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蚀剂的制备,尤其适用于咪唑啉缓蚀剂的获取,与真空法和溶剂法相比工艺更简单,方法更实用。
技术介绍
咪唑啉衍生物是油田常用的一种缓蚀剂类型,一般由有机酸和胺类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由于缩合反应中的水生成不利于反应进行,所以合成咪唑啉类缓蚀剂首先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一般脱水采用两种方法(I)真空法在该法中反应物在较低压强下混合加热,进行第一次脱水后,程序升温降压除去水分,完成第 二次脱水;(2)溶剂法第一次脱水在常压下进行,以甲苯或二甲苯为携水剂,通过携水剂和水共沸,将水从反应容器中带出,从而推动脱水反应进行,第一次脱水完成后,再减压升温进行第二次脱水,完成环化反应,可通过测量反应的产水量和产品酸值来确定反应的终点。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溶剂合成法需要的反应温度低,产物不易变质,但是采用出水量和产品酸值来判断反应终点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收率低,同时溶剂法采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进行脱水,这些溶剂对人体有害,其投入和回收重复利用过程也比较复杂;真空法则无溶剂回收问题,但反应时间长,同时要求长时间使用真空系统,对反应设备的密封性要求比较高,否则产物容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咪唑啉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步实施;原料:有机酸由辛酸、癸酸、己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十四烷酸,环烷酸组成;胺类由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组成;其中环烷酸分子量为180?350;经制备:取有机酸与胺类原料,以其摩尔比1:1.1?1.3配制,依次置于三颈瓶中加热,待完全熔化后,开启搅拌,在115?125℃条件下反应2?3h,然后升温,在2h内升温至180?200℃,保温2?3h,继续升温,在2h内升温至270℃,在265?275℃下反应2?3h,即得咪唑啉缓蚀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贵宾,赵波,孙新春,何志刚,吴君,卜魁勇,张文辉,刘冬梅,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