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992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开卷通道、焊机、第一张力辊、第一纠偏辊、活套小车、第二纠偏辊、第二张力辊和退火炉,第一开卷通道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矫直机和剪刀,开卷机与矫直机之间以及矫直机与剪刀之间设有夹送辊,剪刀与焊机之间以及焊机与第一张力辊之间设有夹送辊,第一纠偏辊与活套小车之间以及活套小车与第二纠偏辊之间设有支撑辊,装置中所有的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所有液压缸均为耐高温液压缸。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的退火工艺,带钢入炉温度由原来的80℃以下提高到30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不锈钢退火酸洗线是冷轧不锈钢生产工序的一个关键工序,目前传统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生产工艺是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在热连轧生产线上以400°C飞00°C的温度卷取之后,要放到原料库当中进行冷却,冷却到80°C以下,然后用航车运送到热轧不锈钢退火酸洗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和高温的情况下组织都是奥氏体,卷取后的冷却过程 比较缓慢,碳化物析出的温度的时间较长,这样不利于热轧不锈钢的中间退火。目前热轧不锈钢退火酸洗线的入口段设备比较复杂,且都不是耐高温的,各个辊子表面都是衬胶的,耐磨板都是尼龙的,所以带钢只能以低于80°C的温度进行开卷,然后带钢以低于80°C的温度进入退火炉,这样的话,带钢在原料库当中的冷却将需要很长时间,就降低了生产节奏,而且氧化铁皮的生成量也会增多,增加了酸洗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及其退火工艺,当带钢从热轧生产线上卷取之后,直接运送到热轧不锈钢退火酸洗生产线进行加工,这样将会提高带钢的入炉温度,节省天燃气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而且同时也会节省很多时间,提高生产节奏,减少氧化铁皮的生成量,降低酸洗的难度。本技术提供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开卷通道、焊机、第一张力辊、第一纠偏辊、活套小车、第二纠偏辊、第二张力辊和退火炉,第一开卷通道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矫直机和剪刀,开卷机与矫直机之间以及矫直机与剪刀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剪刀与焊机之间以及焊机与第一张力辊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第一纠偏辊与活套小车之间以及活套小车与第二纠偏辊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和传送带钢的支撑辊,其中,第一张力辊、第一纠偏辊、第二纠偏辊、第二张力辊、夹送辊和支撑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开卷机的上压辊、下压辊和反弯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开卷机的套筒为热轧用套筒,开卷机具有耐高温的液压辅助装置;驱动第一纠偏辊的的液压缸、驱动第二纠偏辊的液压缸和驱动活套小车的液压缸均为耐高温液压缸。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中,剪刀与焊机之间的夹送辊为第一转向夹送辊,剪刀与第一转向夹送辊之间设有第一侧导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中,第一转向夹送辊与焊机之间设有第二侧导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中,第一转向夹送辊与第一侧导装置之间设有起套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中,第一侧导装置与起套装置之间设有第二转向夹送辊,第二转向夹送辊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卷通道,第二开卷通道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矫直机和剪刀,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与矫直机之间以及矫直机与剪刀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剪刀设于焊机前的夹送辊之前;其中,第二开卷通道的夹送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的上压辊、下压辊和反弯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的套筒为热轧用 套筒,且具有耐高温的液压辅助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中,第二开卷通道的剪刀与焊机前的夹送辊之间设有起套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具有以下技术进步和特点I、带钢入炉温度可以由原来的80°C以下提高到300°C以上,这样可以节省天燃气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2、可以省去原来带钢的中间冷却环节,节省时间,提高生产节奏,可以降低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量,降低酸洗的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钢卷小车;2、下压辊;3、开卷机;4、钢卷;5、上压辊;6、反弯辊;7、开卷刀8、夹送辊;9、矫直机;10、夹送辊;11、剪刀;12、第一侧导装置;13、第二转向夹送辊;14、起套装置;15、第一转向夹送辊;16、第二侧导装置;17、焊机;18、夹送辊;19、压辊;20、第一张力辊;21、液压缸;22、第一纠偏辊;23、液压缸;24、第二纠偏辊;25、压辊;26、第二张力辊;27、支撑辊;28、支撑辊;29、液压缸;30、活套小车;31、退火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开卷通道、焊机17、第一张力辊20、第一纠偏辊22、活套小车30、第二纠偏辊24、第二张力辊26和退火炉31,第一开卷通道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3、矫直机9和剪刀11,开卷机3与矫直机9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8,以及矫直机9与剪刀11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10,剪刀11与焊机17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第一转向夹送辊15,焊机17与第一张力辊20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18,第一纠偏辊22与活套小车30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和传送带钢的支撑辊27,活套小车30与第二纠偏辊24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和传送带钢的支撑辊28,其中,第一张力辊20、第一纠偏辊22、第二纠偏辊24、第二张力辊26、夹送辊8、10、15、18和支撑辊27、28均为表面带有粗糙度的金属辊(优选为铜辊);开卷机的上压辊5、下压辊2和反弯辊6均为表面带有粗糙度的金属辊(优选为铜辊),开卷机3的套筒为热轧用套筒,开卷机3具有耐高温的液压辅助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第一纠偏辊22的的液压缸21和驱动第二纠偏辊24的液压缸23均为耐高温液压缸(可耐30(T70(rC)。 剪刀11与第一转向夹送棍15之间设有第一侧导装置12。第一转向夹送棍15与焊机17之间设有第二侧导装置16。第一转向夹送辊15与第一侧导装置12之间设有起套装置14。第一侧导装置12与起套装置14之间设有第二转向夹送辊13。为保证退火工艺的连续生产过程,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卷通道,其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3、矫直机9和剪刀11,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3与矫直机9之间以及矫直机9与剪刀11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剪刀11设于焊机前的夹送辊15之前;第二开卷通道的夹送辊8、10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的上压辊5、下压辊2和反弯辊6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第二开卷通道的开卷机3的套筒为热轧用套筒,开卷机3具有耐高温的液压辅助装置。第二开卷通道的剪刀11与焊机前的夹送辊15之间设有起套装置14。活套小车30上的纠偏辊为金属辊,优选为铜辊,控制活套小车30的纠偏辊摆动的液压缸29的液压辅助系统为耐高温系统,入口段所有辊子的表面都带有一定的粗糙度,防止带钢与辊子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划伤带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开卷通道、焊机、第一张力辊、第一纠偏辊、活套小车、第二纠偏辊、第二张力辊和退火炉,所述第一开卷通道包括依带钢传送方向顺次设置的开卷机、矫直机和剪刀,所述开卷机与所述矫直机之间以及所述矫直机与所述剪刀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所述剪刀与所述焊机之间以及所述焊机与所述第一张力辊之间设有用于传送带钢的夹送辊,所述第一纠偏辊与所述活套小车之间以及所述活套小车与第二纠偏辊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和传送带钢的支撑辊,????其中,所述第一张力辊、第一纠偏辊、第二纠偏辊、第二张力辊、夹送辊和支撑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所述开卷机的上压辊、下压辊和反弯辊均为表面粗糙的金属辊,开卷机的套筒为热轧用套筒,所述开卷机具有耐高温的液压辅助装置;驱动所述第一纠偏辊的的液压缸、驱动所述第二纠偏辊的液压缸和驱动所述活套小车的液压缸均为耐高温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华邵远敬贺立红胡斯尧陈连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