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铁路道岔群顶进卡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040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穿铁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它包括:在架空线路的两端对称布设支点桩;拼装横抬梁,制作纵梁;在列车慢行期间,建立线路软架空体系,安装轨排滑动支点组件;利用列车限速通过的间隙,将预制箱桥顶进就位;最后拆除横抬梁和纵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列车限速通过的间隙进行箱桥顶进时,线路下挖孔部分上的横抬梁、线路设备静荷载主要由纵梁担负,其力传递给主支点桩;列车限速通过时,线路下挖孔部分上的横抬梁、线上设备静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主要由横抬梁承担,其力分别传递给横抬梁两端的箱桥顶板和路基上;同时该软架空体系能满足同平面内多股道、站场道岔群、曲线及斜交等状态的大跨度线路架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穿既有鉄路箱桥顶进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ー种下穿鉄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
技术介绍
上世纪七十及八十年代,下穿既有鉄路箱桥顶进施工方法中的架空料多采用《低合金钢拆装式桁梁》(图号专桥-0119)中的部分杆件和配件拼装后进行线路架空加固。由于该方法在组拼时所用配件特别多,施工过程中配件丢失特别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后来通过优化设计,将容易丢失的连接板直接焊接在设计位置,形成横抬梁杆件,大大缩减了配件的数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在既有鉄路营业线上大量增建立交桥,立交桥不但孔 径大,孔数多,线路与箱桥中线成斜交状态且又建在繁忙的干线或站场多股道、道岔群或曲线下,同时铁路部门还要求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上行车速度限速不得低于45km/h,按照传统的施工经验使用原用的横抬梁杆件,必须将横抬梁间距减小到400mm以内,同时将既有鉄路的砼枕换成木枕才能施工,増加了工作难度,而道岔群线路架空加固方面几乎未涉及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安全、可靠的下穿鉄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穿鉄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它包括下述施工步骤 第一歩,支点桩布设 在架空线路的两端对称布设两排主支点挖孔桩和副支点挖孔桩,在主支点挖孔桩之间布设两排或多排临时支点挖孔桩,对应于待顶进预制箱梁的架空线路另一侧设置有反后背桩,在反后背桩的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定位エ字钢; 第二步,拼装横抬梁 在预制箱梁的前端和两侧搭设拼装台,在拼装台和预制箱梁的顶上拼装横抬梁,拼装成的横抬梁长度满足线路架空的横断面宽度; 第三步,制作纵梁 将エ字钢通过上缘板、下缘板和腹板连接成纵梁; 第四步,建立线路软架空体系 在列车慢行期间,按两道一组将纵梁依次坐落在沿线路方向布设的主支点挖孔桩、副支点挖孔桩和临时支点挖孔桩上;开挖轨枕下道碴槽,将横抬梁依次从纵梁底部穿过后间隔水平排列成横抬梁排,并在横抬梁上用硬木板支撑轨底或枕木底;然后将纵梁和横抬梁通过U形螺栓连为一体,在轨道外侧与纵梁エ字钢之间设置木支撑固定,使横抬梁、纵梁和线路连为一体;对应于预制箱桥位置处的横抬梁排左侧延伸至预制箱桥前顶部,右端延伸至反后背桩上端的定位エ字钢上,通过U形吊丝锁定到定位エ字钢上; 第五步;轨排滑动支点组件安装 在预制箱桥顶板上铺设两条下轨排,在横抬梁下方与预制箱桥顶板上的下轨排位置相对应处间隔固定安装上轨排,上轨排和下轨排之间的轨道接触面为光滑面,并在下轨排的轨道上表面涂抹黄油; 第六步,预制箱桥的顶进 线路软架空体系建立后,利用列车限速通过后的间隙,使用常规方法将预制箱桥顶进就位,顶进过程中依次将临时支点挖孔桩进行拆除;就位后的预制箱梁横跨架空线路对其形成支撑; 第七步,拆除横抬梁和纵梁 依次将横抬梁逐根抽出、解体,并及时回填道碴,调整线路水平;拆除纵梁并解体。两纵梁之间的横抬梁排上设置有压梁,所述压梁通过U形螺栓与所述横抬梁相固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列车限速45km/h通过的间隙进行箱桥顶进吋,线路下挖孔部分上的横抬梁、线路设备静荷载主要由纵梁エ字钢担负,其力传递给主支点桩;列车限速通过时,箱桥停止顶进,线路下挖孔部分上的横抬梁、线上设备静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主要由横抬梁承担,其力分别传递给横抬梁两端的箱桥顶板和路基上;同时该软架空体系能满足同平面内多股道、站场道岔群、曲线及斜交等状态的大跨度线路架空,也便于道岔群内信号机、接触网杆等设备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道岔群线路架空加固模型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穿鉄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它包括下述施工步骤 第一歩,支点桩布设 在架空线路的两端对称布设两排主支点挖孔桩I和副支点挖孔桩2,在主支点挖孔桩I之间布设两排或多排临时支点挖孔桩3,对应于待顶进预制箱梁4的架空线路另一侧设置有反后背桩5,在反后背桩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定位エ字钢6 ; 第二步,拼装横抬梁 在预制箱梁的前端和两侧搭设拼装台,在拼装台和预制箱梁的顶上拼装横抬梁7,横抬梁7选用12米、6米、4米、2米等相应规格的杆件背靠背拼装,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成设计长度,拼装成的横抬梁7长度满足线路架空的横断面宽度; 第三步,制作纵梁 选择16米、8米的1100エ字钢将上缘板、下缘板和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成纵梁8 ; 第四步,建立线路软架空体系在列车慢行期间,按两道一组将纵梁8依次坐落在沿线路方向布设的主支点挖孔桩I、副支点挖孔桩2和临时支点挖孔桩3上;开挖轨枕下道碴槽,将横抬梁7依次从纵梁8底部穿过后间隔水平排列成横抬梁排,并在横抬梁上用硬木板支撑轨底或枕木底;然后将纵梁8和横抬梁7通过U形螺栓连为一体,螺栓均带双帽;在轨道外侧与纵梁エ字钢之间设置木支撑固定,使横抬梁、纵梁和线路连为一体;对应于预制箱桥4位置处的横抬梁排(又叫托梁排)左侧延伸至预制箱桥4前顶部,右端延伸至反后背桩5上端的定位エ字钢6上,通过U形吊丝锁定到定位エ字钢上,防止预制箱桥4顶进时带动线路移动;在横抬梁7和纵梁8安装完毕后,对未设置纵梁的线间需要安装压梁11 ’压梁11 一般设置两组,两组错接安装,压梁11通过U形螺栓与横抬梁7固连在一起;将信号机、接触网杆立柱临时固定在横抬梁7上; 第五步;轨排滑动支点组件安装 在预制箱桥4顶板上铺设两条下轨排9,在横抬梁7下方与预制箱桥顶板上的下轨排9 位置相对应处间隔固定安装上轨排10,上轨排10和下轨排9之间的轨道接触面为光滑面,并在下轨排9的轨道上表面涂抹黄油;上、下轨排由P12轻轨和钢板焊接而成,上轨排10的轨面朝下,用U形螺栓和角铁固定在横抬梁7下,在预制箱桥4顶进过程中,上轨排10不动,下轨排9随预制箱桥4向前移动与上轨排10发生相对滑动,荷载通过横抬梁7传递给上轨排10进而传递给下轨排9 ; 第六步,预制箱桥的顶进 线路软架空体系建立后,利用列车限速通过后的间隙,使用常规方法将预制箱桥4顶进就位,顶进过程中依次将临时支点挖孔桩3进行拆除;就位后的预制箱梁4横跨架空线路对其形成支撑; 第七步,拆除横抬梁和纵梁 用16-25t吊车、5t卷扬机和动滑轮依次将横抬梁7逐根抽出、解体,抽ー根横抬梁及时回填道碴,调整线路水平,将临时固定在横抬梁7上的接触网杆立柱过渡到框架桥上,信号机移到原位;拆除纵梁8并解体;养护维修线路至恢复列车常速。权利要求1.一种下穿铁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施工步骤 第一步,支点桩布设 在架空线路的两端对称布设两排主支点挖孔桩(I)和副支点挖孔桩(2),在主支点挖孔桩(I)之间布设两排或多排临时支点挖孔桩(3),对应于待顶进预制箱梁(4)的架空线路另一侧设置有反后背桩(5),在反后背桩(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定位工字钢(6); 第二步,拼装横抬梁 在预制箱梁的前端和两侧搭设拼装台,在拼装台和预制箱梁的顶上拼装横抬梁(7),拼装成的横抬梁(7)长度满足线路架空的横断面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穿铁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施工的软架空加固顶进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施工步骤:第一步,支点桩布设在架空线路的两端对称布设两排主支点挖孔桩(1)和副支点挖孔桩(2),在主支点挖孔桩(1)之间布设两排或多排临时支点挖孔桩(3),对应于待顶进预制箱梁(4)的架空线路另一侧设置有反后背桩(5),在反后背桩(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定位工字钢(6);第二步,拼装横抬梁在预制箱梁的前端和两侧搭设拼装台,在拼装台和预制箱梁的顶上拼装横抬梁(7),拼装成的横抬梁(7)长度满足线路架空的横断面宽度;第三步,制作纵梁将工字钢通过上缘板、下缘板和腹板连接成纵梁(8);第四步,建立线路软架空体系在列车慢行期间,按两道一组将纵梁(8)依次坐落在沿线路方向布设的主支点挖孔桩(1)、副支点挖孔桩(2)和临时支点挖孔桩(3)上;开挖轨枕下道碴槽,将横抬梁(7)依次从纵梁(8)底部穿过后间隔水平排列成横抬梁排,并在横抬梁上用硬木板支撑轨底或枕木底;然后将纵梁(8)和横抬梁(7)通过U形螺栓连为一体,在轨道外侧与纵梁工字钢之间设置木支撑固定,使横抬梁、纵梁和线路连为一体;对应于预制箱桥(4)位置处的横抬梁排左侧延伸至预制箱桥(4)前顶部,右端延伸至反后背桩(5)上端的定位工字钢(6)上,通过U形吊丝锁定到定位工字钢上;第五步;轨排滑动支点组件安装在预制箱桥(4)顶板上铺设两条下轨排(9),在横抬梁(7)下方与预制箱桥顶板上的下轨排(9)位置相对应处间隔固定安装上轨排(10),上轨排(10)和下轨排(9)之间的轨道接触面为光滑面,并在下轨排(9)的轨道上表面涂抹黄油;第六步,预制箱桥的顶进线路软架空体系建立后,利用列车限速通过后的间隙,使用常规方法将预制箱桥(4)顶进就位,顶进过程中依次将临时支点挖孔桩(3)进行拆除;就位后的预制箱梁(4)横跨架空线路对其形成支撑;第七步,拆除横抬梁和纵梁依次将横抬梁(7)逐根抽出、解体,并及时回填道碴,调整线路水平;拆除纵梁(8)并解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黄建民何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