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渗碳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渗碳淬火工艺常用为渗碳预冷后,直接淬火,但淬火后渗层中残余奥氏体量偏高,尤其对于本质粗晶粒钢,表面易形成网状碳化物,表面硬度难以达到技术要求。还有一种渗碳淬火工艺为渗碳冷空后一次淬火,性能有所改善,但对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关键零部件仍然很难满足技术要求。为此通常采用在渗碳淬火后磨齿,但磨齿会将压应力转成拉压力,对工件的机械性能不利;或进行喷丸强化,但该压应力在高速旋转生热中衰减,影响其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渗碳淬火工艺,,使齿轮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和非马氏体层厚度降低,并采用高温变碳势法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渗碳淬火工艺,包括: O渗碳,包括三次渗碳和三次扩散,第一次强渗,炉温维持在960-968 °C,保温为160-180min,网带炉内碳势为1.54- 1.57% CP内,第一次扩散,炉温维持在950- 958°C,保温110-135min,网带炉内碳势为1.20- 1.23 % CP ;第二次强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渗碳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1)渗碳,包括三次渗碳和三次扩散,第一次强渗,炉温维持在960‑968℃,保温为160‑180min,网带炉内碳势为 1.54‑ 1.57%CP 内,第一次扩散,炉温维持在 950‑ 958℃,保温 110‑135min,网带炉内碳势为 1.20‑ 1.23%CP;第二次强渗,炉温维持在 950‑ 958℃,保温 80‑85min,网带炉内碳势为 1.28‑ 1.35%CP,第二次扩散,炉温维持在 940‑ 948℃,保温 80‑95min,网带炉内碳势为 0.95‑ 1.2%CP;第三次强渗,炉温维持在 938‑ 943℃,保温 45‑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曜曜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