到关注。此外,李子果实对低温比较敏感,在过低温度下长期贮藏容易发生冷害。因此,在果品生产日益发展的今天,亟需发展一种新的、安全有效而又方便使用、成本低廉的技术进行李果实的贮藏保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李子果实保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李子果实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下将李子果实先用0.1g/100ml-3.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优选用1.0g/100ml-2.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2)将1)中浸泡后的李子果实进行冷藏;3)在进入货架期时,将所述冷藏的果实置于含有0.5ul/L-5.0u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气体的密闭装置中,室温放置12-24小时。所述密闭装置中,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含量优选为1.0ul/L-2.0ul/L。其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溶剂为乙酸水溶液。所述乙酸水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0.5%-1.5%。为了使所述壳聚糖溶液具有很好的表面延展性,在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又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所述吐温-20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01%-0.05%。-->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在0-4℃温度下即可进行贮藏,可改善果实品质和防止冷害发生。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3)的密闭装置中,还包括能吸收CO2的溶液。所述能吸收CO2的溶液为KOH溶液和/或NaOH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将壳聚糖(CHT)溶液涂膜处理和1-MCP熏蒸处理相结合,解决了李子容易变坏腐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能极显著地延缓李果实后熟衰老和软化进程,延长李果实货架期寿命,增加果实的销售天数,提高附加值。其中,CHT能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创造了一个半封闭的小环境,从而抑制水果的气体交换和代谢过程,降低其呼吸强度,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阻止空气的氧化作用,保护水果免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同时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中所用的壳聚糖具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有研究已发现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常见食物中毒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壳聚糖已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证明是安全的。1-甲基环丙烯(1-MCP)可通过抑制乙烯的作用来抑制果实的后熟软化,而且1-MCP是以挥发性气体形式作用,使用量极低,也是安全有效。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化学药剂保鲜,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和残留。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具有极高的食品卫生安全性,且具有施用简便、易于推广、投资少见效快、价格低廉、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冷藏前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对冷藏期间李果实硬度变化的影响。图2为冷藏前壳聚糖溶液涂膜结合货架期1-MCP熏蒸处理(1ul/L,24h)对李果实硬度的影响。图3冷藏前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结合货架期1-MCP熏蒸处理(1ul/L,24h)对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图4冷藏前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对李果实冷藏期品质的影响。图5冷藏前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结合货架期1-MCP熏蒸处理(5ul/L,12h)对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实施例1、李子果实的保鲜(1)果实材料第一次试验:绿熟期的李果实于2007年7月6日采自北京怀柔果园。选择成熟度一致的绿熟期的果实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防止对果实造成伤害。运回后挑选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和机械伤害的果实进行分组处理。第二次试验:绿熟期的李果实于2007年7月18日购自于北京小营水果批发市场,果实挑选、处理方法与第一次试验相同。(2)分组处理将上述挑选的果实随机分成9组,每组200粒果实。分别按照如下方法处理:①未作任何保鲜处理作为对照组(control):李子果实在10℃冷库预冷4小时,然后于2℃冷库贮藏4周。于冷藏第0、1、周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②只用1-MCP熏蒸处理(1-MCP):李子果实在10℃冷库预冷4小时,然后于2℃冷库贮藏4周;然后从冷库中取出冷藏后的果实,在室温下进行1-MCP熏蒸处理;最后置于货架上。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③只用2.0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2.0%CHT):用2.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于冷藏第0、1、4周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分别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④2.0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然后1-MCP熏蒸处理(2.0%CHT+1-MCP):2.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然后从冷库中取出冷藏后的果实,在室温下进行1-MCP熏蒸处理;最后置于货架上。分别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⑤只用1.5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1.5%CHT);用1.5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分别于冷藏第0、1、4周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分别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⑥1.5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然后1-MCP熏蒸处理(1.5%CHT+1-MCP):-->1.5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然后从冷库中取出冷藏后的果实,在室温下进行1-MCP熏蒸处理;最后置于货架上。分别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⑦只用1.0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1.0%CHT):用1.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分别于冷藏第0、1、4周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分别于置于货架上第0、2和4天取样进行果实硬度测定。⑧1.0g/100ml CHT溶液涂膜处理然后1-MCP熏蒸处理(1.0%CHT+1-MCP):1.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果实1min,取出自然摆放晾干,在10℃冷库预冷4小时,于2℃冷库贮藏4周。然后从冷库中取出冷藏后的果实,在室温下进行1-MCP熏蒸处理;最后置于货架上。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室温下将李子果实先用0.1g/100ml-3.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优选用1.0g/100ml-2.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    2)将1)中浸泡后的李子果实进行冷藏;    3)在进入货架期时,将所述冷藏的果实置于含有0.5ul/L-5ul/L的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密闭装置中,室温放置12-24小时;所述密闭装置中,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含量优选为1.0ul/L-2.0ul/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子果实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下将李子果实先用0.1g/100ml-3.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优选用1.0g/100ml-2.0g/100ml的壳聚糖溶液浸泡;2)将1)中浸泡后的李子果实进行冷藏;3)在进入货架期时,将所述冷藏的果实置于含有0.5ul/L-5ul/L的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密闭装置中,室温放置12-24小时;所述密闭装置中,1-甲基环丙烯气体的含量优选为1.0ul/L-2.0ul/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溶剂为乙酸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康陈文化赵玉梅姜微波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