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一种环保蓄油型油水分离器,包括一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至少两个腔体为供油水分流的分流腔体和对油进行储存的储油腔体,分流腔体与储油腔体之间设一隔板,隔板上部设有至少一蓄油通孔,分流腔体通过蓄油通孔连通储油腔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动力,即可可快速将油水进行分离,环保节能、更无噪音困扰,且储油能力达到96%以上,排水质量远超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环保节能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对于排污方式处理一直是不尽人意。尤其是含油废水的处理一直时环保行业关注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妥善解决。虽然目前市 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油水分离系统,但是这些设备不仅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大多需要采用电动机构,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这对于一些中小型用户而言,不仅缺少经济效益,且费时费力、提高生产成本。最终,导致许多用户放弃使用油水分离系统,直接将含油废水排放出去,长期以往不仅容易导致排水管道堵塞,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蓄油型油水分离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蓄油型油水分离器,包括一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至少两个腔体为供油水分流的分流腔体和对油进行储存的储油腔体,所述分流腔体与所述储油腔体之间设一隔板,所述隔板上部设有至少一个蓄油通孔,所述分流腔体通过所述蓄油通孔连通所述储油腔体。油水在所述分流腔体内流动时,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漂浮在水的上方,当所述分流腔体内的液位高于所述蓄油通孔的高度时,漂浮在水上方的油可通过所述蓄油通孔流入所述储油腔体内,实现油水的分离以及对分离后的油的回收储蓄。还包括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分别为进水腔体、排水腔体,所述进水腔体通过所述分流腔体连通所述排水腔体。所述分流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挡板,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为三通挡板、扰动挡板,所述蓄油通孔位于所述三通挡板与所述扰动挡板之间。所述三通挡板上设有一三通,所述三通包括一三通进水口、两个三通出水口,所述三通进水口连通所述三通挡板,两个三通出水口悬空,且一个所述三通出水口朝上设置,另一所述三通出水口朝下设置。所述扰动挡板上设有一进水开口,所述进水开口内设有一用于扰动油水的斜板,所述斜板一端与所述进水开口的下侧连接,另一端悬空,并所述自进水腔体向所述排水腔体方向倾斜。所述三通挡板、扰动挡板将所述分流腔体分割成三个子腔体,三个子腔体分别为入水子腔体、流通子腔体、出水子腔体,所述进水腔体连通所述入水子腔体,所述入水子腔体通过所述流通子腔体连通所述出水子腔体,所述出水子腔体连通所述排水腔体。所述隔板上部还设有至少一去油通孔,所述出水子腔体通过所述去油通孔连通所述储油腔体。所述去油通孔、蓄油通孔呈倒锥形。所述去油通孔的高度等于所述蓄油通孔的高度。所述进水腔体连通所述入水子腔体,所述入水子腔体上设有一排污阀门,所述排污阀门位于所述入水子腔体的下部。以便当所述进水腔体内的油污水进入所述入水子腔体后,沉淀下来的杂质颗粒可从所述排污阀门处排除。所述进水腔体上设有一进水管道,所述进水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过滤网,两个过滤网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入水子腔体之间。至少两个过滤网分别为粗孔过滤网和细孔过滤网,所述细孔过滤网与所述进水管道之间设有所述粗孔过滤网;所述细孔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等于I毫米,所述粗孔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等于25毫·米。所述排水腔体上设有一排水开口,所述排水腔体通过所述排水开口连通所述出水子腔体。所述排水腔体上设有一排水管道,所述排水腔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吸油毡,所述吸油毡位于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子腔体之间;至少两个吸油毡分别为横向放置的横向吸油毡和纵向放置的纵向吸油毡,所述纵向吸油毡位于所述排水开口处,所述横向吸油毡位于所述排水开口上方。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横向吸油毡的上方,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横向吸油毡之间的距离为10-15厘米。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一玻璃管、一排油阀门,所述排油阀门连接所述储油腔体,所述玻璃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油腔体的下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油腔体的上部,所述排油阀门位于所述储油腔体的下部。所述储油腔体内蓄油一定量的油后,油流入所述玻璃管内,通过所述玻璃管可测得所述储油腔体内油的液位,当所述玻璃管内油的液位过高时,可通过所述排油阀门将所述储油腔体排放出去。还包括两个箱盖,两个箱盖分别进水箱盖、蓄油箱盖,所述排水腔体、储油腔体、出水子腔体、流通子腔体位于所述蓄油箱盖的下方,所述进水腔体、入水子腔体位于所述进水箱盖的下方;所述储油腔体与所述蓄油箱盖之间设有一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包括一锁闭箱体,所述排油阀门位于所述锁闭箱体内,所述锁闭装置将所述排水腔体、储油腔体、出水子腔体、流通子腔体与所述蓄油箱体紧密封锁。有效避免所述蓄油腔体内废油被不法分子利用回收,提高废油的收集与保存的安全性。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动力,即可可快速将油水进行分离,环保节能、更无噪音困扰,且储油能力达到96%以上,排水质量远超国家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I、图2、图3,一种环保蓄油型油水分离器,包括一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至少两个腔体为供油水分流的分流腔体11和对油进行储存的储油腔体12,分流腔体11与储油腔体12之间设一隔板,隔板上部设有至少一蓄油通孔13,分流腔体11通过蓄油通孔13连通储油腔体12。油水在分流腔体11内流动时,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漂浮在水的上方,当分流腔体11内的液位高于蓄油通孔13的高度时,漂 浮在水上方的油可通过蓄油通孔13流入储油腔体12内,实现油水的分离以及对分离后的油的回收储蓄。还包括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分别为进水腔体21、排水腔体15,进水腔体21通过分流腔体11连通排水腔体15。分流腔体11内设有至少两个挡板,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为三通挡板33、扰动挡板32,蓄油通孔12位于三通挡板33与扰动挡板32之间。三通挡板33上设有一三通34,三通34包括一三通进水口、两个三通出水口,三通进水口连通三通挡板33,两个三通出水口悬空,且一个三通出水口朝上设置,另一三通出水口朝下设置。扰动挡板32上设有一进水开口,进水开口内设有一用于扰动油水的斜板31,斜板31 —端与进水开口的下侧连接,另一端悬空,并自进水腔体21向排水腔体15方向倾斜。三通挡板33、扰动挡板32将分流腔体11分割成三个子腔体,三个子腔体分别为入水子腔体41、流通子腔体42、出水子腔体43,进水腔体21连通入水子腔体41,入水子腔体41过流通子腔体42连通出水子腔体43,出水子腔43体连通排水腔体15。隔板上部还设有至少一去油通孔44,出水子腔体43通过去油通孔44连通储油腔体12。去油通孔44、蓄油通孔13呈倒锥形。去油通孔44的高度等于蓄油通孔13的高度。进水腔体21连通入水子腔体41,入水子腔体41上设有一排污阀门25,排污阀门25位于入水子腔体41的下部。以便当进水腔体21内的油污水进入入水子腔体41后,沉淀下来的杂质颗粒可从排污阀门25处排除。进水腔体21上设有一进水管道211,进水腔体21内设有至少两个过滤网,两个过滤网位于进水管道211与入水子腔体41之间。至少两个过滤网分别为粗孔过滤网23和细孔过滤网24,细孔过滤网24与进水管道211之间设有粗孔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蓄油型油水分离器,包括一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至少两个腔体为供油水分流的分流腔体和对油进行储存的储油腔体,所述分流腔体与所述储油腔体之间设一隔板,所述隔板上部设有至少一个蓄油通孔,所述分流腔体通过所述蓄油通孔连通所述储油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逸群,胡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