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工艺,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桐籽油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油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3-8米。叶互生,叶卵形,或宽卵形,长 20-30厘米,宽4-1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叶基心形,全缘或三浅裂。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 花单性同株;花先叶开放,花瓣白,有淡红色条纹,5枚;雌蕊子房3-5室,每室I胚珠。核果球形,先端短尖,表面光滑。种子具厚壳状种皮。油桐4-5月开花,果期7-10月;花后子房膨大,结球形核果,果顶端有短尖头;果内有种子3-5粒;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35%,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都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桐油树脂、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目前的桐油加工方法工艺流程为采收一去杂一干燥一粉碎一炒制一压榨一过滤 —沉淀一精炼一成品,目前桐油在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工艺繁琐、费力费时、透明度差、杂质多、成色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省时省力、高效节能的桐籽油加工工艺,同时制出的桐油透明度高、成色好、杂质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桐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按照如下步骤完成(1)、桐子采收、去杂;(2)、干燥,将去杂后的桐子晾晒或上炕烘烤,去壳,得到桐子瓣,控制水分为3%-4%;(3)、再次去杂,将步骤(2)所得的桐子瓣再次去除桐子灰和杂质;(4)、榨油机改装,对其榨圈进行改装,从进料口到出饼口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桐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1)、桐子采收、去杂;(2)、干燥,将去杂后的桐子晾晒或上炕烘烤,去壳,得到桐子瓣,控制水分为3%?4%;(3)、再次去杂,将步骤(2)所得的桐子瓣再次去除桐子灰和杂质;(4)、榨油机改装,对榨油机榨圈进行改装,从进料口到出饼口顺序为60#榨圈顺装、20#榨圈顺装、60#榨圈倒装、20#榨圈顺装;(5)、预热,在榨油机内,加入油饼,启动榨油机,提升榨油机的温度到80?100℃;(6)、压榨,将所述步骤(3)处理好的桐子瓣直接加入榨油机内进行压榨,榨油温度控制在110?140℃;(7)、过滤,将步骤(6)榨得的桐油通过滤油器进行过滤;(8)、沉淀,将步骤(7)过滤后的桐油放入容器内进行沉淀;(9)、步骤(8)所得上清液倒出即为成品桐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桐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桐子采收、去杂; (2)、干燥,将去杂后的桐子晾晒或上炕烘烤,去壳,得到桐子瓣,控制水分为3%-4%; (3)、再次去杂,将步骤(2)所得的桐子瓣再次去除桐子灰和杂质; (4)、榨油机改装,对榨油机榨圈进行改装,从进料口到出饼口顺序为60#榨圈顺装、20 #榨圈顺装、60 #榨圈倒装、20 #榨圈顺装; (5)、预热,在榨油机内,加入油饼,启动榨油机,提升榨油机的温度到80-100°C; (6)、压榨,将所述步骤(3)处理好的桐子瓣直接加入榨油机内进行压榨,榨油温度控制在 110-140°C ; (7)、过滤,将步骤(6)榨得的桐油通过滤油器进行过滤;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