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666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至少一个风机、风机箱、进气箱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包括架Ⅰ和架Ⅱ,架Ⅰ和架Ⅱ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风机由双轴伸电机和离心风机叶轮组成,双轴伸电机上方固定有电机架;风机箱包括风机箱Ⅰ和风机箱Ⅱ,风机箱Ⅰ和风机箱Ⅱ分别罩在双轴伸电机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上,风机箱Ⅰ和风机箱Ⅱ的下部固定有底板,进气箱包括进气箱Ⅰ和进气箱Ⅱ,散热器包括散热器Ⅰ和散热器Ⅱ,将固定成一体的散热器Ⅰ、散热器Ⅱ、进气箱Ⅰ、进气箱Ⅱ、风机箱Ⅰ、风机箱Ⅱ和电机架固定连接于架Ⅰ和架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可靠性高,噪音小,安装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地说是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动车组对牵引传动系统集成式冷却装置性能要求较高,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对噪声和振动要求苛刻。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冷却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少数冷却装置散热能力不足、风机箱体裂纹、散热器泄漏、散热器积尘严重且不易清洗等。对于时速较高的动车组而言,需增加冷却牵引传动系统的冷却装置的数量,因此对冷却装置的重量又提出了严格的限制。为提高冷却装置散热能力和可靠性,及方便使用和维护,降低运用成本,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可靠性高、重量轻、辅助功率消耗低、使用维护方便,运用成本低廉的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至少一个风机、风机箱、进气箱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架I和架II,所述架I和所述架II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所述风机由双轴伸电机和设置在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轴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组成,所述双轴伸电机上方固定有电机架;所述风机箱包括风机箱I和风机箱II,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分别罩在所述双轴伸电机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上,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的下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下端开口相匹配的主排风口 ;所述进气箱包括进气箱I和进气箱II,所述进气箱I和所述进气箱II分别固定在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的两侧;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I和散热器II,所述散热器I和所述散热器II分别固定在所述进气箱I和所述进气箱II的两侧;将固定成一体的所述散热器I、所述散热器II、所述进气箱I、所述进气箱II、所述风机箱I、所述风机箱II和所述电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架I和所述架II之间。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箱I面向所述进气箱I 一侧的进风侧箱体壁上和所述风机箱II面向所述进气箱II 一侧的进风侧箱体壁上分别设有集流器,所述集流器是从箱体壁向所述离心风机叶轮方向渐缩式开口型集流器,所述集流器小端口圆筒罩在所述离心风机叶轮的进风风筒内侧,所述集流器与所述离心风机叶轮相互重叠部分的风筒径向之间留有I 5mm间隙。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的箱体壁上分别开设有侧排风口。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面向所述双轴伸电机一侧的箱体壁上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轴直径的半圆孔I,面向所述双轴伸电机一侧的箱体壁上设有与所述半圆孔I相匹配的半圆孔II,所述挡板扣合到箱体上时,与所述双轴伸电机相接触的一侧箱体壁上仅剩一个可供所述双轴伸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圆孔。作为优选,所述集流器的数量为Ii1,所述挡板的数量为n2,H1和n2满足n1=n2=2m,其中m为所述风机的数量;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的箱体内分别设有风机箱隔板,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箱体中的风机箱隔板的数量为n3,n3满足n3=m_l。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箱I与所述风机箱I之间和所述进气箱II与所述风机箱II之 间均设有弹性密封环。作为优选,所述架I、所述架II和所述电机架上均设有减重孔;每个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架I和所述架II的固定端均设有加强筋I ;所述架I和所述架II的截面为U型,在U型结构内设有加强筋板。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箱I、所述进气箱II、所述风机箱I和所述风机箱II的箱体边沿及所述底板的边沿均设有可安装火情报警电缆的孔。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I和所述散热器II的两侧还可设置复合式空气过滤器。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I和所述散热器II均采用板翅式结构,其中空气翅片采用无切口波纹形散热片结构,油通道内采用小波距多切口翅片结构。本技术采用整体配套设计方法,利用仿真计算分析手段,实现各部件性能之间合理匹配。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减重结构设计,使冷却装置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2、部件间的连接方式,减低了内部振源对冷却装置各部件的不利影响,使冷却装置可靠性更高;3、风机组结构设计,使空气流动更顺畅,消耗的辅助功率更低。本技术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体积小、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噪音低、安装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小。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移动装备车用冷却系统等领域广泛推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架II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4所示,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两个风机、风机箱、进气箱和散热器。所述支撑架包括架I 11和架II 12,架I 11和架II 12采用耐低温钢板折弯制成,截面为U形,根据强度模拟计算结果,在架I 11和架II 12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减重孔,在U型结构内主承重位置上设置加强筋板16 (如图3所示);所述架I 11和所述架II 1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13,安装座1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架I 11和架II 12固定;每个所述安装座13与所述架I 11和所述架II 12的固定端均设有加强筋I 15 (如图2所示);安装座13采用带侧翼的L形钢板折弯后焊接制成,这种特殊的设计,结构简单,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支撑架的重量。根据具体设计,安装座13与支撑架之间也可采用紧固件等其它方式连接,沿支撑架长度方向,U形截面可变尺寸设计。所述风机由双轴伸电机21和设置在所述双轴伸电机21的电机轴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22组成,2个风机,共4个离心风机叶轮22 ;所述风机的轴中心线与支撑架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双轴伸电机21上方固定有电机架14,电机架14采用耐低温多孔板折弯后焊接制成。电机架14沿长度方向与架I 11和架II 12垂直,所述电机架14上设有减重孔,通过减重孔合理调整电机架14的频率,使电机架14 一阶频率彻底避开电机运行频率。电机架14截面近似I个矩形波形,矩形波外侧的2个翻边可变形设计,沿电机架14长度方向,在矩形波两垂直边内侧设置加强筋。这种结构设计与支撑架的设计一样,结构简单,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根据具体设计,沿电机架14长度方向,矩形波截面可变尺 寸设计。所述风机箱包括风机箱I 31和风机箱II 32,所述风机箱I 31和所述风机箱II 32分别罩在所述双轴伸电机21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22上,所述风机箱I 31和所述风机箱II 32的下部固定有底板33,所述底板3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风机箱I 31和所述风机箱II 32下端开口相匹配的主排风口 ;所述进气箱包括进气箱I 41和进气箱II 42,所述进气箱I 41和所述进气箱II 42分别固定在所述风机箱I 31和所述风机箱II 32的两侧,所述进气箱I 41与所述风机箱I 31之间和所述进气箱II 42与所述风机箱II 32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环43,这种设计保证了空气系统的密封性,可避免漏气产生的异常噪音;同时,弹性密封环43可吸收箱体内部空气流动产生的对箱体的冲击和振动,减少内部振源对冷却装置散热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冷却装置的可靠性,调整散热器受热后的轴向变形。所述风机箱I 31面向所述进气箱I 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组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至少一个风机、风机箱、进气箱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架Ⅰ(11)和架Ⅱ(12),所述架Ⅰ(11)和所述架Ⅱ(1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13);所述风机由双轴伸电机(21)和设置在所述双轴伸电机(21)的电机轴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22)组成,所述双轴伸电机(21)上方固定有电机架(14);所述风机箱包括风机箱Ⅰ(31)和风机箱Ⅱ(32),所述风机箱Ⅰ(31)和所述风机箱Ⅱ(32)分别罩在所述双轴伸电机(21)两端的离心风机叶轮(22)上,所述风机箱Ⅰ(31)和所述风机箱Ⅱ(32)的下部固定有底板(33),所述底板(3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风机箱Ⅰ(31)和所述风机箱Ⅱ(32)下端开口相匹配的主排风口;所述进气箱包括进气箱Ⅰ(41)和进气箱Ⅱ(42),所述进气箱Ⅰ(41)和所述进气箱Ⅱ(42)分别固定在所述风机箱Ⅰ(31)和所述风机箱Ⅱ(32)的两侧;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Ⅰ(51)和散热器Ⅱ(52),所述散热器Ⅰ(51)和所述散热器Ⅱ(52)分别固定在所述进气箱Ⅰ(41)和所述进气箱Ⅱ(42)的两侧;将固定成一体的所述散热器Ⅰ(51)、所述散热器Ⅱ(52)、所述进气箱Ⅰ(41)、所述进气箱Ⅱ(42)、所述风机箱Ⅰ(31)、所述风机箱Ⅱ(32)和所述电机架(14)固定连接于所述架Ⅰ(11)和所述架Ⅱ(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丽君李瑜乔巍张延蕾严兵王本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