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对外圆和内孔(深孔)进行同步加工的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车床两端两个死顶尖之间的圆柱形刀杆,装在此刀杆头部的进刀量调节系统,刀杆固定装置,内孔车刀系统和装在刀杆尾部的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所组成。随着车床卡盘的转动,进刀量调节系统通过棘爪、棘轮、挂轮架、接轮、丝杠轮、带动丝杠转动,从而使内孔车刀盘在丝杠上沿车床轴向运动,在加工外圆的同时也完成对Φ200mm以上长内孔的加工。(*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加工装置,特别是外圆内孔(深孔)的同步加工装置。深孔加工是目前金属切削加工
的一个难题。目前的深孔加工机械只能加工内径为4~180mm深孔的加工,超过200mm的大口径深孔的加工就相当困难,要对外圆和内孔同步进行加工则尚无先例。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工口径在200mm以上,长度在10m以下的深孔加工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利用普通卧式车床,采用一套卡具,来实现外圆和内孔(深孔)的同步加工。按照本技术,将一根刀杆固定在原车床卡盘和尾座之间的机床轴心中。刀杆上装有大刀盘,通过前后丝杠在刀杆上作左右轴向运动,大刀盘上装有轴向对称的二把车刀。工件套在此刀具上进行加工。在原车床卡盘上设有一套调整和走刀控制装置。由进刀拨轮杠杆、控制进刀量的可调拨杆、棘爪、棘轮、进刀接轮等所组成,同时还装有一套刀杆调整和固定装置,由凹型活顶尖轴承箱,装在此轴承箱内的凹形活顶尖、调整轴承压盖所组成。在刀杆的尾端死顶尖上增设一个手摇式快速进退刀齿轮及其手柄装置。按照本技术,在进行外圆内孔(深孔)加工时,根据工件的外形长短和内孔直径的大小选择卧式车床的规格,将本技术的刀杆和刀具套在待加工件内孔中,用原车床的卡盘卡紧工件的一端,另一端用车床的附件托辊托起。刀杆两端顶在车床两端的死顶尖上,顶紧后锁死,用原车床的中心架夹紧刀杆,此时刀杆就自动调整在车床的轴心位置。调好刀盘,用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将车刀调节到工件的一端,用控制进刀量拨杆调节好进刀量后将其锁紧。起动车床后,装在卡盘上的拨杆随卡盘转动,每转一周,拨杆就使进刀拨轮杠杆旋转一定角度,在拨轮上的棘爪带动连接轮转动。啮合连接丝杠齿轮和丝杠旋转,带动半圆丝母使刀盘作轴向运动,车刀对工件内孔进行车削。与此同时,切削外圆的车刀对工件外圆进行车削。按照本技术,在车削有锥度的内孔时可调节车床尾座调节螺丝来加工有锥度孔。按照本技术的外圆内孔(深孔)加工装置,可以同时完成对工件内孔和外圆的加工,可以确保加工精度达到 ,不直线度到0~0.7mm,满足加工长度在10m以内口径超过200mm的深孔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普通车床床头箱(1)的卡盘(2)上有一死顶尖(3)、垫铁(4)和卡盘爪(5),车床中部装有托辊(16)和刀架(17),尾部装有车床附件中心架(13)、车床尾座(31)上的尾座锥度调节螺丝(32)和死顶尖(3’)。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装在死顶尖(3)、(3’)之间的圆柱形刀杆(10)、装在此刀杆(10)的头部的进刀量调节系统、刀杆(10)的固定装置、内孔车刀系统和装在刀杆尾部的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所组成。刀杆(10)的一端有凹形活顶尖(20),另一端有凹形死顶尖,其中心水平面上的直径两端设有装丝杠(12)的圆形槽口。如图1和图2所示,进刀量调节系统由装在卡盘(2)中的梯形槽(24)上的控制进刀量调节杆(8)、进刀拨轮杠杆(7)及其上的棘爪(22)、棘轮(23),正、反走刀挂轮架(25),一对接轮(6),和接轮(6)相啮合的丝杠轮(26)及装在此丝杠轮(26)中心的丝杠(12)所组成。如图3所示,刀杆端头固定装置由装在刀杆(10)内的凹形活顶尖轴承箱(19),装在此轴承箱内的刀杆(10)的凹形活顶尖(20),调节轴承的压盖(21)所组成,进刀挂轮架(25)装在刀杆(10)的端部,进刀拨轮杠杆(7)和挂轮架(25)、丝杠轮(26)相接。如图4所示,内孔车刀系统由大刀盘(9),装在此大刀盘同一直径上的小刀盘(28)和车刀(29)所组成。如图4所示,大刀盘(9)上还装有一对压住半圆丝母(27)的丝母压板(18),半圆丝母(27)和丝杠(12)相啮合。如图1所示,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由手摇摇把(15)和手摇快速进退刀齿轮(14)所组成。齿轮(14)连接丝杠(12)快速转动,使大刀盘(9)快速进刀和退刀。在使用本技术对管形工件进行外圆和内孔进行加工时,将管形工件(11)套在刀杆(10)外,用车床卡盘(2)的卡盘爪(5)卡紧工件(11)的一端,工件(11)的另一端用车床托辊(16)托起(如托起部位不圆,可事先将其车圆)。刀杆(10)的凹形活顶尖(20)顶在车床卡盘(2)轴心的死顶尖(3)上,刀杆(10)另一端的凹形死顶尖顶在车床尾座轴心死顶尖(3’)上。尾座(31)将刀杆(10)顶紧后锁死,然后用车床附件中心架(13)夹紧刀杆(10),此时刀杆(10)就自然调节到车床的轴心上。用控制进刀量调整杆(8)调整好进刀量后,转动车床,卡盘(2)每转一周,调整杆(8)就使进刀拨轮杠杆(7)转一个角度,并由棘爪(22)带动棘轮(23)转几个齿牙(棘轮在挂轮架(25)的左、右、中三个位置分别为前走刀、后走刀和不走刀)。与棘轮(23)啮合的接轮(6)随之转动,带动两个丝杠轮一正一反转动,两根丝杠(12)随之转动,带动刀盘在丝杠轴向运动。刀盘(9)上的车刀对工件内孔进行切削加工,原刀架(17)上的车刀则对外圆进行加工。手摇快速进退刀装置用于辅助进退刀。用本技术的外圆内孔(深孔)加工装置,可以加工直径在200mm以上,长度在10m以下的内孔。其加工粗糙度在 以下,不直线度在0~0.20mm以内,锥度可任意调整。由于可以对外圆和内孔同时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工效一倍。实施例将本技术的外圆内孔加工装置安装在C61200卧式车床上,加工φ300~φ1200mm的离心铸铁管管模,孔深5800mm。加工粗糙度为 ,不直线度为0~0.17mm。完全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外圆内孔(深孔)同步加工装置,由普通车床的卡盘(2)上的死顶尖(3)、垫铁(4)、卡盘爪(5)、托辊(16)、刀架(17)、中心架(13)、车床尾座(31)上的尾座锥度调节螺丝(30)和死顶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由装在死顶尖(3)、(3’)之间的圆柱形刀杆(10)、装在刀杆头部的进刀量调节系统、刀杆(10)的固定装置、内孔车刀系统和装在刀杆尾部的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所组成,1)圆形刀杆(10)的一端有凹形活顶尖(20),另一端有凹形死顶尖,其中心水平面上的直径两端设有装丝杠(12)的圆形槽口,2)进刀量调节系统由装在卡盘(2)中的梯形槽(24)上的控制进刀量调节杆(8),进刀拨轮杠杆(7)及其上的棘爪(22)、棘轮(23),正反走刀挂轮架(25),一对接轮(6),和接轮(6)相啮合的丝杠轮(26)及装在此丝杠轮(26)中心的丝杠(12)所组成,3)刀杆端头固定装置由装在刀杆(10)内的凹形活顶尖轴承箱(19),装在此轴承箱内的刀杆(10)的凹形活顶尖(20),调节轴承的压盖(21)所组成,进刀挂轮架(25)装在刀杆(10)的端部,进刀拨轮杠杆(7)和挂轮架(25)、丝杠轮(26)相接,4)内孔车刀系统由大刀盘(9),装在此大刀盘同一直径上的小刀盘(28)和车刀(29)所组成,大刀盘上还装有一对压住半圆丝母(27)的丝母压板(18),半圆丝母(27)和丝杠(12)相啮合,5)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由手摇摇把(15)和手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圆内孔(深孔)同步加工装置,由普通车床的卡盘(2)上的死顶尖(3)、垫铁(4)、卡盘爪(5)、托辊(16)、刀架(17)、中心架(13)、车床尾座(31)上的尾座锥度调节螺丝(30)和死顶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由装在死顶尖(3)、(3’)之间的圆柱形刀杆(10)、装在刀杆头部的进刀量调节系统、刀杆(10)的固定装置、内孔车刀系统和装在刀杆尾部的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所组成,1)圆形刀杆(10)的一端有凹形活顶尖(20),另一端有凹形死顶尖,其中心水平面上的直径两 端设有装丝杠(12)的圆形槽口,2)进刀量调节系统由装在卡盘(2)中的梯形槽(24)上的控制进刀量调节杆(8),进刀拨轮杠杆(7)及其上的棘爪(22)、棘轮(23),正反走刀挂轮架(25),一对接轮(6),和接轮(6)相啮合的丝杠轮(2 6)及装在此丝杠轮(26)中心的丝杠(12)所组成,3)刀杆端头固定装置由装在刀杆(10)内的凹形活顶尖轴承箱(19),装在此轴承箱内的刀杆(10)的凹形活顶尖(20),调节轴承的压盖(21)所组成,进刀挂轮架(25)装在刀杆(10)的 端部,进刀拨轮杠杆(7)和挂轮架(25)、丝杠轮(26)相接,4)内孔车刀系统由大刀盘(9),装在此大刀盘同一直径上的小刀盘(28)和车刀(29)所组成,大刀盘上还装有一对压住半圆丝母(27)的丝母压板(18),半圆丝母(27)和丝杠( 12)相啮合,5)手摇式快速进退刀装置由手摇摇把(15)和手摇快速进退刀齿轮(14)所组成,齿轮(14)和丝杠(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铸管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