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6544 阅读:5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该润滑剂包含的成分及质量份为润滑基础油5-25、乳化剂10-30、表面活性剂1-5、防锈剂1-10、极压抗磨剂1-5、稠化剂1-5、碱保持剂5-25、杀菌剂1-5、消泡剂0.1、水30-50。该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冷却、清洗、润滑、防锈、和抗硬水及铜皂分散性能,尤其适用于超细铜丝拉拔的润滑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铜拉丝生产工艺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为使其高效地生产必须利用润滑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在铜的超细丝拉拔过程中,铜丝容易发生氧化;在润滑剂中铜离子与阴离子反应生成铜皂,这些铜皂析出后堵塞在拉丝模的模孔,导致润滑剂不能随铜丝穿过模孔,没能附着在铜丝表面,会造成润滑失效。近年发展的高速拉丝生产线,对润滑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适宜的润滑性,以减少磨损,有助于模具寿命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清洗性,以避免铜粉粘在模具周围而造成磨损;要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周期,从而保证拉丝质量和高的生产效率。目前,开发具有上述良好综合性能的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是进一步提高拉丝技术所迫切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丝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该润滑剂成分配制合理,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得的润滑剂具有抗氧化、减少铜皂等功能,可有效改善铜丝的表面质量与性能。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主要成分配比质量份为:润滑基础油5-25、乳化剂10-30、表面活性剂1-5、防锈剂1-10、极压抗磨剂1-5、稠化剂1-5、碱保持剂5-25、杀菌剂1-5、消泡剂0.1、水30-50。目前,铜拉丝加工中普遍采用水基润滑剂,微乳液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而且清洗性能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的发展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选为微乳型的拉丝润滑液。以较低黏度的石蜡基油与环烷基油2:1混合配制作为基础油组分,环烷基油在20%-50%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一方面因为低黏度油具有良好的冷却性和清洗性,另一方面,微乳液中其他添加剂会对基础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故要选用低黏度的基础油。表面活性剂为蒸馏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主要由蒸馏妥尔油DTO30、二乙醇胺DEA、硼酸和二甘醇按5:3:1:1组成。蒸馏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生产工艺令其酰胺含量可达90%以上,它耐硬水,适合各种软、硬水环境,具有乳化、抗腐、润滑、清洗等复合功能。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不同于传统的椰子油酸酰胺,与常用的椰子油酸相比,妥尔油蒸馏液包含脂肪酸和约30%的松香,而松香非常重要,它能够为脂肪酸应用提供加强的性能,保证润滑和清洗的配伍平衡,用作乳化剂,乳化速度快,润滑性优越,清洗效果好,对硬水的适应范围宽。防锈剂的主要成分是苯骈三氮唑,润滑油中加入防锈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铜线全部或部分黑化。极压抗磨剂选用烷基亚磷酸酯应用在超细丝铜拉丝润滑液中。在拉丝加工时,器具与工件不断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严重地影响了器具寿命和拉丝效率。为了降低温度,提高拉丝效果,必须加入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他添加剂,使器具与摩擦部分的金属表面生成极压润滑膜(金属化学膜)来提高抗磨性。乳化剂和耦合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润滑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研发中的关键所在,本专利技术采用油酸三乙醇胺与石油磺酸钠3:1混合。由于阴离子乳化剂的抗硬水性差,容易形成铜皂,所以在配方研制中,主要以非离子乳化剂为主,被乳化油相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在10-13之间,选择一款HLB值在12的非离子乳化剂油酸三乙醇胺,辅以少量HLB值为6的阴离子乳化剂石油磺酸钠,使体系达到平衡。为更进一步地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微乳液稳定性,加入一定的长链异构醇作为耦合剂。在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碱保持剂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方面可以提供碱值储备,增加PH值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金属起到腐蚀保护作用。通过试验,确定以二甘醇胺和三乙醇胺以1:2复配作为碱保持组分。微乳液中含有较高的水分,且组分中含有充足的营养,容易导致细菌和真菌的滋生,从而使得工作液发臭“变色”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杀菌剂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试验,选用三嗪和苯骈异噻唑啉酮(BIT)4:1复配,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优异的杀菌效果。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超细铜丝拉拔润滑剂,该润滑剂成分配制合理,成本适中,在金属材料的拉拔加工过程中可起到优良的抗磨、减磨作用,有效确保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精度,尤其适合于超细丝铜的拉拔生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铜的超细拉丝过程主要缺陷是容易被氧化,产生铜皂,该润滑剂在铜丝拉拔过程中、润滑、冷却、清洗、防锈等作用十分明显,还有一定的抗压能力,特别是铜粉的沉降效果,能有效避免铜皂的产生。添加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就可以到达非常理想的沉降效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杜绝了拉丝过程中断丝和缩丝产生,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了润滑剂润滑性能、沉降性能和清洗性能的长期匹配,抑制了铜皂的产生,完全解决了铜拉丝过程中缩丝与断丝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的铜拉丝润滑剂在某厂进行了使用试验,使用结果表明,该润滑剂润滑性、清洗性良好,对铜丝无腐蚀、低泡沫、使用浓度低、对皮肤无刺激,完全能满足铜拉丝工艺的润滑需求,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用石蜡基油与环烷基油按2:1混合配制得到基础油,质量份数为5-30份;用油酸三乙醇胺与石油磺酸钠3:1混合配制得到乳化剂,质量份数为10-40份;以长链异构醇作为耦合剂,质量份数为1份;表面活性剂用蒸馏妥尔油DTO30、二乙醇胺DEA、硼酸和二甘醇按5:3:1:1混合配制,质量份数为1份;防腐防锈剂为苯骈三氮唑,质量份数为2份;碱保持剂用二甘醇胺和三乙醇胺按1:2混合,质量份数为5-20份;消泡剂为二甲基硅酮油,质量份数为0.1份;杀菌剂用三嗪和苯骈异噻唑啉酮按4:1混合,质量份数为1份;极压抗磨剂为烷基亚磷酸酯,质量份数为1份、水的质量份数30-50份。将基础油、乳化剂、表面活性剂、耦合剂、碱保持剂、消泡剂、杀菌剂以及水添加至反应釜;然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于75℃,充分搅拌25分钟;接着,添加防锈剂,继续搅拌35分钟;最后,添加极压添加剂,搅拌桶转速控制在800r/min,搅拌75分钟;将润滑剂进行过滤、灌装、包装得到本专利技术润滑剂。实施例2:用石蜡基油与环烷基油按2:1混合配制得到基础油,质量份数为10-25份;用油酸三乙醇胺与石油磺酸钠3:1混合配制得到乳化剂,质量份数为15-30份;以长链异构醇作为耦合剂,质量份数为2份;表面活性剂用蒸馏妥尔油DTO30、二乙醇胺DEA、硼酸和二甘醇按5:3:1:1混合配制,质量份数为2份;防腐防锈剂为苯骈三氮唑,质量份数为4份;碱保持剂用二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剂由润滑基础油、乳化剂、表面活性剂、防锈剂、极压抗磨剂、稠化剂、碱保持剂、杀菌剂、消泡剂、水组成,所述的润滑剂成分质量份数为润滑基础油5‑25、乳化剂10‑30、表面活性剂1‑5、防锈剂1‑10、极压抗磨剂1‑5、稠化剂1‑5、碱保持剂5‑25、杀菌剂1‑5、消泡剂0.1、水3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其特征在于:该润滑剂由润滑基础油、乳
化剂、表面活性剂、防锈剂、极压抗磨剂、稠化剂、碱保持剂、杀菌剂、消泡
剂、水组成,所述的润滑剂成分质量份数为润滑基础油5-25、乳化剂10-30、
表面活性剂1-5、防锈剂1-10、极压抗磨剂1-5、稠化剂1-5、碱保持剂5-25、
杀菌剂1-5、消泡剂0.1、水3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
面活性剂为蒸馏妥尔油酸二乙醇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
锈剂的主要成分是苯骈三氮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丝拉拔用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叙王悦阳丁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