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菜籽油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压榨或浸出制取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是我国最普遍食用的油脂之一。研究显示,植物油中,菜籽油所含的饱和脂肪酸最少,仅为6%,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所以菜籽油有利胆功能,也有利于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菜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很高,消化利用率可达99%,其营养成分能够充分为人体吸收,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生理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因此,菜籽油是营养价值极高、极具食用价值的油脂。对于菜籽油加工,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通用精炼技术,其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过度加工问题,使得菜籽油精炼原辅料用量增多,油脂炼耗、能耗加大,加工废水、废渣的排放超标,使环境受到破坏,并且还使菜籽油中原有的营养物质被过度加工而除去,造成了菜籽油营养品质的下降,同时,过度加工也使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的油脂伴随物含量上升,降低了油脂食用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菜籽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菜籽毛油的制备;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菜籽毛油进行超声波辅助磷脂酶C脱胶处理,待脱胶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得到脱胶菜籽油;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脱胶菜籽油进行无水洗长混脱酸处理,所述步无水洗长混脱酸处理过程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脱胶菜籽油加热至70~80℃,加入油重0.02~0.04%且浓度为7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0~15分钟,降温至40~45℃再加入浓度为10~14%的碱液, 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混合反应30~45分钟,待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菜籽油,将一次脱酸菜籽油真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籽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菜籽毛油的制备;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菜籽毛油进行超声波辅助磷脂酶C脱胶处理,待脱胶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得到脱胶菜籽油;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脱胶菜籽油进行无水洗长混脱酸处理,所述步无水洗长混脱酸处理过程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脱胶菜籽油加热至70~80℃,加入油重0.02~0.04%且浓度为7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0~15分钟,降温至40~45℃再加入浓度为10~14%的碱液, 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混合反应30~45分钟,待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菜籽油,将一次脱酸菜籽油真空干燥后,再加入油重0.1~0.2%的助滤剂硅藻土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脱酸菜籽油;
步骤四、向步骤三中得到的脱酸菜籽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得到预脱色菜籽油,再向预脱色菜籽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得到复脱色菜籽油;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复脱色菜籽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成品菜籽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籽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菜籽毛油的主要指标如下:含磷量为0.62%,油酸为51~70%,亚油酸为15~30%,亚麻酸为5~14%,维生素E为70~90mg/100g,植物甾醇为0.4~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籽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超声波辅助磷脂酶C脱胶处理过程为:将制得的菜籽毛油加热至60~70℃,加入油重0.09~0.12%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16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平,胡传荣,罗质,叶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