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62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机加工后将防渗拉杆插入动力转向螺杆内,且所述防渗拉杆的前端置于动力转向螺杆外,并使用防渗堵盖将动力转向螺杆的前端套住,再用紧固螺母将所述防渗堵盖固定住,此时动力转向螺杆防渗处理完成;然后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最后进行保温、淬火。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流程简化,热处理能源消耗低,生产出来的动力转向螺杆变形量小,生产效率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碳淬火工艺,特别是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动力转向螺杆时,首先要将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然后进渗碳处理,渗碳理后再进行机加工,机加工后再进行热处理,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周期长,动力转向螺杆的变形量较大,产品质量差,且存在重复性能耗,从而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现有技术设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省时省力的转向螺杆镗铰扭杆孔的工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机加工后将防渗拉杆插入动力转向螺杆内,且所述防渗拉杆的前端置于动力转向螺杆外,并使用防渗堵盖将动力转向螺杆的前端套住,再用紧固螺母将所述防渗堵盖固定住,此时动力转向螺杆防渗处理完成;然后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渗碳淬火处理,将防渗后的动力转向螺杆放入渗碳炉内进行升温,将温度上升到925°C至935°C,升温后对渗碳炉进行排气,排气后通过含碳量为I. 1%的碳势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强渗,强渗后进行扩散,将动力转向螺杆表层含碳量扩散至O. 8%,扩散后进行降温,将温度降至825°C至835°C,然后进行保温、淬火。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加工工艺流程简化,热处理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动力转向杆变形量小,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曲线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机加工后将防渗拉杆插入动力转向螺杆内,且所述防渗拉杆的前端置于动力转向螺杆外,并使用防渗堵盖将动力转向螺杆的前端套住, 再用紧固螺母将所述防渗堵盖固定住,此时动力转向螺杆防渗处理完成;然后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渗碳淬火处理,将防渗后的动力转向螺杆放入渗碳炉内进行升温,将温度上升到 925°C至935°C,升温后对渗碳炉进行排气,排气后通过含碳量为I. 1%的碳势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强渗,强渗后进行扩散,将动力转向螺杆表层含碳量扩散至O. 8%,扩散后进行降温, 将温度降至825°C至835°C,然后进行保温、淬火。本专利技术只需要一次热处理工序,使加工工艺流程简化,热处理能源消耗降低了25%,且因为只有一次加热,生产出来的动力转向螺杆变形量也相应变小,生产效率高,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机加工:首先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B:封堵防渗处理:机加工后将防渗拉杆插入动力转向螺杆内,且所述防渗拉杆的前端置于动力转向螺杆外,并使用防渗堵盖将动力转向螺杆的前端套住,再用紧固螺母将所述防渗堵盖固定住,此时动力转向螺杆防渗处理完成;??C:渗碳淬火处理:首先将防渗后的动力转向螺杆放入渗碳炉内进行升温,将温度上升到925℃至935℃,升温后对渗碳炉进行排气,排气后通过含碳量为1.1%的碳势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强渗,强渗后进行扩散,将动力转向螺杆表层含碳量扩散至0.8%,扩散后进行降温,将温度降至825℃至835℃;??D:保温、淬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转向螺杆的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机加工首先对动力转向螺杆进行机加工; B :封堵防渗处理机加工后将防渗拉杆插入动力转向螺杆内,且所述防渗拉杆的前端置于动力转向螺杆外,并使用防渗堵盖将动力转向螺杆的前端套住,再用紧固螺母将所述防渗堵盖固定住,此时动力转向螺杆防渗处理完成;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朱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环球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